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0-06-23 09:32徐灼钊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徐灼钊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美好的品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将课堂生活化,使学生更贴近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就创设课堂情境、加强交流探讨、练习实际生活、加强课外练习进行探讨,使学生充分的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

關键词:创设情境;加强交流;联系生活;课外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027-02

新课改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之后,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课本中的价值观念应用于自身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课本中的知识,并有效的将这些知识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1.创设课堂情境,导入品德课堂

教师在平时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引导入本课的课堂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充满好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导入认知到本课的知识,使学生主动的将生活中的例子带入课本知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做聪明的消费者》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小明约好和妈妈逛超市,超市一般到晚上九点就停止营业了,可是小明的妈妈一直到七点半了还没有准备出发,小明很着急。终于八点的时候妈妈准备出发了,小明和妈妈来到了超市,小明和妈妈约好,可以拿自己的零花钱买零食和玩具,于是小明就开心的跑到零食区了。小明看到打折的酸奶很便宜,于是连忙买了很多打折的酸奶,后来在看到零食后买了许多小零食,最后和妈妈汇合。妈妈买完打折的蔬菜和熟食之后,就和小明一起去付账。超市的收银员问需不需要小票的时候,小明的妈妈嫌麻烦就没有要小票。回家后发现小明买了许多快要过期的酸奶,小明的妈妈很生气。教师通过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的妈妈到超市快关门了才去超市,小明见到酸奶很便宜就买了很多妈妈为什么生气,妈妈不要小票的行为好吗。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学习到消费的学问,在之后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就能应用这些学问,在消费的时候保持理性,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2.加强交流探讨,深刻知识思考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思索问题。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应用于生活,使品德课堂生活化。

以《与班级共成长》为例。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花费大部分的时间进行活动、交际的场所。班级文化对于班级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班级文化可以使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教师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本知识的交流探讨,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也通过课堂内容,将课本知识融入到班级建设中,完善班级制度,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个班级中经历过最温暖的事情,使学生互相讨论。有的学生说曾经得到过同学的帮助,有的学生说感谢老师一直的不放弃,还有的学生说大家一起出去游玩很开心。通过讲述这些温暖的事情,使学生意识到班级的优点,加强对班级产生归属感。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班级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通过讨论,有的说希望能够多一些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有的说希望班级建立“组长轮换制度”等等。学生说出自己班级的优点,自己对班级的期望,提出有利于班级建设的意见。通过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不断的完善提出的方案,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和班级文化,进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小学品德课堂上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促进课堂的生活化。

3.联系实际生活,解决课本难题

教师除了通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生活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使学生将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程度,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以《正确的认识广告》为例。学生都知道什么是广告,对于广告能举出许多例子来;也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广告,像电视剧、电线杆等等地方随处可见;学生也都知道广告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吸引消费者,刺激商品的销售;但是什么是虚假广告,虚假广告有什么危害,学生就会难以理解、难以辨别。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搜集五个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广告,然后在课堂上一一分析。就比如一些学生对于护肤品的广告词有疑问,因为有的护肤品广告词很夸张,什么用完之后能够减龄十年之类的。很明显这是对护肤品作用的夸大,护肤品固然可以修复肌肤,但是却没有这么夸张的效果,所以学生对于这一广告有较大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广告不是虚假广告,因为护肤品确实是一种修复肌肤的产品,至于夸大的广告词只是一种修饰手法,所以不算虚假广告;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这就是虚假广告,按照课本知识,这个广告中的产品并没有达到它所说的效果,因此是虚假广告。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因为这一广告过分夸大了护肤品的性能,因此属于虚假广告。学生通过实际中的例子来应对学习中的难题,不但在实践中解决了难题,学会了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加强课外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这些知识之后,还要进行课后练习与课后实践,通过练习与实践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将课本知识带入生活,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以《低碳生活每一天》为例。教师在讲解完环保的意义之后,可以制作一个表格,表格中针对不同的环境破坏有学生能够做到的环保项目,每个项目有一个分数,这些分数可以代表每一项环保项目的成效,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每天做到的环保工作记录下来。学生在这种形式的提醒下,每天能够将相关知识复习一遍,将自己擅长的环保工作做到位,并且最终坚持下来。在第二节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讲过的环境污染,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环保成果。比如有的学生坚持用草稿纸的正反面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坚持用手帕代替了纸巾擦脸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环保成果进行评价,对于之前知识的考察,激发学生的信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牢牢的记住了当前地球上的环境污染,明白了环保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完成环保工作养成了环保的习惯。学生利用课后练习或者课外实践,掌握了课堂中的知识,在练习或实践中逐渐成长。

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有许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与课堂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接纳这些理论知识,也使学生通过实践印证这些理论知识,同时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洪邦贤.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新方法研究[J].好家长,2017(33):78-78.

[2] 李忠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浅谈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6):252-252.

[3] 刘群.品德与生活携手,教学与实践同行——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J].考试(18):72-73.

[4] 梁青彦.浅谈小学品德生活化的几点尝试[J].2014(10):193-193.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