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丽,裴睿杰,李建平
(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2.甘肃省兰州市安宁泽康中西医结合诊所,甘肃 兰州 730071;3.甘肃省宁夏康复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3)
老年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本病多由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老年人出现自责自罪、思维迟缓、情绪低落、运动抑制等。笔者运用体针联合头针治疗老年抑郁症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银川市中医院针灸康复中心门诊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60~75岁,平均(66.7±6.3)岁;平均病程(15.4±3.8)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60~75岁,平均(67.4±7.1)岁;平均病程(16.2±4.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老年抑郁症的诊断进展》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年龄≥60岁;合并精神运动迟滞、躯体症状、不安焦虑、谵妄等。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60~75岁;能够正常交流;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年龄<60岁或>75岁者;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抑郁者;近1个月内服用激素类药物、免疫调节剂、神经阻滞剂者。
2.1 对照组 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山东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61)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治疗4周。
2.2 观察组 给予体针联合头针治疗。体针为主,取肝俞及脾俞、心俞处条索状物及压痛点;头针为辅,取百会、四神聪。针具:华成牌0.30 mm×40 mm无菌毫针(北京科苑达医疗用品厂)。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局部消毒,体针直刺,进针深度为25 mm,头针平刺,进针深度为10 mm,反复提插捻转,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度,每穴行针1~2 min,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定患者抑郁程度[2],该量表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绝望感等因子,患者采用“是”或“否”的方式回答。总分为30分,10分以下表示无抑郁,10~20分表示存在轻度抑郁,21~30分说明属于中重度抑郁。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1,Q3)]表示,组内比较采用费莱德曼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GD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 治疗2周后,观察组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情绪低落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GDS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总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P<0.05),对照组除绝望感外,各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P<0.05),观察组情绪低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老年抑郁症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分,M(Q 1,Q3)]
(2)G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G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G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P<0.05),且观察组G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观察组 50 26.15±3.26 17.10±2.18△▲ 8.46±2.10△▲对照组 50 25.23±2.07 21.18±3.46△ 13.36±2.18△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理因素等相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下降是抑郁症产生的原因[3]。临床主要治疗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有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4]。氟西汀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转运体,阻断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延长和增强5-羟色胺的作用,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但临床观察发现,该类药物在急性期缓解抑郁症状不明显,不良反应较多。而采用体针联合头针治疗,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有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而成气郁;气郁日久,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而出现郁证。郁证主要因肝、脾、心三脏受累及气血失调而成。目前中医多采用针灸治疗抑郁症,主要方法包括传统针刺、电针、头针、耳针等,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肽等发挥作用[5]。本研究采用头针联合体针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从而减缓抑郁状态[6-7]。针刺头部特定穴位可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神经元的功能,治疗脑源性神志病[8]。有学者发现针刺督脉压痛点可以形成体表-内脏-脑的神经环路[9]。本研究所取穴位中,肝俞、脾俞、心俞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背部压痛点和肝俞、脾俞、心俞,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养心的作用;平刺百会、四神聪可促进脑络气血运行,调理脑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头针联合体针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
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建议定期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抑郁倾向筛查,以早期诊断,避免出现认知损害,可采用体针联合头针进行早期干预。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针灸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