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理论探析

2020-06-22 08:01孙福胜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人类疫情

孙福胜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89)

共同体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共同体(也称联合体)视为一种“关系体”,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人为造成的共同体”两种经典共同体形态,而“人为造成的共同体”又划分为“虚假的共同体”和“真实的共同体”两种基本共同体形态,其中“真实的共同体”的现时代形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理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不仅为探究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而且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共同体是一种“关系体”

共同体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的“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体”到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漫长过程。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共同体理论,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等方面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等和谐交互关系,是共同体的特有意蕴。共同体是一种“关系体”,注重人的诸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进的关系,人与人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长的关系。强调发挥人的诸关系能动性的创造力量,为人的发展提供动能。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通俗来讲,自然是人的衣食父母,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为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人在自然的位置是什么?人是自然的主宰者吗?人能够为自然做些什么贡献?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吗?“总之,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甚至那些不适宜人居住的空地)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1]其实,有些问题是不言自明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人必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对自身、社会、自然的觉醒。没有这种觉醒,人将不能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从洪荒走向现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彰显的是人的遵从天性、成德达善的美好理想,而理想的实现,惟有每一个人都坚定落实于点滴行动和持之以恒方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在全体社会成员内心最深处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人与人的和谐共存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人的存在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是基于人的社会需要的,社会的需要“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2]。重大事件的到来,也是考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场大考,每一个人的言行都被看得一清二楚。如新冠肺炎疫情到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而恰逢春节,走亲访友的习俗也有所改变。人借助远程网络技术,发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来给亲朋好友送祝福,成为了庚子新春的流行方式,也被人所接受和认同。特殊时期,人与人的关系更显紧密:在乡村、在城镇,人们之间减少了来往,但保持互相关心问候;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与病患人员互相关心鼓气加劲;远程网络学习成为联系师生的“情感云平台”,师生关系更加紧密;人民子弟兵为老百姓奋战在路上;社会爱心人士纷纷献爱心;科研工作者投身于药物的研制攻关;快递小哥不辞辛苦来回奔波;公交、环卫、水电等行业劳动者坚守岗位。人与人同心同德,共度时难,人与人的互帮互助为抗击这场疫情,增加了巨大力量。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身心健康更需要社会的支持,社会也是人的联合形式,人与社会是一种和谐共进的关系。疫情来临,整个社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紧缺,给社会成员带来了不便。作为社会的“总管家”的政府,积极发挥政府服务社会的功能,联络各方,协同作战,形成了联防联控的抗“疫”体系,为社会成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组织,精准发力,从蔬菜捐赠、外购口罩、物资支援等方面连续发力,为一线的兄弟姐妹们送去了远方亲人的呵护。还有外国爱心友人,也纷纷积极行动起来,为中国抗“疫”奉献爱心。“人的规定、人的使命也就在于使自己成为人群中对公共福利有用的和可用的一员”[3],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社会存在物,要主动为社会福利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人的一项重要职责、使命和任务。全体社会成员已经凝聚一条心,团结成为钢铁长城,发出抗“疫”的最强音。

(四)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共长

人是一个现实的个人的存在,人自身是人的有机生命体,人与人自身是一种和谐共长的关系。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对自身负有自爱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危难时刻更加弥足珍贵。无论顺境或逆境,人对人自身的身体和心灵的拷问,对人自身的言语和行为的反思,这些是人与人自身的对话与交流,遵循人的天性所生成的和谐共鸣、生机勃勃的图景。但是,人是不同于物的,人作为具有理性的人,“如若它们是无理性的东西,就叫做物件(Sachen)。与此相反,有理性的东西,叫做人身(Personen)”[4]。在一定条件下,人与人自身的这种和谐共长的状态往往被搅乱,而大多数原因却是人出于对“物件”的自私自利的欲望。尤其是人对人自身之外的物质享受超出对精神生活的享有,这种对“物件”的自私自利的欲望对人与人自身和谐关系极具破坏力。人的自爱自怜是人出自于人的原始性的自我保护本性的表达,然而,人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既要关爱自身,也要关爱自然、他人和社会。

