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李艳
【摘要】培智学校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不是孤立的,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结合下进行的,在具身德育理论支持下建设培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环境,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德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培智学校;德育;德育模式;探究
德育是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在教育中居首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智学校是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专门性质教育机构。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智力损伤严,学习慢,理解力差,记忆力差,言语和语言障碍及多重障碍等,个体间有很大差异。为了让智力障碍儿童回归主流、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德育教育必不可少。
一、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连接着德育理论和实践,包括很多要素,如:教师素养、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评价等。我国学者对德育模式的研究是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有的分为对话式德育模式、体验式德育模式、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有的按实施途径不同分为三种,分别为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实施的德育模式。而目前大多数培智学校没有固定的德育模式,少部分学校采用了“三位一体”德育模式,但大多德育重点只是通过日常德育或一些活动来渗透。
“三位一体”德育模式除了学校德,还利用家庭及社会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统一协作,发挥学校德育能力,重视家庭德育的积极作用,并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整体联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培智学校德育载体及内容
(一)环境育人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隐性课程的一部分,校园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等。培智学校学生虽然智力受损,但也与正常儿童一样,喜欢美好的事物,渴望得到关爱和表扬。多数培智学校校园文化制作美观、生动,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特点,如楼道、楼梯转角、宣传板、围墙、挡墙等地方贴有德育教育的内容。班级文化在德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培智学校的班级都进行了文化布置,如墙面、桌面、地面、讲台等均进行过精心设计,这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接受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培智学校教师经常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把道德规范等“内化”为智力障碍学生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信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健康人格。在不同的学科教育中可渗透不同的德育目标,通过不同的德育方法及途径,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日常德育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在培智学校德育教育中尤为重要。智力障碍儿童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虽然见效慢,但通过有效的教育,他们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升国旗时教育学生在原地站立、目视国旗,如是少先队员应该敬队礼;国旗下的讲话应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等,选择主题明确、易懂的内容;“红旗班评比”也是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文明礼仪、环境卫生、课间操等方面进行细化评比检查,量化考核各班级,进而规范学生行为和良好品质素养。
(四)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教育
由于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活动是在校内进行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参加的更高级别的比赛等在校外进行。一般来说,培智学校为学生举办的活动有:体育类活动、文娱类活动、美术类活动、参观教育类活动、社会服务类活动等。举办直观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有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竞争意识,又可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可提高他们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智学校德育教育支持方面
(一)教师素养
班主任在学校德育教育占最重要的位置,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德育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成长。目前,大多数培智学校的班主任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他们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的德育渗透也比以往要好,但有的还不够专业,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强科任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德育渗透力。
(二)家庭德育教育实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就更为重要。智力障碍儿童接触社会的机会比普通孩子要少,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成为了孩子模仿的重点。另一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家长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学校、教师、社会对家长课程资源认识不到位,未能对家长进行有效培训,降低了家长对孩子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三)社会支持与共建
社会群众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大多存在偏差,常常会避而远之。有的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害怕他人嘲笑、排斥或异样眼光对孩子造成伤害,较少带孩子出门,这便使孩子产生了诸多无力感、孤立感和无奈感,影响了对孩子的有效干预,使他们的社会支持关系不断弱化,难以有效融合社会。培智学校通过加强与普校、家庭、社区、志愿者的联系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互动,可为学生营造互动融合的环境,能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四、分析与思考
具身德育強调了德育的具体化,在现实生活场景或具体情境中展开,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化课程也在实践中进行,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与亲身劳动获得更深的德育体验和感悟。在具身德育理论支持下,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建设培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环境,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能更好地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德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永辉.论中学德育课教学与学生情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程建平.德育模式轮[J].德育研究,2005(5)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广东珠海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