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建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疝气是小儿外科疾病中常见且多发性疾病,其中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疝气中的常见种类[1]。该病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出血少、易恢复及微创性等特点。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在手术中进行积极配合,需采用全身麻醉,因此麻醉药的选用成为关键[2]。目前临床多采用氯胺酮对手术治疗患儿实施麻醉,氯胺酮价格较低,但需采用肌内注射麻醉,患儿配合度较低,可能导致其坐骨神经损伤,麻醉起效时间及消除过程不佳。七氟醚是一种吸入性麻醉药,具有诱导时间短、患儿苏醒较快及气味芳香等特征,患儿易于接受[3]。舒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可显著减少患儿躁动及哭闹情况,降低麻醉风险。本研究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对行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疝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8岁,平均(4.2±1.5)岁。研究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7岁,平均(4.0±1.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标准 依从性较好;无重要器官损伤;无任何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家长知情且同意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儿;有消化、循环及血液系统疾病患儿。
2.1 对照组 在腹腔镜疝气手术中采用盐酸氯胺酮麻醉。给予氯胺酮(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820)5~6 mg/(kg·h)肌内注射,麻醉后实行静脉开放。若术中患儿出现躁动,采用微量泵注入氯胺酮7~8 mg/(kg·h),直到术前5 min。
2.2 研究组 在腹腔镜疝气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采用面罩吸入浓度为4%~7%的七氟醚(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58)麻醉,直至术前5 min;待外界刺激后患儿不出现身体反应时实行静脉开放,手术开始前予以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静脉滴注,剂量为0~0.3μg/kg,滴注2次。
3.1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包含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及心率(HR);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躁动、恶心及呕吐等。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行腹腔镜治疗的疝气患儿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行腹腔镜治疗的疝气患儿手术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诱导时间(s) 苏醒时间(min)研究组 34 31.7±5.4 17.6±3.9▲ 22.5±5.9▲对照组 34 29.2±6.0 225.7±40.1 60.6±21.8
(2)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行腹腔镜治疗的疝气患儿麻醉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行腹腔镜治疗的疝气患儿麻醉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MAP(mm Hg) SpO2(%) HR(次/min)研究组 34 73.2±3.2 98.4±1.3 105.5±5.9对照组 34 73.8±3.4 98.3±1.1 104.4±5.4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行腹腔镜治疗的疝气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腹腔镜疝气手术由于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恢复时间较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多数患儿年龄较小、生理发育不成熟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因素,导致腔镜疝气手术无法顺利进行,需对患儿行全身麻醉[4]。以往临床多采用氯胺酮麻醉,但该药存在麻醉时间较长、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等缺点。安全、有效及快捷地对患儿实施麻醉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水平的进步,七氟醚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式麻醉药,具有芳香气味且无刺激性,在吸入过程中不会产生不适感,易被患儿接受,从而降低患儿哭闹等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七氟醚具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患儿吸入后能迅速散布于体内发挥药效,避免了传统麻醉代谢慢、用药量大及不良反应较多等缺点[5],患儿家长较易接受。但七氟醚单一吸入时药物剂量较大,镇痛效果不佳,容易增加患儿苏醒后的烦躁情况,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药物,是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静脉滴注给药后能将药效发挥至最大,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舒芬太尼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可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麻醉后两组患儿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表明采用舒芬太尼与七氟醚对患儿进行联合麻醉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快捷性。研究表明,患儿麻醉诱导前运用微量泵泵入适量的舒芬太尼,在减轻患儿疼痛的同时,可使患儿意识快速消失,并显著减少患儿苏醒后出现躁动情况,对小儿麻醉呼吸的抑制情况较少,七氟醚辅助应用能显著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加速患儿康复,降低住院费用[6]。此外,舒芬太尼能有效减缓患儿心率,扩张血管,从而加速患儿血液的循环,降低血压的同时能促进患儿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儿术后苏醒。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舒芬太尼与七氟醚的联合应用能著降低患儿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同时两种麻醉方式对患儿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二者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患儿不良反应,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七氟醚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显著降低患儿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