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珠
【摘 要】 目的:研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的调查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选择在此期间来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5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血常规检验方法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进行检验,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通过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得出,传统血常规检验方法检验存在血液异常样本10例,占20.00%,采用外周血形态学检验方法检验的血液异常样本15例,占30.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提升临床检验的检出效率,提高检验准确性。
【关键词】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价值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患者的胸腺、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相关器官,还要包括通过血液运行散布的全身血细胞,血液系统对于人体而言,是组成人体机体系统的主要部分[1]。现如今医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相关的操作也变得更加便捷,在进行临床血液检验的过程中,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能够逐渐提升血液检验的效率。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可有效对血液系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展示,所以能够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2]。本文作者针对于此,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来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50例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7,患者年龄最大为67岁,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平均为(44.5±11.5)岁。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意识清醒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没有恶性肿瘤病症,排除存在精神病史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存在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相关代谢性病症,也无贫血症状。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的血液检验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常规血液检验时,主要对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等相关内容进行检测,以常规的检验方法进行[3]。同时对患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为患者选择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标本的检验,需要对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相关指标进行详细的测定,了解所有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情况和血小板的具体形态。并且根据最终的检验结果对两种不同检验方法下研究对象血液细胞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比较在两种不同检验方法下血液样本的异常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過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得出,传统血常规检验方法检验存在血液异常样本10例,占20.00%,采用外周血形态学检验方法检验的血液异常样本15例,占30.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临床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各方面都能够向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诊断,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检验等相关操作,而且这种检验工作更加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临床的工作强度。但是因为血细胞内部结构和生态学方面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也可能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某一方面的关联等原因,而导致忽略细胞形态上的变化,这会导致在具体诊断过程当中,相关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对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4]。
临床上不同类型的各种病症,比如贫血症状、血液系统病症、寄生虫病症、传染性病症和放射性损伤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血常规相关指标发生变化,为患者进行血液分析,一些指标的敏感度会大大降低,这样针对上述病症
的诊断就缺乏可行性、准确性和决断性。再加之正常的血小板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检验以后可能会无法识别,那么就会导致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存在着漏诊和误诊的可能[5]。传统方法进行检验,主要是进行血细胞涂片染色,检验的过程复杂而且繁琐,检验效率并不高,特别是在一些血液系统病症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少。但从血液细胞形态学角度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细胞数量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够对细胞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因此进行血液检验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主要分析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应用在血常规检验当中的效果。通过本研究结果能够看出,传统血常规检验方法检验存在血液异常样本10例,占20.00%,采用外周血形态学检验方法检验的血液异常样本15例,占30.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能够提升对血液异常的检出效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清晰地对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关比例形态进行观察,可在形态学的角度上,对血液细胞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临床在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提升临床检验的检出效率,提高检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徐坚强,舒文秀,乐静,等.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3,14(06):818.820.
[1] 贾利敏,张景丹.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4(16):1792.1794.
[2] 蔡颖,曹永跃,马亮,等.222例临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5(03):319.321.
[3] 王哲,徐倩,付建珠,等.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内脏利什曼病一例[J].新医学,2015,19(10):706.708.
[4] 賈利敏,张景丹.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6):1792.1794.
[5] 贾利敏,张景丹.细胞形态学观察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1):3504.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