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
阅读散文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
一、作者的价值取向。注意写作的时代背景,注意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注意通过关键词句理出作者的情志取向。关键词句大都含意丰富,要理解它的表层含意,还要思考它的深层含意,注意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要关注文本中反映的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思考文本中反映的人的意义与价值、社会责任、个人尊严、人生理想等,关注人性的光辉、生命的精彩、悲悯的情怀、平凡的高贵等内容。
二、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技巧。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在心中建立文章的整体框架。散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有: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烘托铺垫、倒叙插叙、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有:象征、抑扬、白描、对比、正侧结合、衬托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工笔描绘、略貌取神等。
三、读者的阅读感受。即读完后有什么感悟与启发,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对文本进行思辨式阅读或审美式阅读。
备考训练
《“真”亦可“畏”吴宓先生史片》阅读
王安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真”亦可“畏”
——吴宓先生史片
周汝昌
杜少陵曾云:“畏人嫌我真。”即此可见,“真”者最难取悦于人,也最难坚持不易其操。但是世上可有不畏人嫌我真的吗?就我所知,这样的不畏者确实有——就是吴宓先生。
“余生也晚”,竟也有幸赶上了与好多位高人贤士、硕彦鸿儒同时同世,更幸者还得有与之交游倡和的奇缘,如吴先生,即此诸位中的一位独特之例。
我与吴先生只有一聚之缘,是在1954年的上元佳节间,地点是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
我能与吴先生相会,全是由于亡友凌道新兄的厚意。道新是天津耀华中学毕业而考入燕京大学的,我们是天津同乡、燕大同班,但不熟识。1952年夏,我到成都华西大学(简称“华大”)外文系当讲师,他立刻“发现”了我,“追踪”到我寓处,一叙起来,便成了“他乡故知”,格外亲切起来。1952年我到华大后不久,“思想改造”运动即雷厉风行地展开了,紧跟着高等院校大调整。我是华大唯一一个留在成都的外文教师,归入四川大学,而道新却被调到北碚西南师范学院去了。他因在彼校,遂与吴先生过从渐密。道新的七律诗作得极好,而且英文造诣也高,这无疑是吴先生在彼难得遇到的有“共通语言”的英年才彦。
我与道新别后,彼此相念,书札倡和。至秋冬之际,来札叙及拙著《红楼梦新证》问世不久,彼校师友,亦皆宣传,已得吴宓先生寓目與评价,希望能谋一晤,面叙“红”情。因只有寒假方能得空,于是邀我于上元佳节到渝一游,藉慰离怀,兼会诸位谬赏之知音。
那时成渝铁路已通,我果于约期前往,道新特自北碚赴重庆车站相迎。我一出站,见他停立栏外,丰采依然,心中无限欣喜……以上叙明了我所以得会吴先生,全由道新的至意,安排一切,热情令我真正感到“宾至如归”与深宵剪烛的相兼之乐。
我与吴先生会面了,没有什么寒暄俗礼套言。我对他并不陌生,因为读过他的带有“中西合璧”特色的诗集。至于“视”我为“何如人”,倒不曾想象过,好像是“早就谈过的”,今日只是“续前”的一般。
初见吴先生,印象如何?可是不易“描写”。他生得貌不出众,平常又平常,身上并不带着诗人气质或什么才华风韵,语言也不出奇。我方知他之无奇,一切显得那么平常,才是他的奇处——奇在罕见的一种率真的人格。
文人,“知识分子”,往往是怀才自负,也不甘寂寞,需要“知音”,因而在众中总会寻机会显露一点自家的抱负、才能,与众不同之“奇”处。吴先生是与此相反。
但出入意想的却是他的无意违众倒成了他的最大的“逆俗”。比如,我们相会之目的是为了“红学”(在胡适之先生的《考证》之后沉寂了二十五年而忽有拙著《新证》出现是大家聚谈的主题),他却并不“成本大套”地“论红宣讲”,只是像一般不治红学的那几位教授老师一样地“闲谈漫话”。有位老师给我写了某一僻书中关于曹雪芹的材料的名称,这时吴先生也补充几句他所知道的。但当别人说了他所不同意的见解时,他却话语多起来,十分直爽地表示“不然”“不对”“不是那样”。
他如此直爽坦率,有时使对方不好答言,他也一点儿不怕对方“不好意思”,或引起不快。在谈红学见解上,他并不“照顾”别人的“情面”——这大约是他心中并无世俗的“人情世故”,只是一片说真心话以诚相待之意。
那天夜晚,道新兄还特意替我向大家“展示”了我自题《新证》的两首七律,诸位先生都答应和韵——果然我得了不少篇佳作,而吴先生却说:我不和诗,另给你题一首曲子。次日,道新单请吴先生与我,三人同到小馆子便餐,吴先生把所题之册页(我自成都带去的)还给了我。我接过来敬展一看,吃惊不小!
