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尔·尼米西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700)
听力筛查是一项发现新生儿听力状况是否存在问题的检查手段,而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若不接受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其听力和语言功能将会受到损伤。研究表明[1],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对新生儿的听力状况进行有效的诊断,其中的筛查和保健以及随访环节对于新生儿后期的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新生儿应用听力筛查和听力保健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7月间我院产科分娩的10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听力情况进行筛查。1000例新生儿均未接受过听力筛查,且共有男童468例,女童532例,出生天数在1~90天内,平均35.42±10.48天,。
1000例新生儿入院后均接受听力筛查,筛查时使新生儿处于安静的房间内,筛查时间控制在新生儿进食后,使新生儿保持在睡眠或宁静状态时进行筛查。筛查前,相关人员要清洁双手,使用棉签擦拭新生儿的内耳道,而后采用听力筛查仪对新生儿的听力进行检查。
根据筛查结果将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分为保健组和对照组,给予保健组新生儿对应的听力保健法和相关训练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安慰法进行治疗。
保健组:指导新生儿家属在哺乳新生儿时要防止呛咳现象的出现,对于咳嗽、感冒等症状的新生儿要首先对其双耳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中耳炎;对于耳内存在感染的新生儿要给予相应的治疗避免听力受到损伤。保健过程中要防止新生儿受到噪音等外界因素的刺激。
①对1000例新生儿的筛查率进行分析比较;②对保健组和对照组的听力保健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听力损伤判断标准:将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极度四个等级,轻度:新生儿V波反应阀在30~50 dB nHL之间;中度:新生儿V波反应阀在51~70 dB nHL之间;重度:新生儿反应阀在71~90 dB nHL之间;极度:新生儿反应阀大于91 dB nHL之间。
本研究中新生儿的筛查率和保健效果等指标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且均以百分率表示,并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中,共有924例(92.4%)新生儿通过筛查,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有76例(7.6%),其中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极度新生儿听力损伤者各有58例、10例、5例、3例。将听力损伤程度不同阶级新生儿者平均分配到保健组和对照组,保健组有39例,对照组37例。
如表2所示,保健组新生儿经过保健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听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保健组和对照组的听力保健效果的比较[n(%)]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的原因一般与遗传、用药以及疾病等因素有关,对于无法自主配合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可以采用相关的听力筛查仪器和耳声发射等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有研究指出[2],在社会宣传中加强听力筛查和听力保健可以有效避免新生儿听力损伤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在听力保健方法中要注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出现、防止新生儿继发中耳炎。同时嘱咐家长定期为新生儿接种疫苗,在生活中要使新生儿远离噪音污染,以免损伤听力。在本研究中,1000例新生儿中共有924例(92.4%)新生儿通过筛查,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有76例(7.6%),保健组新生儿经过保健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听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尽早进行听力筛查可有效避免听力问题进展,对听力存在问题的新生儿应用听力保健方法可加快其听力功能恢复,拥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