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疫情背景下稳外贸的十个方面看法

2020-06-22 08:36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击复产外贸

白 明

2020 年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迅速扩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大家已经形成高度共识。然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做到“既要……又要……”,尽可能不留给中国经济后遗症,则需要我们更加精准发力。2 月1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在谈及抗击疫情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

前段时间,中国经济一直致力于“六个稳”。作为“六个稳”之一,由于受外部环境影响更大,其中的“稳外贸”难度最大,也最难能可贵。稳外贸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尽相同,去年稳外贸的侧重点还是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但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遇到严峻挑战,特别是疫情在全球扩散速度加快的形势下,稳外贸的难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于在抗击疫情背景下如何做好稳外贸工作,我有几点看法想在这里谈谈,供参考。

第一,要认识到稳外贸的主攻方向,不仅要克服自身疫情带来的影响,而且也要克服疫情自国外倒流回国内带来的影响。随着国内疫情进入相对平稳阶段,各地也在想方设法复工复产。截至3 月24 日,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已基本复工,产能恢复率超过70%的重点外贸企业占比已经达到71.3%。复工复产是稳外贸的必要条件,但也要看到,与疫情爆发初期不同,目前已经爆发的热点地区已不再聚焦于是中国,而是正在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加速扩散。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比前段时间更为复杂,不仅韩国、俄罗斯、印度、越南等一些国家继续对我国设置贸易管制措施,而且随着其他国家疫情有可能向中国倒流,必要时我国也不得不主动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也要看到,韩国和日本作为我国第一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这两个国家对华出口电子原料占我国进口的50%以上。疫情不仅会影响我国与这两个国家间的商业交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国际产业链的完整性、有效性。

第二,判断这次疫情对中国外贸产生的影响,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是17 年前非典影响的翻版。2003 年7月,随着全球范围内非典疫情结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确很快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2003 年我们进出口额增长37.1%,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是改革开放40 余年来的最高增长幅度。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我们不能够刻舟求剑般去幻想重现外贸的大幅度恢复性增长。其一,17年前暴发非典时,中国正处于入世红利集中释放期,而现在中国的入世红利不仅被充分释放,而且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地位都受到挑战。2 月10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将要修改贸易救济法中的一项关键豁免原则,取消对中国、中国香港、巴西、印度及南非等25 个经济体享有的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其二,17 年前暴发非典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职工平均工资仅为14040 元,而2019 年则提高到82461 元,17 年间提高幅度高达487.3%。其三,17 年前暴发非典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尚未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对我国形成挑战,而现在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不难看出,即使没有疫情,现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遇到的压力也很大,而现在疫情比17 年前严重,我国对外贸易重现报复性增长的难度会很大。即使有,很可能也是昙花一现。由此看来,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疫情结束,稳外贸就会不成问题了。当然,与17 年前克服非典相比,现阶段稳外贸的有利条件也比较明显。当年“闹非典”时中国的外贸规模远不及现在,2019 年进出口额减少1 个百分点相当于2003 年进出口额减少4.475 个百分点。不过,由于外贸依存度已经由2003 年的52.2%降至2019 年的31.8%,现阶段同比例的外贸下降对于经济的拖累幅度与当年暴发非典时期相比理应有所收敛。

第三,企业在抗击疫情期间虽然需要承担的各种成本增加,但我认为更要算大账。外贸企业面对疫情,有些成本的付出是必要的,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是进入贸易强国俱乐部而“买门票”。这并不是靠“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宽慰,而恰恰是许多国家在拓展国际市场时不可逾越的“坎儿”。我认为,没有经历过各种灾难带来的考验与倒逼,中国外贸就缺少主动做大做强的后续动力。从国际产业链看,疫情让我们在上下游要面对多处“断点”,外贸企业无论是维护原有的贸易伙伴关系还是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都不容易,再加上现在人员往来与运输物流不畅,必然意味着维持贸易渠道的成本上升。以成都为例,由于物流不得不采用包机方式,已经复工的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的物流成本将要增加20%以上。如按每日一个包机10 万美元计算,一个月的额外费用将涨价2000—3000 万元。不过,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只要有利于维护自身在国际产业链上的地位,外贸企业少赚些钱或者多花些钱也都是值得的。

第四,面对着疫情对稳外贸带来的压力,必须要将中国经济内在成长动力转化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与影响力。在抗击疫情背景下,要继续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下功夫,重视支持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制造业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由于这些外资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重要,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渠道相对成熟稳定,因而主动复工复产的能力与动力都更为充足。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通过建立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等手段,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截至3 月底,江苏省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5%,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9.7%。