原来他是用墨笔恭楷——像印板字一样的方整字体,写下了一首《世难容》。《世难容》者,谁也不会忘记,那是雪芹为妙玉作的一首“曲文”,其中有句云:“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是全书中最感慨沉痛之音!——而吴先生却照此曲律仿作了一首,关键词语还特用朱笔书写,夹在墨字中间格外鲜艳夺目。
这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位老人,很明白自己是妙玉那样与世难谐的“畸人”。这其中的意味是异常深刻的,带着巨大的悲剧性。
那时吴先生的处境如何?
历史职级带给他一份高工资(这当然指那时标准),他自己简朴至极,把钱都花在别人身上。所谓别人,据悉那是各式各样的贫困待助者。我在四川大学时,外文班中一位学生就是受他资助的青年;还有一位贫病无依的女士,生活一切全由他一力供给;除了经常性的,还有很多临时的或断续的受助者。
全部负责供养一个女的!——这事就引出来很难听的流言蜚语。
在教育岗位上,把他弄到历史系,所“用”全非所长,也不受尊重。我到四川大学后,见那时那里并无外国文学专家,建议把吴先生调来,以展其平生学养抱负,培育后学——此意同学们十分赞同,便向上面反映。结果有关部门派来一位干部,在我的课堂上训话:“……他是什么人?!他搞的一套是什么?他搞《红楼梦》!……”我一听这话茬儿,就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懂的“道理”。吴先生当然不会调来了。《红楼梦》还被看作“毒草”。
吴先生始终被人看成一个罕见的“怪物”。例如在吃饭时,在临散席时,他见别人碗中有未吃净的米粒、菜叶等,一定要拿起来替那人吃完。连道新兄也劝过他,说不可如此,太忤俗,也太“过分”了。吴先生答:我只是行我所应行之事,既非对人,也无用意,没有什么可计较议论的。
与他作别后,赠过他一首七律,现今只记一句是:“魏魏鲁殿总堪伤!”也通过几次信函。
当年夏初,我回北京后,他曾特嘱其原配陈夫人代为寄赠来一部当时已然难觅的《吴宓诗集》。可惜这部书与许多珍贵“文物”(当时以为“无奇”的尺牍、诗词手迹,皆是名家所惠,一片深情),都随“浩劫”而不可再见了。
吴先生是第一位指出《红楼梦》是以诗人的心眼与价值观来看社会人生的伟大著作,无与伦比。他自己正似近于“曹雪芹型”,不为世俗理解,不为社会宽容,至今仍为某些人歪曲、笑骂、诽谤——他自己并无意标榜一个“真”字,但他已体会出“世难容”三个字的滋味多么不易承受。
这一点,我看已然分明。我所能追忆于吴先生的,其实也只有这么一句话而已:他并不“畏人嫌我真”。
(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月版,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中“早就谈过的”“续前”等词句,作者借用了林黛玉与贾宝玉初次见面时相互似曾相识的感觉,表明因诗知吴宓其人,虽未谋面,却已是知己,一见如故,很投缘。
B.吴宓的“奇”,就在于他怀才而不自负,在众人面前不刻意显露自己的抱负与才能。
C.吴宓仿作《世难容》,墨笔恭楷,朱笔排列其中,足以看出他的认真与用心,在彰显他书法艺术功底的同时,也表明他对作者的深情厚谊。
D.副标题用“吴宓先生史片”而不用“吴宓先生逸事”,表明文中所写的事件均为实事,强调事件的“真”,是以“真”事件写“真”人。
