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浅论

2020-06-23 07:26黄端胜雒有仓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书风赵孟頫书家

黄端胜 雒有仓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元代书法上承南宋、金,下启明、清,是我国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于元朝书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书学思想①、书法风格②、书体研究③、书家与书家群体研究④等方面。从地域角度去研究元代书法人才的文章较少,目前所见仅有岳亚斌的《元代美术人才地域的研究》⑤。该文对元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并简略分析了元代书法人才分布和变迁的原因,具有开创意义。但是囿于统计标准的限制,其统计人数与实际人数存在不符,尚缺乏对基于地域分布所产生影响的有关分析。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对元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做全面统计,再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元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对明清两代的重要影响,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元代书法人才的概况

元代书法,继承于晋唐。元代前期以赵孟頫、鲜于枢为首的书家群体发起遵循古法之风,改变了宋末书法“书风僵化呆板、恶性循环”之乱象,开启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元代中后期,康里巎巎、张雨、虞集等书家群体继续沿着赵孟頫、鲜于枢等书法家的脚步师法古人,使得长期无人问津的篆、隶书、草书等书体重新复兴书坛,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彰显着各自的独特风格。元代末期,以杨维桢、倪瓒为代表的隐士书家群体有意识地避开或摆脱赵孟頫书风的影响而另辟蹊径,对元后期亦步亦趋、僵化守旧的书风进行了“反叛”,主张艺术应直抒心意,为明代草书名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导致形成元代书家所展现的此种时代风貌的原因较多,无法一一赘述。但毫无疑问的是,元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与书家艺术风格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于元代书法人才的统计标准,首要条件就是史料中要有所记载,即有记载其善书或能书,或有传世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或是文献著录其有作品传世。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我们以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的版籍为准进行统计。统计对象为各种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书法人才,主要以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记载为主再以各种古今材料对其籍贯考证。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则谨慎对待,处理方式如下:(1)史籍里记载的有关书法人才的籍贯模糊不清之处,如有些只记载“蜀人”“其先为蜀地人”“蒙古人”“畏吾人”“后徙于某地”“某地某真人”等,因不能明确佐证其籍贯的,则以其主要活动所在的地域为准。若连书法人才主要的活动区域都不能确定者,则暂列入其他地区。(2)对于个别属于中亚、高丽等国,不在元朝版图之内,却曾在元朝做官的书法人才,本文不予统计。(3)对于史书仅记载的“宋末元初”“元末明初”的书法家,则视其主要活动的时代作为统计标准。

根据史书对元代书法家的记载,特别是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记载,统计元代书家有确切籍贯记载的一共有232人,其中女性1人、帝王3人、僧侣12人、道士(真人)11人、蒙古族20人。根据统计,江浙行省人数最多,达到123人;中书省所辖地次之,为56人;河南河北行省19人;江西行省16人;辽阳行省5人。关于书法人才所处的具体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元代各省书法人才分布比例表

表2 江浙行省中各地书法人才分布表

表3 中书省辖地中各地书法人才分布表

由表1可知,元代书法人才分布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书法人才在全国的分布极不均匀,各地书法人才的数量差别很大,南方的书法人才远多于北方。仅江浙行省书法人才就达到123人,占全国总数的53%;而中书省辖地的各省合起来也才56人,仅仅占全国总数的24%;至于其他省份,书法人才人数都极少,甚至有些地区的人数为零。这表明江浙地区是全国书法人才的最重要聚集地,而中书省辖地次之。故从全国来看,元代书法人才地域分布是“南北并重、以南为主”的。由表2可知,南方地区特别是江浙行省的书法人才中,尽管有人数上的多寡不等,但各地都有书法人才的存在。这说明,江浙行省的书法人才主要是以面状分布为主。而且,在江浙行省内,主要的书法人才集聚于杭州路、饶州路、松江府、台州路、平江路等地势相对平缓地带,在衢州路、集庆路、温州路等地人数较少,这说明在以面分布为主的情况下,也存在以面带点的情况。反观中书省辖地的书法人才中(表3),大都路及其附近地区占总数68%,其他地区的人数很少,且分布得极为分散。这说明中书省辖地的书法人才分布是以点状分布为主。

综合表1、表2、表3可得知,元朝时期以江浙行省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太湖附近平原)的书法家人数均一直高居全国榜首,故以全国范围来看,能够称为书法文化重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长江下游地区(太湖附近地区)。此外,还有一个次中心(姑且称之),就是大都及其附近地区,包括山东半岛。然而,对于大都及其附近地区这个次中心,其实是一种范围相对较小的地域文化的体现,即所谓城市(都城)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建立在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加上其所处时代的特殊地位所造就的综合产物。[1]

