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音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020-06-22 11:58戴雪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2期
关键词:声音器乐声乐

戴雪

【摘 要】现如今音乐对于人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艺术,由于音乐艺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欣赏和学习音乐,本文结合了声音分析了语音语言在声乐中的重要性以及声音在器乐中的运用和其重要性。通过本文对音乐中声音的分析更便于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并从声音的语音语言等方面关注音乐中不一样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声音;语音语言;声乐;歌唱语言;器乐;声音模仿

声音可分为自然声、乐音及噪音,在音乐中这三类声音同样经常运用在声乐曲及器乐曲的表演中。音乐和语音语言都是归于声音范畴,二者都是经过不同时间的声音序列,在表现音乐时,我们大脑的言语区域开始活跃,也激发了人类的右脑来思考创作音乐。音乐中旋律和节奏歌曲,与语音中最小单位中的单词组成语句,语句组成段落一样,音乐是由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组成乐句,乐句再组成乐段。音乐中的音调变化可以带给乐曲的不一样的情绪表达,而语言中的不同的语调则表达不一样的语义,声音中的语言语音和音乐都需要人们的发音器官及听觉系统得以感知。声音包含音乐,音乐与语音语言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这几者在相互发展中缺一不可。

一、语音语言在声乐中的作用

声音中语音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如语言中的字音、音节结构和音位关系以及句子与词的关系和音形对应关系等,在歌曲的歌词中对声乐歌曲的情感表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语言语音技术发展迅速,与音乐越来越密切相关,声乐作为一种语言类的艺术,音乐学者及音乐爱好者在声乐学习中的发声技巧的掌握和作品内容的表达上都离不开对语音语言的探究。他们希望通过好的声音和好的音乐作品,促使声乐艺术发展越来越繁荣。所以想要学习好声乐,就要求其必须掌握语音和语言,同时声乐艺术目前也是需要用科学的理论体系,加以规范其学科的专业性,以供音乐学者及音乐爱好者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声乐艺术。

郑茂平教授在声乐和语音学给出的结论是:声乐语音学是声乐与语音相结合的交叉科学,它既受声乐作为艺术的审美规则的制约,同时又要符合普通话语音学的聲音规范和意义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声乐学习中时要注意语音的运用.[1]

语音语言是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的重要部分,声乐歌曲的表演对于演唱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歌曲中音准节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曲中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这就要求演唱者对于曲目中语音语言有着深刻理解及相关知识储备。演唱者的咬字吐音就是语音语言的表达,在歌曲中咬字要准确,这就让听众情真意切的感受到演唱者演唱时所要表达的情绪。演唱者根据歌曲的旋律,语音语调发生变化时,也可以让听众感受到歌曲情绪的展现,这就说明语言和语音在演唱者处理声乐作品的情感部分中起到重要作用。演唱者在表演声乐歌曲时先要根据曲目分析其乐谱和歌词,从歌词词意中分析歌曲中的语调和语气,从而更好的表现声乐曲目的情感。在理解歌词的含义上,分析歌曲中出现的语音语言规律,利用自身专业技术给歌曲演唱时营造出画面感,使听众代入感更加强烈,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之美。

不同的语言对于声乐的表达亦是不同,由于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各有特色,字音字节各有不同,在声乐歌曲的演唱中会影响听众对于歌曲的理解。

1、意大利语在艺术歌曲中的运用

二十世纪末,我国的留学生将美声唱法带入国内的声乐教学中,一时间我国音乐院校及师范类音乐专业,都将其科学性的发声方法与我国民族和通俗唱法结合运用到声乐教学中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美声演唱技法的起源地,同时意大利也是歌剧的发源地,在这艺术氛围浓厚的地域,孕育了很多音乐家和艺术家,同时也激发其创作了许多知名乐曲。如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历史上第一部歌剧。不仅如此,协奏曲等音乐题材也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作为世界艺术之都是实至名归的。意大利语是意大利等附近地域的通用语言,因其独特的发音被称为世界上最纯粹的语言和最美的语言。意大利语语音优美动听,语调富有歌唱性,短元音丰富而简单,其语音听起来非常响亮,句尾、词尾一般都是元音,因此特别适合作为歌词演唱歌曲。

意大利语语在美声唱法中的应用是需要我们对意大利语的发音特点来分析的。通过对相关歌曲的分析时,能够得出意大利语的音韵优美婉转、音调自然浪漫、音律规整平正等特点。相较于其他国家语言,意大利语的语调明显具有抒情性,非常适合歌唱。在歌曲演唱时也可分析出意大利语中的音节单词较多,发音方式与其他语言不同,并且意大利语中元音较为突出,这就解释了在声乐教学中许多练声曲用意大利语进行练声。意大利语的这些发声特点对美声唱法技巧的形成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使得意大利语教学总是渗透于美声教学中。

美声唱法与意大利语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在声乐艺术教学实践中,高校声乐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意大利语训练,包括意大利语教学和语感练习。通过学习意大利语来引导学生找到声乐演唱的正确发音位置,并结合歌曲特点,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声乐表演技法。

2、中文在艺术歌曲中的运用

我国的汉字发音与其他国家不同是单音节字音,即是一个字发一个音节,汉语中是把字音分为"声"和"韵母"两者相拼再加入音调得出汉语中的字音。

在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声"和"韵母"、"声调"都是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及发音方法,如所有的辅音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分为五大类。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写到:"喉、舌、齿、牙、唇,谓五音,此审字之法也。"[2]即称之为"五音",即喉音,发音部位在喉部,发"国""客"等音。舌音,舌尖抵住上齿舌尖发音,发"土"、"的"等音。齿音,舌根利用气流冲击齿部发出声音,发"吃""知"等音。牙音,嘴唇放松,舌头辅助轻点上齿发出声音,发"其""几"等音。唇音,唇部用力气流冲击嘴唇发出声音,发"波""破"等音。这五类声母发音时,因为发声部位有所不同,导致发出的音响效果也不同。