2.本文写吴宓,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凌道新,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用“逆俗”“畸人”“怪物”等词语评价吴宓,你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畏入嫌我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山鸟鸣》阅读
王嘉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满山鸟鸣
李汀
清晨,被一阵鸟鸣声叫醒。躺在床上侧耳倾听,叽喳声、啾鸣声,低语的、高歌的,咕咕咕、突突突……再也睡不着了,索性一骨碌爬起来。
满山青翠,满山鸟鸣。在场部院坝里,早起的老杨见到了早起的我,他问:“咋不多睡会儿?”我笑着说:“这鸟叫得入睡不着呢。”老杨说:“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海拔两干多米的林场,上万亩的森林,林子大,鸟儿就多。六十多岁的老杨是林场老员工,四十多年前来到林场。老杨说,当时场里七八个人,每人都挖坏锄头上百把,用坏镰刀上百把。老杨推开场部一间屋子的两扇木门,哐当哐当,门头和屋顶的灰尘唰唰往下掉,一抹阳光跟进屋来。我拿过一把覆满尘土的锄头,沉沉的,似乎锄把上的汗渍还清晰可见。看着这把锄头,我恍惚看见老杨们挥刀去杂、抡锄栽树的情景,身后是他们栽下的一棵棵小树,山顶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如今小树也长大成林,林场其他职工转岗回了城,只有老杨还待在林场。
此刻,林场云雾缭绕,松涛阵阵,山峰连山峰,重峦叠嶂。我和老杨一路上山,一路走,鸟鸣声一路跟随。几只鸟儿从五彩山雾里飞来,栖息在一棵古老的香樟树上,“滴溜儿,滴溜儿”叫,我们仰头望它们,香樟叶的浓香和晨光,还有那连绵的鸟鸣一起倾泻下来,瞬间将我们淹没。一棵树如果没有鸟儿的叫声停歇,那是多么孤独的一棵树。树和鸟儿互相成全着。
我终于开口问老杨:“这么多年,就沒有想过回城?”老杨笑笑,说:“没想过是假的,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下山了,就挂念山上的这些树咋样了,这些鸟还好不好。久了,有感情了。”
接着,老杨讲了一个故事:“我救了一只受伤的猫头鹰,伤好后,怎么赶它,它都不走。我孤独了,吼它几声,它就咕咕叫几声,像是安慰我。冬天了,大雪覆盖,到处白茫茫一片,它叼来枯树枝,放在场部街沿上,是让我生火取暖呢。春天了,它叼些野花来,告诉我,春天来了。夏天了,它会叼一些青草、过路黄来,让我煮水消暑热呢。秋天,它叼些五彩落叶来,搞得满地流光溢彩。”
我惊讶起来:“有这么神奇?”
老杨说:“还有更神奇的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和大黑巡山,我摔到山谷下,断了腿骨。大黑跑过来,咬着我的衣服,想把我拉起来,不行。最后,大黑箭一样跑出去,跑回城里家里,把家里人找来,我才捡回一条命呢。五个小时的路,大黑跑了两个小时,跑得全身是汗。”老杨指了指身旁的黑狗,爱怜地说:“这是大黑的儿子。”黑狗往远处看着,明亮的阳光照在它的身上,黑得鲜亮。
在这样一个人与森林、人与动物共处的氛围里,我想老杨一定是欢喜和幸福的。老杨和这些树一起,在时间面前较量韧性和强度。面对这么大的森林,我心里除了敬畏还能有什么呢?
