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检查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意义

2020-06-20 13:29谢燕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颞叶脑部脑损伤

谢燕杰

(潮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 潮州 521000)

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或分化,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成鼻咽癌,本病好发于咽隐窝、鼻咽顶壁等部位[1]。鼻咽癌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种族特征,且在中年人群内具有较高发生率,男性鼻咽癌患者多于女性。在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下,鼻咽癌临床诊断方式多样,其中以放疗效果较为理想,但长期放疗会诱发放射性脑损伤,为避免过度损伤脑部组织,临床研究中提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技术,但此项技术只能对放疗后脑损伤进行诊断,不具有预测性[2]。鉴于此本研究提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放疗早期脑组织进行扫描,评估其损伤情况,进而为临床调整鼻咽癌治疗方案提供可行性资料,本次选取37例鼻咽癌患者进行DWI诊断研究,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对照组,评估两组DWI检测结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鼻咽癌患者,在自愿参与本研究者中选取37例,并在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37例进行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9月—2019年10月。鼻咽癌患者中男性、女性各20例、1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2岁,平均(46.35±3.25)岁;健康组中男性、女性各19例、18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平均(47.15±2.45)岁;所有受检者临床资料齐全,性别、年龄等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对比。

鼻咽癌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悉,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放疗前后行MRI平扫,所有受检者脑部未见异常;均经病理学诊断为鼻咽癌。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者;精神状态异常无法配合诊断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其它恶性肿瘤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肢体功能不健全者。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先进行MRI平扫,再进行DWI检查。本次选用Achieva 1.5T MRI型扫描仪,由飞利浦公司生产,8通道头部线圈。

常规MRI平扫:扫描前将扫描仪参数设置完全,横轴面 TSE-T2WI(TR/TE=6280ms/104ms),将层厚、层距及视野参数调节到相应值,并进行T2WI冠状平面、矢状平面扫描。

DWI检查:设置层厚、层距参数分别为7mm、2mm,设置视野大小为380×380mm,加速因子设置为4。将扩散敏感系数设置为0、1000m/mm2。参数设置完毕开始进行DWI检查,患者取半卧位,暴露头部,将脑侧室双侧颞叶白质作为测量点,根据颞叶白质区域大小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圆形兴趣区,脑室对侧测量点采用镜面对称法确定,测量得到的三个值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统计放疗前后DWI检查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ADC值下降说明放疗对脑组织造成损伤。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检验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对放疗前后患者ADC值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明显。

2 放疗前后患者ADC值变化对比

两组放疗前ADC值相比差异不大(P>0.05);鼻咽癌组患者,放疗后3、6、12月ADC值变化较大,放疗前后ADC值存在较大差异(P<0.05)。见表。

3 讨论

组别 例数 ADC值(×10-3mm2/s) t P ADC值95%可信区间健康组 370.89±0.060.7790.2190.814~0.920放疗前 370.88±0.050.825~0.914放疗后3370.79±0.076.3640.0000.731~0.834鼻咽癌组 放疗后6370.83±0.122.3400.0110.785~0.886放疗后12370.86±0.041.9000.0310.792~0.911放疗后18370.87±0.040.9500.1730.805~0.910

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放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多年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放疗会损伤脑部组织,影响脑部正常功能。放疗对患者脑组织的影响程度与年龄、预估生存期等因素有关,但放疗对脑损伤的机制尚无明显定论,已有研究证明血管损伤是放疗诱发的多种不良反应之一[3]。放疗会刺激脑部血管发生持续性扩张,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进而发展成为血管源性水肿。有研究者对进行动物模型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最先受到放射因子影响,放疗后首先出现血管扩张、内皮细胞损伤等不良反应,导致细胞毒性上升,造成血管毒性水肿。血管损伤发生后,ADC值会出现较大变化,因此临床诊断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常以ADC值作为判定依据。

MRI平扫作为传统的放射性脑损伤诊断方法,只能在鼻咽癌患者发生脑损伤后确诊,脑损伤发生早期难以确诊。未弥补MRI技术缺陷,本研究提出DWI诊断技术,其诊断原理是:对活体组织中水分子运动情况加以测量,属于无创检测法,对脑部组织的空间组成、生理及病理状态清晰呈现出来,脑白质病变在DWI检测中能充分显现,有助于临床医师深入分析鼻咽癌患者的脑组织微观病理变化。DWI检测核心在于,通过对水分子扩散范围、扩散速率等进行检测,得到相应的各项异性分数[4-5]。在鼻咽癌患者的DWI检测中,选取患者脑室双侧颞叶组织,能快速分辨出颞叶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并判断神经元细胞功能、结构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判断患者脑组织是否发生内皮破裂、损伤等。

DWI检查区别于常规MRI平扫,能准确评估出患者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并捕捉异常ADC值。在本研究中,鼻咽癌组患者的ADC值在放疗后3月发生明显变化,且与健康组ADC值存在较大差异(P<0.05)。ADC值的变化,可能与炎性细胞浸润、血栓的形成等因素相关,炎性反应会降低水分子扩散速率。在放疗后6个月、12个月患者ADC值升高,在放疗18月后患者ADC水平与对照组持平,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放疗后患者脑组织病理变化渐渐停止,且放疗结束后组织功能、结构异常等情况有所缓解,进而使ADC值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速率加快[6]。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健康组与鼻咽癌组的ADC值差异并不明显,治疗后3、6、12月鼻咽癌组患者ADC值较之放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进而间接证实上述结论的正确性。通过DWI检查,能对脑室颞叶白质进行动态监测,比常规MRI平扫技术能更快、更早的检测出鼻咽癌患者脑部是否发生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参考,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改变放疗方案,进而避免患者发生放射性脑损伤。

综上所述,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治疗中,给予患者DWI扩散加权成像检测,能经脑室双侧颞叶白质的病理学改变进行实时监测,便于早期诊断放射性脑损伤。与常规MRI平扫技术相比优势突出,是临床诊断放射性脑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颞叶脑部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