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祎霄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一线幼儿教师开始尝试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有效性。但是由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年龄较小,其知识接收能力较差,一线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在一线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发现,有效利用游戏活动,将游戏活动融入到幼儿学前教育环节之中能够极大地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下面,笔者就将从实际的学前教育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基于游戏活动的教学模式下,有效开展幼儿园学前教育。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前言:
对于正处于学前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活动与学习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也是一种趣味性较低的游戏。因此,教师在开展针对幼龄儿童的学前教育时,就应当充分遵循幼儿的这一特征,有效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忽视幼儿的这一特征,教学对于幼儿的吸引力较差,从而导致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教学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利用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游戏环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活动,助力幼儿全面成长。
一、游戏设计以幼儿为主体
游戏是帮助幼儿成长的最好工具,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最大化地在游戏中获得提升,游戏设计就应当以幼儿为主体,將幼儿作为游戏的核心,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出游戏的本体价值,保证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有效提升。但是,在以往的幼儿游戏环节中,教师不能充分把握游戏的本体价值,而是将游戏的工具价值不断地放大,从而导致幼儿游戏环节成为功利性的教学手段,游戏的设计以教师为中心,幼儿丧失在游戏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幼儿无法保持着充足的内部驱动进行游戏,幼儿的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自发性无法得到保障,从而致使游戏环节不能够满足幼儿的客观需求,幼儿也就无法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的环节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就应当以幼儿为主体,保证幼儿能够自由,主动地进行游戏,从而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开展“制作稻草人”的手工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的过程中,就应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游戏活动的核心。在以往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往往带领幼儿完成这一游戏过程,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行动,从而完成这一游戏活动。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了加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就应当弱化自身在游戏中的地位,将“带着做”改变为“引导做”,引导幼儿对制作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幼儿互相分工合作,完成这一制作过程,而教师仅仅作为保证活动能够安全开展的身份参与游戏。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充分提升,幼儿能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之中,保持着高昂的游戏兴趣,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养。
二、丰富游戏活动内容,提升幼儿探索空间
在以往的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囿于教学工具的缺乏和游戏器械的短缺,游戏活动往往只能够在课堂之上开展,或者在极为有限的游戏器械的帮助下开展,教师通过游戏情境的构建,引导幼儿融入到游戏情境之中,完成游戏环节的开展。但是在这一游戏环节之中,幼儿的客观需要不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幼儿无法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幼儿的能力提升被约束。此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客观存在的游戏环境,并充分丰富游戏中的器械,从而帮助游戏内容有效丰富。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之中,幼儿对进行游戏的兴趣和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幼儿能够在这样的丰富且开放的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活动和游戏环境的参与和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在构建游戏场景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生活中的素材来源,将桥梁,小河,小山,沙滩等元素融入到游戏场景中,让游戏能够实现对生活场景的呈现,幼儿在这样的游戏场景中,充分的发挥自主性,能够在游戏场景中进行探索和发现,通过幼儿在这样的场景中进行玩耍,教师实现了将幼儿放到自然的环境中,让幼儿回到自然的怀抱。幼儿也就能够在游戏环节和游戏场景的探索过程中,体会到游戏本身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三、重视教学评价,激励幼儿参与
对于幼儿而言,教师的多元性的教学评价能够为其带来被关注的感觉,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塑造阳光外向的性格特征,保证幼儿未来的健康快乐成长。但是在传统的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忽视评价的重要性,在完成游戏活动之后,不能够及时有效并且多角度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游戏活动完成之后,幼儿虽然能够获得提升,但是游戏活动的作为没有被最大化的发挥,幼儿没有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提升。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后,就需要针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对幼儿错误的做法提出指正,对幼儿表现优异之处提出表扬和激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得到提升,幼儿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最大化的培养和加强。
例如,教师在完成“制作稻草人”的手工游戏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对参与活动的幼儿的行为进行多元性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鼓励在活动过程中表现腼腆的学生,帮助其鼓起勇气,从而帮助幼儿培养外向的性格,教师还可以鼓励在游戏活动中主导游戏合作的幼儿,表扬其行为,保证其能够充分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指正在游戏活动之中特立独行的幼儿,引导其加入团体合作之中,帮助其具备团结合作的意识。这样的多元化评价下,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差异性,帮助幼儿全方面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游戏活动是开展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提升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把握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价值,保证幼儿能够在基于游戏活动的学前教育中,获得最大化的提升,为幼儿未来能够全面型地成长提供有效帮助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文娜.浅析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J].魅力中国,2021(3):300-301.
[2]赵炳洁.幼儿园户外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新智慧,2021(3):101-102.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