老杨突然问我:“知道为什么要学会一些鸟叫吗?”我摇摇头。老杨说,前些年,有人专挑鸟儿繁殖季节,嘴里衔片竹叶模仿鸟叫,引鸟上钩,一捉就是一麻布口袋,然后偷偷去卖。“为了不让鸟儿上当,我也来学鸟叫了,让鸟儿能辨别出我的声音。我还能辨出四十种鸟叫声。”说着,老杨从嘴里发出几声百灵鸟的叫声,山林里成千上万的百灵鸟也跟着叫开了。老杨说,在林场孤独时,就这么和鸟儿说上几句话。
我和老杨走上一个小山头。野柿子树上的柿子红了,在阳光里垂挂着,一颗颗通透可爱。密林里传来一阵阵“喳喳喳”的叫声,这个我晓得,是红嘴蓝鹊。放眼一看,密林里一大片柿子树。一群红嘴蓝鹊在柿子树枝间跳上跳下,或从一棵树上滑翔到另一棵树下,它们喧闹着,独占这一树树柿子果儿。其他的鸟儿远远站在高处的树梢上,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正当我痴迷于这鸟儿奇妙的世界时,老杨拉了拉我的衣角,“嗨呦——嗨呦呦——”喊起了山,山谷中回荡着老杨浑厚的声音。老杨这“嗨呦”过后,喧闹的红嘴蓝鹊停止了鸣叫,森林像静止了一样。红嘴蓝鹊偏着脑袋倾听。老杨再次轻扬嗓子,从低再到高,“嗨呦——嗨呦呦——”,山谷模仿老杨的声音重放了一遍。静止过后,一群红嘴蓝鹊集体叫了起来:“喳——老杨——喳喳。”我以为是我听错了,调动全身力气,侧耳细听,“喳——老杨——喳喳”,又一声清晰地落在我的耳朵里。我兴奋地对老杨说:“鸟儿在叫你呢!”老杨静静地点了点头,我看见他眼里含着泪花。
密林里,谁能听懂鸟声?这高一声低一语的鸟声极轻极细,只有每一片树叶的耳朵能敏锐地捕捉。这鸟儿的叫声树叶接住了,守候这一片森林的老杨也接住了。
遇见三个青年志愿者,说他们已经来了七八次,每次在山上要住一个月。他们要普查完这片森林的鸟儿,现在已经给五十三种鸟儿建立了档案。老杨对三个年轻人说:“那我还要努力,还要练习十三种鸟儿的叫声呢。”大家都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穿透密林。
此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我该向这片森林致敬,向守候森林的老杨致敬,向森林里的满山鸟鸣致敬,向森林里的所有生命致敬。
(选自201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场海拔高,面积大,生活条件差,突出林场职工的奉献精神,而当小树长大成林后,其他职工转岗回城,衬托老杨对林场的特有情怀。
B.树为鸟儿提供栖息地,鸟儿为树驱散孤独,老杨学会了一些鸟叫,孤独时和鸟儿说上几句话,这些都表现了林场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文章写山峰连绵,重峦叠嶂,满山青翠,满山鸟鸣,林场云雾缭绕,松涛阵阵,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反映了林场职工工作取得的成效。
D.当老杨听到一群红嘴蓝鹊集体叫道“喳——老杨——喳喳”时,他眼睛里含着泪花。老杨是为鸟儿能理解他的孤独而欣慰。
2.老杨讲的关于猫头鹰和大黑的故事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看似和缓自然的行文中,作者的感情却经历了不一般的起起伏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
《“真”亦可“畏”——吴宓先生史片》阅读
1.【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的综合把握及对教材内容的熟悉情况。B项,对文本理解有误。本文突出表现的是吴宓的“真”而不是“奇”。文中所说的“奇”,是说一般文人总想要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吴宓“与此相反”,这表现了他的沉静、内敛的性格和人格修养,也是他的“真”的表现。
【参考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可以从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人手考虑。次要人物一般有线索、衬托、“见证”等作用。本文开头叙述凌道新与作者和吴宓两人的交往过程,由于凌道新的牵线,作者得与吴宓有“一聚之缘”,他也是穿插全文的重要“配角”。如此,便不难理解作者写凌道新的用意。
【参考答案】①凌道新与作者、与吴宓都有深厚交谊,是作者和吴宓交往的牵线搭桥人,写凌道新是为了交代作者与吴宓见面、交往的缘起。②凌道新是贯穿作者与吴宓交往全过程的人,写吴宓不可避免要写到凌道新,他在文中有线索作用。由于凌道新展示作者的两首七律,引出了吴宓赠送《世难容》曲子之事;作者对吴宓的了解有很大部分是源于凌道新的介绍,如吃别人的剩饭剩菜等事。③以凌道新的七律和外文造诣来衬托吴宓的才华出众。④把凌道新的行为穿插于文中,使文章内容生动可信。
3.【解析】本题把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结合起来考查。作答时,既要注意到“点”的信息(与题干相关的内容),也要关注“面”的信息(全文内容);要准确定位信息所在区域,在文本的具體内容中提炼概括出答案。“真”字贯通并统摄全文,吴宓的“逆俗”“畸人”“怪物”的“标签”正表现了他的“真”,作者通过这些“标签”高度赞扬了他的“真”。