声调也是中文所独有的特性,根据字音在发音时不同的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汉语独特的发音使得我国艺术歌曲中民族韵味浑厚浓重,不论是从诗经中的诗词作为歌词,还是现代中国艺术歌曲中歌词,都能极大限度的表现我国汉语的语音魅力,使听众更能接近艺术歌曲,理解其情感及涵义。

二、声音在器乐中的运用

器乐是音乐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声乐本身也是以人体为"乐器"而发出声音演唱歌曲。器乐与声音也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不同的乐器组根据音量效果的不同分组也不同。如打击乐器,是噪音发展为音乐最为重要的组成因素,其可作为主奏乐器,音量可压倒整个乐队,而如果利用其弱奏,打击乐又可以辅助其他乐器完整演奏出乐曲。弹拨乐器组的音量没有打击乐和吹管乐大,但由于音响效果是其他各组无法替代的,所以弹拨乐在乐队中是有独特的音乐线条性的。由此得知,乐器各组在乐队中各有不同的作用。

由于各个乐器及乐队中乐器各组间的音响特性不同,演奏乐曲时给听众的感受也不同,器乐可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来增加曲目的多样性,丰富其音响效果,也可以通过演奏者演奏曲目表达曲目的情感情绪。

竹笛演奏曲《荫中鸟》中用竹笛模仿鸟鸣声,声声入耳,惟妙惟肖。利用竹笛发音的特点又结合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演奏手段,要求演奏者模仿鸟鸣时要把握歌曲中的音符、节奏并抱有积极的想象空间去演奏。手指和唇齿之间配合默契,节奏自由但要把鸟鸣的状态演奏出来,让听众感受到鸟儿时而飞来,时而飞出,时而远时而近,自由地在大自然中"飞舞"的情景,使乐曲高潮迭起、引人入胜。在歌曲的第二部分(见谱例1)出现了百鸟争鸣、情趣丛生的情景,让听众立即进入了百鸟共鸣的世界,全曲有着丰富的音乐语汇,描绘出绿荫中鸟儿啼鸣,百鸟齐飞的场景,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二胡曲目中的《赛马》(見谱列2)、《新赛马》以及《战马奔腾》。这三首曲子节奏感强,通俗易懂,在生活中广为流传,其中以二胡音响特点,加之利用演奏者的专业技法在结尾处模仿马的嘶叫声。二胡演奏中根据马嘶鸣声的不同,所用演奏技法也不相同,如群马嘶鸣是演奏者利用双弦颤滑法,其将右手中指放于弓外,与食指一起勾压弓杆,使弓干摩擦外弦,同时用无名指向里勾弓毛,使之摩擦内弦,由此来演奏双弦或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向下勾压弓毛,将弓毛压成扁状,使其能同时摩擦内外两弦。单匹马的嘶鸣声则是演奏者利用内线连顿下滑法,将左手二指或三指由高把位以一个上滑音滑至极高音右手中指或无名指向里紧勾弓毛,贴紧内弦在左手上画的同时由中弓拉至弓尖接着左手做小幅度的下滑音右手配合以内弦推弓的快速连顿弓。

通过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让乐曲更加生动有趣并富有特色,使听众从乐曲中不仅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更可以通过乐曲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结语

如上所述,声音在音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声音与音乐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两者有着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艺术歌曲演唱和演奏中,音乐学者需要积极发挥音乐与声音的共生作用,为听众表现出声音与音乐和谐共奏的作品。声音也在音乐美学上和音乐艺术创作实践上,凸显其重要性:如音乐美学上,声音在创作和音乐研究中时刻体现出其价值,更好地服务于音乐。在音乐创新创作上,声音通过其自身特点即音高、时值、音色、力度等元素丰富了音乐要素,成为作曲家的写作素材。对于听众而言可以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到声音的独特魅力,也是拓展其个人视野及提高艺术综合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声音中的语音语言在艺术歌曲演唱中帮助演唱者更好的表现乐曲情感及情绪,声音通过不同人发出,使之成为不一样的声音;不同的乐曲被不同的演唱者表达也会有不一样的状态和感觉。在演唱中语音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在表达艺术歌曲时一定会根据其歌词的语音语言而相对应的处理歌曲,所以在声乐演唱时要注意发声技巧和发声方法及其语音语言训练。声音训练是音乐艺术的基础性练习,只有加强声音训练,充分认识声音在音乐艺术中的重要作用,遵循科学、规范、系统的声音训练,才能为各种曲风及不同语言的音乐艺术作品提供需要的声乐技法支持。因此,我们更应该在音乐实践中加强声音训练力度,进一步研究它的发声规律及语音语言要求,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声音来满足声乐艺术表现需要。

乐器演奏中根据声音音量的不同及声音音响效果的不同,不同的器乐和不同的演奏者也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受。演奏者演奏作品根据乐器的特点并加上自身的演奏技法,给乐曲带来不一样的创新。这也要求了我们要在以后的音乐研究中,不断地探索做出改变并掌握声音与音乐艺术之间的重要关系,做出更好的音乐,这也是音乐学者和音乐爱好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茂平.声乐语音学[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1)

[2]酆子玲.歌唱语音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混合网络的“智慧+”家居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KJ2019A1057

(作者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声音器乐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