共同体作为一种“关系体”,是指向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体”。作为共同体的核心的人,人需要更多地考虑人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些什么,而不是偏安一隅自安自保。关心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是一个人保持人与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素养。

二、共同体的两种经典共同体形态

(一)“共同体”的概念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体是个体或群体以“同一基本关系”[5]为基础的一种联合形式。这种联合形式是个体或群体在“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6]的联合,是有着“血缘、语言、习惯等等的共同性”[7],进行着“占有那种再生产自身和使自身对象化的活动”[8],以便为了维持“整个共同体的生存”[9]。在这里规定了共同体的主体(个体或群体)、主体的共同性、主体的活动及其目的,即共同体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的联合形式,也可以是群体的联合形式;共同体的主体是在共同的血缘关系、语言对话、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诸多共同默契因素下进行联合和活动的,所体现的是地域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行动认同等共同认同的基本理念;共同体的主体的活动具有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的共同制约性,这是共同体的主体的活动局限性所在,也是激发共同体的主体的能动性的潜在力量所在;共同体的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活动目的是不一样的,从保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基本生活需要到发展精神需要的主动再到推动自我实现需要的自觉,共同体的主体的活动目的从低到高螺旋式发展。

(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人为造成的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体“本身可以以十分不同的方式实现”[10]。马克思指出,共同体不能以“一种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了”,共同体“本身已经是被生产出来的、产生出来的、派生出来的、由劳动者本身生产出来的共同体”[11],这是两种共同体的存在方式;恩格斯指出,“迄今存在过的联合体,不论是自然地形成的,或者是人为地造成的”[12],这是两种联合体的存在方式。由上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共同体或联合体,根据个体或群体所处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关系范围的条件,主要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人为造成的共同体”两种经典共同体形态。“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主要包括部落的共同体、天然的共同体、原始的共同体等,“人为造成的共同体”主要包括“冒充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货币的共同体”“资本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真实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共同体形态。

三、“人为造成的共同体”的两种基本形态

“人为造成的共同体”本身就是人的能动性所为,是人在所处的时代状况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根据“人为造成的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又可分为以“物”为价值取向的“物的共同体”的形态和以“人”为价值取向的“人的共同体”的形态。“物的共同体”的形态存在着严重消极性,“人的共同体”顺应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和创造性,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分析和解决现时代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发挥着重要理论效能。

(一)“物的共同体”及其消极性

“物的共同体”的共同体形态包括“冒充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货币的共同体”“资本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等形态,这些共同体形态所指向的是对物的占有,是以唯“为经济目的服务”[13]至上作为其实质的,遮蔽了对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的本身的目的追求。一般而言,“物的共同体”对商品、货币、资本、权力、消费等物质享受方面的追求产生了过度依赖,人拜倒在物的面前,存在着“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14]怪异现象,造成了许多“虚假的需要”,对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生活的追求存在“盲区”,造成了人的物质理性、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等畸形理性的泛滥,生成了强大的“道德空场”。

“物的共同体”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对物质需求和物质享受的过度迷恋,直接导致了人对人自身、人对社会、人对人以及人对自然认知的严重失误,人成为了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奴隶”,被物的力量所掌控。“物的共同体”有着鲜明的逐利性和利己性,崇拜金钱、权力,贪图物欲享受而不顾后果。就市场的逐利惯性和人的自然性中的利己本性而言,不仅产生了巨大的“虚假的需要”[15],而且对人的道德品性的涵养与提升造成了束缚阻碍,也对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可能是由于人食用野生动物所致。如蝙蝠、穿山甲、果子狸、蛇等野生动物本身就具有毒菌,人一旦食用,就有可能得病,严重者可会致死,还会诱发严重的传染病。人食用野生动物,表面上看,是人对“野味”的贪恋,实质上讲,是人对人自身的一种原始动物性的映现,是人的社会本质的退化,是人的自然认知的退步。人食用野生动物,虽然满足了一时的“嘴欲”和“胃欲”,但是所带来的将是一连串的恶果效应。人食用了野生动物,就具有毒菌的潜在可能;人食用了野生动物,也存在着致病的风险,人与人的接触就可能带来传染,也会造成人的身心痛苦甚至全社会的灾难。从一定意义上讲,人食用野生动物是人对人的本性的扼杀,是人对人自身和他人的不负责任,是人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不负责任,是人的道德的重大堕落。因此,人与动物的关系,决不是“人吃动物”的关系,而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关系。人与动物彼此不伤害,人与动物各有天地。要积极“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6],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然,疫情关头,也存在个别自私自利的人,如哄抬物价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者,隐瞒疫情者、造谣传谣者,还有某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作风不实、履职不力,不积极抗“疫”,他们忘记了职责和担当,严重伤害了老百姓的感情,等等,这都给抗“疫”以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二)“人的共同体”及其现时代形态

