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宏, 史妙丽,李性希,梁 平,黎 见,张炯森(中山市博爱医院超声科 广东 中山 528403)
在小儿外科中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任何年龄段,多发于青少年,而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中,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诊断难度大。若临床未及时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可随着病情发展,不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还会对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近些年,由于超声诊断技术不断提高,临床逐渐将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阑尾炎诊断中,可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2]。此研究主要讨论超声间接征象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本研究对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因采用不同诊断方法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8.39±3.65)岁。
选用GE Vivid E9以及Philips IU22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并采用2-5MHz探头常规诊查全部患儿腹部,以7-15MHz高频率的探头重点扫查阑尾区,采用加压法动态观察阑尾区,将特征性超声图像存储至本院PACS系统。检查者根据患儿阑尾区检查结果分组,Ⅰ组,阑尾正常显示,呈一端盲管样结构,外径则≤6mm;Ⅱ组,未见正常阑尾和任何间接征象;Ⅲ组,阑尾未见显示,可见间接征象以下一个:右下腹局部显示积液;回盲部肠管壁显示增厚;探查加压,肠管位置蠕动、固定较差;右下腹显示不均匀质团块;Ⅳ组,显示可见肿胀盲管样结构,外径则>6mm,其纵切面呈现蚯蚓状或是指状,可见腔内强回声,横切面呈现强弱相间的环状回声,不均匀团块形成。
超声评定标准:Ⅲ组与Ⅳ组为阳性组,阴性组为Ⅰ组与Ⅱ组。阳性组采用手术治疗,将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阴性组采用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如无其他症状或是后续改变,则判断为非阑尾炎[3-4]。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病例有患儿49例实施手术治疗,Ⅰ组2例,剩余患儿47例为阳性组,经病理结果确诊41例(45.55%)为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详见表1,超声诊断阑尾炎预测值,详见表2。Ⅰ组阴性预测值为93.33%,Ⅱ组阴性预测值为100%,Ⅲ组阳性预测值为80.95%,Ⅳ组阳性预测值为95.65%。此外,在手术病例中阑尾穿孔10例,穿孔率为24.39%,Ⅲ组穿孔6例(35.29%),Ⅳ组穿孔4例(18.1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超声病理结果(例)
表2 超声诊断阑尾炎预测值
急性阑尾炎在小儿外科是一种常见疾病,任何年龄段均能发病,好发于6~12岁儿童。小儿阑尾炎壁薄腔较细,淋巴组织较多,容易在梗阻基础之上发生穿孔、坏死、缺血等现象,小儿年龄越小,其穿孔率越高,病情越为凶险,因此,不可忽视该疾病[5-6]。该病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且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出现误诊,加上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将自身情况准确表达出来,因此,临床诊断难度较大。目前,临床多采用超声技术诊断小儿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7-8]。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小儿阑尾炎超声间接征象,而间接征象常常表现为回盲部肠管壁增厚或蠕动差,位置较为固定,回盲部淋巴结明显增大,右下腹有积液,且存在不均质回声团块。在使用超声检查技术过程中,以上间接征象易观察,经间接征象提示,可使检查者注意[9-10]。本次研究表示下腹积液可伴或不伴有其他的间接征象,能明确提示存在急性阑尾炎,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但与Gracey等研究结果阳性预测值低相驳。另外,使用高频超声仔细观察阑尾区,能通过加压检查进一步提升阑尾炎征象检出率[11-12]。此外,阑尾位置对超声诊断小儿阑尾炎影响较大,超声不易观察盆位与盲肠后位阑尾;本次研究中37.77%(34/90)阑尾未见显示,Ⅲ组与Ⅳ组比,Ⅲ组更易出现穿孔。本研究中,超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仍有假阳性5例,假阴性1例,表示超声征象出现重叠,诊断急性阑尾炎仍有缺陷。假阳性患儿5例中,术后2例无异常,阑尾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原发性腹膜炎1例,误诊肠系膜淋巴结增生1例,进一步证实超声间接征象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其诊断价值较高。受到时间、样本等影响,关于超声间接征象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深入价值,有待临床再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超声间接征象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其诊断价值较高,超声间接征象出现提示小儿右下腹阑尾区存在急性阑尾炎,与直接征象结合,能使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提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