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庆,王宪涛
(沂水县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山东 临沂 276400)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群体在绝经后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疾病,易诱发骨质疏松等全身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阿仑膦酸钠在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骨折发生率方面具有特出功效。本次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研究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方面进行研究,现对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绝经2年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96例。将96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年每组48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1.4±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绝经2年以上;经测量骨密度≤980 mg/Cm2;腰椎至少有3个(L1-L4)可测;半年内未服用影像骨代谢的药物。排除标准:排除丧失劳动力、残疾,对阿仑膦酸钠治疗禁忌,有致痛性疾病,合并有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及不愿意配合治疗等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之情同意下与我院签署相关协议,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3.1 试验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阿仑膦酸钠,10 mg在每日清晨于空腹状态下兑水200 ml口服,服药后30 min内不能凭我或者平躺,并及时进食,禁止在餐后、睡前服用。
1.3.2 对照组:用阿法骨化醇口服。
本研究采用SSP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局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GP、CT、PTH的含量比较(±s)
表1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GP、CT、PTH的含量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P<0.05,对照组数据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时间 BGP(ng/ml) CT(pg/ml) PTH(ng/dl)对照组 治疗前 2.35±1.04 16.82±17.85 10.64±31.73治疗后 3.32±1.23 28.97±18.15 27.32±33.25试验组 治疗前 2.38±1.14 16.89±17.41 10.53±31.54治疗后 3.98±1.25 44.97±18.25 47.78±38.45
绝经后骨质疏松占患者骨质疏松的大部分。因此,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阿仑膦酸钠可以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几率。目前我们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雌激素能有效减少骨丢失,提高骨密度。雌激素长期使用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因此,雌激素替代疗法不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首选药物。
本试验为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对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女性在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较快,导致骨量丢失的速度加快,骨密度下降。因此,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从表1,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骨密度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骨密度增加的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显著提高患者血清中BGP、CT、PTH的含量,效果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