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梅
颈部血管狭窄是以血管狭窄或血管闭塞为典型表现的疾病,不仅对患者脑神经功能形成损伤,也会对其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多种检查方式均被使用于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当前仍以血管造影为其诊断金标准,但由于该项检查采用介入方式,会对患者形成一定的不适感[2],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并且部分患者存在检查禁忌,使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3]。近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被应用在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并且具有操作便捷、经济无创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效果,本研究以76 例疑似颈部血管狭窄患者为对象,分别对其开展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三项检查,比较不同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从而为临床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提出参考建议。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我院2019 年1 月—12 月接收的疑似颈部血管狭窄患者76 例,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先天性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具有凝血功能障碍、造影剂过敏及存在其他检查禁忌患者。本组患者中男性41 例,女性35 例,年龄47~76 岁,平均(63.5±3.4)岁。
1.2.1 血管造影检查方法 辅助患者建立并维持仰卧位,将其两侧腹股沟暴露后进行常规消毒与局部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开展血管造影检查。穿刺成功后置入鞘管,并注入肝素,依次对其主动脉弓及大血管进行检查,以正位、侧位与斜位观察其两侧颈部血管表现。
1.2.2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脑血流检测仪,探头频率设置为1.6 MHz,分别测定其两侧颈部血管、其他动脉血管以及动脉搏动指数,根据血管中血流速度与搏动指数来评定是否存在动脉狭窄与闭塞。检查时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影像评估包括:(1)患侧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对健侧总动脉或患侧脑后动脉形成了压迫,导致相关血管血流速度提高。(2)患侧脑动脉血管流速与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健侧,患侧脑血管血流逆转,且健侧脑血管流速代偿性提高,压迫健侧颈动脉时患侧大脑前动脉与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下降。
1.2.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取平卧位,在患者颈后垫薄枕,偏转头部以暴露对侧颈部,依次应用超声探头检查患者颈部血管表现,依次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窦部及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交叉部位进行检查,并评估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及斑块形态与大小,以及动脉内膜是否光滑、有无增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超过1.0 mm 为内膜增厚,颈动脉内中模局部向腔内突起1.2 mm 以上为斑块形成,根据管径面积狭窄率判定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其中,狭窄率≤19%为无狭窄,20%~49%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为重度狭窄。
根据患者的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评定不同超声方法检查的诊断价值,依次比较单纯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分别记录狭窄、闭塞、正常、假阴性与假阳性检出支数,以血管造影检查为标准,病变检出率为超声检出(狭窄+闭塞)/血管造影检查(狭窄+闭塞),与血管造影符合率为超声检出(狭窄+闭塞+正常)/总支数,并根据诊断结果计算其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及敏感度。
本研究76 例患者均接受了双侧颈动脉血管检查,共检查颈动脉血管152 支。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动脉血管病变82 例,与血管造影检查的符合率为82.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动脉血管病变86 例,与血管造影检查的符合率为88.2%;联合检查检出动脉血管病变94 例,与血管造影检查的符合率为98.0%,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一种检查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同时,联合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与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单纯一种检查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颈部血管狭窄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脑供血情况,严重时还会由于脑内缺血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4-5]。当前临床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检查方法较多,血管造影被作为诊断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与检查价格较高,使其应用范围相对局限[6]。随着医疗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超声在颈部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作用逐渐被认可[7],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颈部血管中斑块、血栓等情况,并能准确评定斑块性状[8],而经颅多普勒超声也可良好体现脑底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从而对颈部血管狭窄及其血流状况进行评定[9]。段新平等[10]报道分别观察了MRI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果,并认为两种检查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刘小明等[11]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价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后动脉血管再狭窄的情况,并认为该种检查方式对术后动脉血管再狭窄有确切诊断作用。
表1 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
表2 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与敏感度比较(%)
本研究中76 例疑似颈动脉血管狭窄患者分别接受了经颅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评定了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研究发现采用联合超声检查方式的病变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开展一种超声检查方式,并且联合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与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单纯一种检查方式,表现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利于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诊断。焦志欣等[12]研究选取了99 例疑似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为对象,分别针对患者开展了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超声检查,其研究结果表示联合检查方式更能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可提高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具有确切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