【参考答案】这几个词是吴宓身上的“标签”,反映了他在世俗眼中的形象。①在学术上,他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以真心话坦诚相见。如座谈《红楼梦》时,他不认同别人的见解,便直爽坦率地反对或纠正,并一点儿不怕对方“不好意思”,或引起对方不快。②在生活中,他真诚地关心别人,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行事。他有高工资却生活简朴,把钱用于资助贫困者,不分年龄、性别.不顾忌流言蜚语:他吃别人的剩饭剩菜,是因为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只是行我所应行之事”,不针对谁,也无恶意。③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坚持自己的真性情。他赠给作者自己仿作的《世难容》曲子,表明他很明白自己是妙玉那样与世难谐的“畸人”(特立独行、不同流俗之人),然而他并未有所改变。④他心中没有世俗的“人情世故”,虽无意于违众,却成为众人眼中的另类,这些词语正反映了他不为世俗理解,不为社会宽容,有着巨大的悲剧性。⑤文章通过吴宓的立身行事与世俗的矛盾,赞扬了他率真的人格。
4.【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語句作用的理解。首先应明白句子含意。“真”,即质朴纯真,有真性情,说真话,做真事,循真理,不虚假,不欺心。“真”是人所追求的宝贵的品质与美德,可是“真”又常因违俗而被人嫌弃,这也是“畏”字所表达的可悲之处。作者对这句话是反其意而用之,用杜少陵的“畏”引出吴宓的“不畏”,标题亦由此句而来。作答时,可从文章结构、内容、主题、手法等多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①呼应标题,总领全文。吴宓种种行为所表现出的违俗与怪异之处,无不表现了他的“真”,也表现了世俗对他的“嫌”。②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引述这句话,是为了引出吴宓并不“畏人嫌我真”,昊宓的“不畏”与杜甫的“畏”形成鲜明的对比。③表达主旨。作者通过叙述吴宓的“不畏”,表达了对吴宓的赞扬和深切缅怀。文章更表达出作者的愿望:希望人们多一些对吴宓式人物的宽容和理解.以“真”立世,营造崇尚“真”的社会氛围。
《满山鸟鸣》阅读
1.【解析】D项,对老杨流泪的原因分析错误,鸟儿不可能“理解”人的孤独。理解此处老杨流泪的原因,应联系上下文及文章主旨。前文写到猫头鹰知恩图报、善解人意;老杨发出百灵鸟的叫声,山林中的百灵鸟也跟着叫,“老杨说,在林场孤独时,就这么和鸟儿说上几句话”;此处,红嘴蓝鹊先是偏着脑袋倾听老杨喊山,后来竟然在叫喊老杨,故事达到高潮。老杨落泪,是为鸟儿与自己如此亲近,自己和鸟群之间和谐共处而感动。
【参考答案】D
2,【解析】解答这类问题,一要结合跟题干信息最接近的前后语境,从语境中寻求答案。故事前有老杨的心声“久了,有感情了”,故事后有作者的感慨“在这样一个人与森林、人与动物共处的氛围里,我想老杨一定是欢喜和幸福的”,所以,答案应该反映出“感情相依”这一信息。二要准确把握主旨,紧密联系主旨。在这篇散文中,老杨和其他护林员对林场的特有感情、对自然的万般爱护、对动物的悉心关爱、跟鸟类的惺惺相惜,都表现出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参考答案】①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丰富人物形象,使老杨关爱动物、忠于职守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③突出文章主旨,使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倾向更加明晰。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线索的把握能力。本文叙述“我”在林场与林场工人老杨交流的经历,逐步揭示了老杨的内心世界,其间“我”的情感有多次变化,应结合全文细心梳理,留意表现“我”情感的关键词并做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①心烦。清晨,“我”被鸟鸣声叫醒,再也睡不着,索性起床。②惊讶。当“我”听到老杨讲述他和一只猫头鹰之间的故事时,感到很神奇。③敬畏。面对神奇的大森林,“我”心生敬畏。④痴迷,红红的野柿子、在一大片柿子树间跳跃喧闹的红嘴蓝鹊,令“我”痴迷。⑤兴奋。红嘴蓝鹊与人那么亲近,能发出叫“老杨”的声音,让“我”兴奋异常。⑥致敬。“我”向森林、向守候森林的老杨、向森林里的满山鸟鸣、向森林里的所有生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