二、元代书法人才地域分布的原因分析

元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是体现元代社会文化现象一个侧面,它同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简要论述元代书法人才在南北地区分布的原因。

1. 南方地区

元代,南方的长江下游地区(太湖附近平原)的书法人才人数众多,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纵观南宋一朝,基本都偏安临安,使得临安(杭州)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宋灭亡后,以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延续了其江南文化重镇的地位,是南方士人的活动中心。许多文人雅士受“不仕两朝”观念的影响而不愿意出仕元朝,故尽管存在南方书法人才向北方迁移的现象,但绝不是主流,南方特别是江浙地区遗留了相当多的书法人才。两宋特别是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全由中原地区转移到了以江浙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苏湖熟、天下足”足以证明南方的长江下游地区之富足,而元灭南宋后,全国的经济重心也是在南方地区。经济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元代南方的经济比北方要更发达,故书法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也必然会获得极大发展。此外,元朝统治者虽然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但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政策却相对宽松与开放,这使得元代的释、道等宗教蓬勃发展,佛、道两教的优秀人才有机会参与到文人群体的活动中;使得许多汉人士大夫由追求仕途转向了追求书画等艺术成就中。南方地区经济的发达,思想、文化相对开放,加之江南文人在政治上的不如意等多种原因,使得南方许多知识分子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文化书法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

二是书法领域“师法古人”的推动。北宋的书风“尚意”,但金、南宋末到元初的书法,实际上已处于“尚意”书风的末流,“尚意”书法的精髓之处几乎未有体现,而只是肤浅、简单地模仿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2]面对只是仅仅“师今人”的书风,书风僵化呆板、恶性循环之状况,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书法家们主张在书法领域师法古人,其成员有邓文原、钱良佑、管道升、朱德润等。等到赵孟頫在大都奠定元代书坛宗主之后再回到浙江,他的复古观念同样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复古观在全国产生了全面影响。他的书法彻底影响到了整个江浙地区的书家群体,逐步形成了“托古改制”的“赵派”书法家群体,形成了区别于北方的独特地域书风。江浙地区的“赵派”书法家们和深受“赵派”书家影响的隐士书家们通过学习二王书风、赵孟頫书风,使其创作观与书法实践互相影响,最终对江浙地域书风的形成、书法思潮的发展与变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3]

2. 北方地区

尽管在书法家数量上,北方与江浙一带相比确实有些不足,但毕竟也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书法家群体,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金、元两代政治中心都定都北方。从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燕京(今北京西南),到金宣宗完颜珣于1214年迁都开封为止的半个多世纪,由于北京一直是金朝首都,又是政治文化中心,故吸引、遗留了大量的书法人才。自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宣布定都大都(今北京),到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前,元朝的首都从未改变。大都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对文人雅士、蒙古人、色目人、宗教人士等都有巨大的向心力作用。这对书法人才在北方的集聚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是元朝统治者的支持与推动。在政治上,元朝统治有一个特点,就是严于武力防范,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严格限制南方汉人在政治领域的发展空间。元末陶安说:“国朝重惜名爵,而铨选优视中州人。刀笔致身,入拜宰相。出自科第,徃徃登崇台,参大政。才学隐居,輙征聘授官。下至一技一能,牵援推荐,取绯紫不难。中州人遂布满中外,荣耀于时。唯南人见厄于铨选,省部、枢宥、风纪、显要之职,悉置而不用,仕者何寥寥焉。”[4]尽管元代存在民族歧视,但为巩固统治,消弭反抗,元朝统治者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文化艺术政策,极力显示出包容的气度。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为了统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自身更高级的地域,必然要不遗余力地吸收汉文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奎章阁的设立,就是元朝吸收人才、吸收汉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书法作为汉文化的典型代表又极具实用性,自然受到了统治者的极大重视而获得发展。此外,以姚枢、许衡等为代表的馆阁文人对理学的北传和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理学的北传对于元代的文艺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着元代书法的发展。[5]83元代馆阁文人积极倡导程朱理学,并努力应用于文化、教育的实践当中,其最大目的就是维护汉文化的正统地位,使汉文化能够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得以生存和发展。书法作为传统汉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汉字为主要载体,不仅具有“经艺之本,王政之始”的实际作用,亦有着“纪纲人伦,显明君父”的宣传教化的功用。[5]89