第五,复工复产虽然重要,但对于稳外贸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目标并不单一,抗击疫情形势下稳外贸是一个比平时更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疫情的延续,稳外贸的难点将会从供给侧上的复工复产延伸到需求侧上的市场开拓,而市场开拓的前提是国外客户还愿意不愿意继续从中国进口。为此,有必要将稳外贸的发力点更多落实在客户渠道的维护与拓展之上。在这方面,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在交易环节下手比较早,充分体现出国际市场拓展与防控疫情的合理兼顾。自2 月18 日开业以来,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坚持“预先申报准入、总人数管控、行为可追溯、封闭式运营”原则,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截至3 月底,各大市场整体开门率为92%左右。此外,许多外贸企业也用海外仓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第六,在现在许多正式场合,我们多次重申疫情对中国带来的挑战是暂时的,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会因此而改变。我认为这样表态十分有益,有助于在抗击疫情背景下增强国内外对于中国稳外贸的信心。但是,这种说法的成立也是有条件的,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一同发力才能够起作用。否则,中国不仅难以成为贸易强国,而且贸易大国的地位也有可能得而复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也拥有两弹一星,但我们的国歌依旧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中国虽然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也同样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在疫情面前,我们一定要更加明白,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维持与提升并不是躺着就能轻而易举做到的,而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与科学决策的。

第七,稳外贸的目标也要根据国内外疫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既要速度适宜,又要目标集中。一方面,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外贸发展需要面对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最多,不能要求外贸长时间只许增不许减、只许快不许慢。在全球贸易规模整体萎缩的背景下,只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全球占比不出现明显下滑,即使外贸暂时下降,也不能对稳外贸失去信心。要按照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阐述,在抗击疫情形势下不刻意追求稳外贸的“速胜”,要立足于打“持久战”。另一方面,与前段时间的全方位出手不同,面对着疫情压力,现阶段的稳外贸更要强调突出重点,要区分轻重缓急,这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 月23 日所强调的那样“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第八,面对着疫情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固然要想方设法加以克服,但也不能自乱阵脚,在稳外贸过程中更需要增强定力,寻找时机。目前来看,欧美经济受疫情影响已经明显出现减速信号,甚至不排除出现新一轮周期性衰退。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欧美股市近期的暴跌已经提醒我们,现阶段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在任何领域都要“硬扛”也往往会事倍功半。面对着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为国内市场带来的机会,我们的外贸企业不仅仅要善于“出口转内销”,而且要将中国市场看作是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场”去加以深耕。只要在国内市场“留得青山在”,随着疫情的消退,国内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自然会有更多机会捷足先登。

第九,为了帮助外贸企业克服疫情影响,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出了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真招、实招、硬招、狠招,如商务部2 月18 日《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中的20 条措施,工信部2 月8 日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的20 条措施,苏州市出台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20条措施,等等。对于稳外贸来说,上述这一系列“条条”充分体现出政府部门在企业遇到危难时发挥的扶助作用,但也要看到,有些“条条”涉及政府近些年一直积极推进的政策,只不过为了帮助企业应对疫情而有所强化和加快,如商务部20 条中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用好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等。也有些政策涉及到短期的税收减免、租金下调、延期缴费等优惠措施,而随着疫情缓解,这些带有救急性质的“条条”也需要向制度性的法律法规有序过渡。

第十,本来以为至此该说的话都说的差不多了,但刚刚看到海关总署发布如下统计数据:今年前2 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 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 万亿元,下降2.4%;贸易逆差425.9 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 亿元。按美元计价,前2 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919.9 亿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 亿美元,下降17.2%;进口2995.4 亿美元,下降4%。老实说,这个数据肯定不尽如人意,但却不像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我本人)之前想象的那样难看。要看到,由于春节在公历时间不固定的因素,往年1 月或2 月的单月外贸同比统计数据都是大升大降,很容易失真。今年,前2 个月份的数据合起来公布的,1 月份的“好”与2 月份的“差”合在一起,按照海关总署发言人的说法看起来是“有所”下降,而不是“明显”下降,而进口数据我认为可以用“略有”下降来形容。3 月份以后,随着外贸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表面上看起来在稳外贸上不会“欠账过多”,全年还是有“捞回来”的可能性。但也要看到,随着疫情在境外,特别是在欧美大规模扩散,国际供应链上的“断点”越来越多,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说,我们不能对稳外贸失去信心,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迄今为止,国内疫情还没有完全消灭,境外输入性病例也不时出现,许多国家对我航运限制甚至贸易限制措施尚未解除,这些国家自身经济又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而造成商业机会的外溢能力下降。由此看来,现阶段对稳外贸还不能松口气。

猜你喜欢
抗击复产外贸
暖春战疫 携手春天 抗击疫情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抗击疫情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