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阳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神经内科疾病临床中普遍存在病情变化较快,治疗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一定心理问题,消极对待治疗,护理工作难度较大。传统护理工作开展中,其工作内容为带领患者接受常规检查,引导患者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患者需求,导致护理效果较低[1]。人们需要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方式,提升治疗效果,所以优质护理模式在院内进行推广应用。研究中采用实验方式判别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的区别,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实施治疗患者共60名,依照信封双盲的方法,随机均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30例。优质组中,男18人,女12人,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62.56±4.56)岁。常规组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61.41±2.3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研究标准(P>0.05)。
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优质组患者,常规组的患者仍沿用传统基础护理服务。具体护理过程如下。
常规组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接受检查并记录结果。继而依据患者具体病症,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异常则应当停止用药,采用其他治疗方式。对于记忆力障碍的患者应用腕带识别,标注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加强巡视,做到对患者去向明了。
优质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①应当对现有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用适宜护理服务与护理方案。针对部分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应当采取特殊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②针对部分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心理护理方式。由于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时间较长,导致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心理问题,治疗不积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针对此种现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并将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效果等知识向患者普及,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采用积极心态接受治疗。③护理人员应当开展饮食护理,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此外还要督促患者适当运动,加速疾病恢复。④护理人员全程陪同训练,一旦患者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等现象,应当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补充糖分,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为患者讲述各项健康知识与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发到患者手中,根据回收情况从而统计分析患者满意度。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组内人数。
利用S P S S 2 0.0做数据分析,计数概率利用%表示,利用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发现在常规组,中患者满意度仅为76.67%低于优质组中患者满意度为96.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在传统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仅仅将治疗过程记录用于存档。此种护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工作开展忽视患者需求,并且未能够从多种方面为患者提供服务。优质护理是根据患者需求开展服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针对心理问题患者提供心理疏导,还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病情,制定饮食方案与康复训练方案[2]。护理理念不断转变,能够加速患者身体健康恢复。为验证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在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身体功能指标尽快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大幅提高。缓和了医患关系,有效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使更多神经内科患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