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思辨能力培养初探

2020-06-22 07:44张莉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六国论思辨性观点

张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安排在了必修课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本时,力求让学生能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在表达观点时,能理性、有条理;在讨论辩驳时,能多角度思考,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理性、有风度、有礼貌。针对以上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从而达成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以思辨的范例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

1.激发学生阅读的思辨意识

针对文本,学生能从不同的立场或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需要学生呈现的是“见仁见智”,而非“所见略同”。为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我们可以用思辨的范例做引导。因为,思辨性阅读的文本都是大师们思维的产物,既然是思维的结果,这些文本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主观性,因而,也就具有了非标准性。而非标准跟标准的最大区别,就是答案的不唯一性。也正是这样的不唯一性,让学生得以看到大师们对某一问题的“仁智”看法,明白这个世间的问题,不是非黑即白,在黑白之间还有灰色的存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三篇同题《六国论》作为思辨性阅读文本。针对六国,“三苏”皆著《六国论》陈述所见,尽管论述对象同为“六国”,但“论”的角度却各不相同。

苏洵的《六国论》开篇即亮明观点: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贿赂秦国;苏辙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彼此间的不团结,未能共同抗秦;而苏轼在《六国论》中却论述六国长存的原因,强调“士”对当时天下形势的影响。

大师们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针对“六国”这同一对象的分析,各自所提出的观点就不同。三篇《六国论》,两篇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一篇分析六国长存的原因,即便苏洵和苏辙同在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即便他们都认为六国灭亡是六国自己造成的,但一个重在分析“因赂秦而灭”,一个重在分析“因自相残杀而灭”。这样的多元性分析,可以为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供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意识。

2.激发学生写作的思辨意识

在议论文写作中,最忌讳事例陈旧,学生要多用一些新鲜的、有时代气息的鲜活事例。其实我们摒弃的不是旧例的不新鲜,而是大家对旧例千篇一律的解读,让旧例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价值。因而,教师可以从身边资料入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议论文写作中旧例开新花的范例。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讲述了张良路遇一老者,经老者考验后获得老者赠送《太公兵书》的故事,此故事经常会被用来劝勉年轻人,历经磨难,终成大器。但苏轼在《留侯论》中,却对这个故事做了别样的解读,认为老者并不是要授兵书给张良,而是为了让张良学会忍以成就大事。

一个大家几乎都约定俗成理解的故事,却在苏轼笔下翻出了新意。其实旧例之所以能开新花,仅仅是大师对旧例的解读变换了角度,是多元解读赋予了旧例以新意。这种对固化思维突破的范例,无形中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让“多元解读”的种子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从而促成思辨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理性质疑

学生有了思辨意识,对文本就能有意识地多元解读,这只是思辨的基础。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理性质疑,对多元解读的结果甄别优劣与对错。

理性质疑不是挑刺,不是找茬,是为了更好地相信,为了找到更为合理、更能让人信服的观点,进而可以突破自己的狭隘。强调理性是强调质疑时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虽说不质疑、不提问不利于思辨能力的提高,但为质疑而质疑,盲目肤浅、无思考价值的质疑,亦是不可取。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性质疑他人:他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他的观点是否有依据?是事实依据还是逻辑依据?事实是真的吗?逻辑合理吗?还有反例吗?假如观点正确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不懈地质疑,只是为了避免曲解对方的观点和依据。但理性质疑不仅要质疑他人,亦要质疑自己。所以,我们同样需要引导学生质疑、反思自己:我的观点是什么?我的观点正确吗?支撑我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可靠吗?

质疑别人,是为了让自己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反思自己,是为了选择自己值得相信的信念或行动,更好地完善自己。而这样的质疑、反思,让学生的思维更为缜密,对于自己认识的不足,学生能及时地予以改正;对于他人观点的漏洞,学生能够及时发现,从而在辩驳时能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三、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不适合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它将见仁见智的多元解读、多角度分析变成了只有“仁”或只有“智”,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改变学生原来“听”“受”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设计好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此教学方式下,教师是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和讨论结果的评价者,学生则是讨论活动的参与者、思考者、表述者和评价者或被评价者。

在《氓》的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对书下注释中“这是一首弃妇诗”提出了异议,对此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討论。其实,不管是赞同“弃妇”说,还是赞同“弃夫”说,还是提出“女权”说、“劝诫”说……对于结果,教师不必关注太多,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得以激励,并且在有理有据的辩驳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2.合作教学法

合作教学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切磋自己对于问题独立思考的结果。因为学生已有认知的差别,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也会千差万别,但正是这样的差别,更利于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理性质疑、反思,从而相互补充,相互启迪。

学生在自读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后,都无比憎恨将小男孩致残的孙福,而深深同情因偷苹果而致残的小男孩。这样的解读是符合大众的认知的,但从多元解读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思维还是未能打开,而在这样的憎恨和同情的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才是值得学生关注的。所幸,在认知差别的基础上,还是有具有思辨意识的学生对残忍的孙福报以了同情,对冷眼旁观的群众予以了批判。

在合作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元”也许不可能太多,但只要在一元的基础上能产生二元,我相信就会有三元、四元……而对基于一元基础上的多角度解读结果进行交流分享,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思考,促成思辨能力的提升。

思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固化的思维中跳出来,激发学生的多元思考,最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226600)

猜你喜欢
六国论思辨性观点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观点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开门见山,明明白白亮观点——从《六国论》学写议论文的开头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