“人的共同体”的共同体形态包括“真实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未来的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等形态,这种共同体形态所指向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和发展人,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7]为其根本旨归的,又分为两个阶段的共同体:“第一阶段”的人的发展的“人的共同体”和“高级阶段”的人的发展的“人的共同体”。两种不同阶段的人的发展的“人的共同体”都使得人摆脱了“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18]的悲苦状况,“第一阶段”的人的发展的“人的共同体”是处于不断克服“物的共同体”的弊病的阶段,“高级阶段”的人的发展的“人的共同体”最终超越了“物的共同体”自身存在的狭隘性的一切弊病,实现了人的彻底解放,达到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发展到今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共同体理论的应有之义,是“人的共同体”的现时代形态,为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供了最新的理论动能。“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9]“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精诚合作,共同建设属于全人类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协同协作来实现全世界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从人类文明史进程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端于人类早期文明的,是人类深刻认识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康庄大道;从人类共同体理论发展史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共同体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从人的发展理论发展史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形态的一支,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的发展问题的最新的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崭新的崇高的理念,并在人的实践中一步一步变成现实。简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共同体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人的发展理论的新的发展。

四、采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观

“‘治理’是在众多不同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一致或取得认同,以便实施某项计划。”[20]这次疫情给人带来的当下启示,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等方面关系的和谐。当前,要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21]。疫情时期,就更要弘扬团结奉献精神,发挥正能量的效能,传递真善美的声音,严打自私自利的行为。因此,采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观迫在眉睫。任何疫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起因的,而人作为疫情的直接受害者,并不是孤立的,要明确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诸方面的关系定位,重构人的诸关系的和谐局面。其一,要重构人与自然的互尊关系,人要敬重自然,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确保自然资源环境的安全。人敬重自然,就是敬重自己,在明晰了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时不我待,不负韶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其二,要重构人与人的互爱关系,人与人的互爱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从疫情发生前的情势来看,有人为的干扰,专业人士的判断未被及时重视和深入研究,不仅给相关人带来了精神上的伤害,而且造成了抗击疫情的“黄金期”延误。重构人与人的互爱关系,首先要尊重人的诉求,要实事求是地调研,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粗暴手段,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带来紧张和冲突,最终于事无补。其三,要重构人与社会的互补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人承担着为社会公共福利奉献的天职。从疫情发生后的某些人的言行来看,对社会的不稳定带来了一定危害,如造谣和传谣、哄抬物价、隐瞒疫情等等不良现象,都是对人与社会和谐互补关系的一种破坏,这对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抗击疫情是极为不利的。重构人与社会的互补关系,首要的是每一个人都要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要规避盲目的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冲击。其四,要重构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关系,人与人自身是一个内在的和谐共长关系,人要对人自身负起应有的担当。从疫情发生前后的人的应急反应来看,部分人存在着一定的“恐慌症”,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焦虑,心情烦躁,这与疫情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就人的个体本身来讲,人自身的身心素质和应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增强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应急抗压能力。对各类信息要能够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要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与邻里乡亲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疫情。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理论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共同体理论的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已经并继续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发动机”和实践“推动力”,并为最终实现人类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社会和迎接“天下大同”的世界胜景的到来谱写气壮山河的新时代华章。●

猜你喜欢
共同体人类疫情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战疫情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人类第一杀手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