三是受赵孟頫、康里子山为代表的书家影响深刻。有元一代,赵孟頫在当时书法界中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元人书法表现出不激不励、安和冲虚之美和秩序之美,在元代短短的90多年中几乎完全一统了元代的书法界。赵氏的学生辈康里子山等人在书法领域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北方,康里子山的影响力甚至可以与赵孟頫相媲美。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记载:“凭者谓国朝以书名世者,自赵魏公后,便及公也”,[6]有“北巎南赵”之称。他也和赵孟頫、鲜于枢一样主张复古,主张师法古人,特别是主张师法二王。康里巎巎作为北方复古书法的代表人物,先后当过元文宗、元顺帝的老师,还直接参与了元代文化政策的制定,对北方书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元代书法人才地域分布的影响

元代书法人才的南北地域分布情况对元代及以后的明清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于艺术风格方面。蒙元灭金后,一直占领着北方的旧金地区,并与南宋疆场相望,时常会发生战争。正是这种政治、军事上的彼此对立与冲突,使得南北文化的交流中断,各自沿着旧有的模式发展,乃至出现了南北差异。故在蒙元灭南宋前,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北方和南方的两个书法风格迥异的集聚中心。即使在南宋灭亡以后到元世祖至元末,此时的书法风尚仍然是南北对立,政治上的统一并没有带来文化艺术取向的迅速融合。从成宗朝开始,随着故宋菁英文人不断入仕大都,南北文化才开始正式融合,特别是后来南北两地书家都提倡趋步晋唐、师法古人,使得南北书风慢慢趋向统一。古典主义的书风由于赵氏及“赵派”书家们的提倡,几乎笼罩了整个元代,甚至延续到了明朝中叶。但是北方相较于南方而言,其中以康里巎巎为代表的北方雄强一路的书法风格始终未断绝,这在后人对康里巎巎的书法评价中有所体现,如陶宗仪认为“笔画道媚,转折圆劲”;瞿知董认为“子山平章书似公孙大娘舞剑器法,名擅当代”;康有为则直说“惟康里子山奇崛独出二”。[5]154北方雄强一路的书法风格除在元代产生重要影响外,还一直延续到了明清两代,从未断绝。

对于南方,元代中后期书法“主流”的南方“赵派”书家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继承的并非赵孟頫所提倡的魏晋书风,而仅仅是赵孟頫本人的书风,根本没有跳出赵氏书风之藩篱。[7]黄溍在跋钱良佑书法时曾指出:“吴兴赵公早年学书用工至精密,迨其得于心而应于手,纵横曲折,无不如意之所欲出。以公之学名其家者,务于速成,往往摹仿公暮年所书,而求其形似,如不由其户而欲升其堂入其室也。得公之用功精密,又参以古人而别出新意,自为一家如吾翼之者,殊不多见。”[8]元代后期,朝政腐败、皇室争权、军事割据、社会动荡,使得隐士一脉的书家(特别是太湖一脉的隐士文人)在书坛上显现出来。他们一方面深受“赵派”书家典雅秀逸风格的影响,一方面又希望跳出赵氏书风之藩篱,反应其矫矫不群的气质,在此种情况下终形成了强调个性的独特艺术风格。而明清两代的书家却大多未能跳出赵氏书风之影响,这也使得明清两代的书法家中,再也没有出现像赵孟頫那样能引领全国书风的书法家。

其二是书家分布格局方面。自元代书法人才形成南北两个相对聚集的中心后,明清两代书法人才的地域分布也基本遵循着元代的这种分布规律。明清两代北方书法人才的集聚中心基本都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明清两代始终定都于北京;而南方的书法人才集聚在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从元代到清代,尽管地域分布上略有差别,但自元代开始形成的北方以北京为首,南方以江浙为首的书法人才集聚现象始终未曾发生大的改变。

注释

①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有:戴曦《宋元大字书法创作观念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6年;张明《元代馆阁文人群体与书法复古思潮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7年;任梦璐《浅论元代书学“古法”与“古意”思想——以书论和题跋为中心》,艺术科技,2018年第31期等。

②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有:康佳琦《元代颜真卿书风研究》,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杨尔《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和意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0期;诸明月《康里子山书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等。

③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有:蔡梦霞《元代篆、隶书法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刘凯《元代楷书复兴的缘由及成就》,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3期等。

④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有:程渤《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楚默《元代晚期的书家群体》,中国书法,2001年第12期等。

⑤见自岳亚斌《元代美术人才地域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猜你喜欢
书风赵孟頫书家
纵横有象
——晚清以降颜氏书风在湖南特展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颜真卿书风演变及书学思想述略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