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伟 曹勇 赵振航 莫宏愿
(1.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轨道交通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0218;2.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31;3.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世界各国铁路轨距因为历史、国家安全等原因而存在差异,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保证铁路运输的顺利实施,将各国铁路联为一体,需要研究车辆变轨技术、轨道结构受力等内容。目前,铁路轨距有标准轨距、宽轨距、窄轨距。世界大部分国家采用标准轨距1 435 mm,但是俄罗斯、乌克兰、芬兰、波兰、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采用1 520 mm的宽轨距,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阿富汗、阿根廷、智利等国采用1 676 mm 的宽轨距。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印尼、菲律宾、南非、安哥拉等国采用1 067 mm的窄轨距,我国云南部分线路和东盟的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拉西亚等国均采用1 000 mm 的窄轨距,此外我国云南、东南亚部分国家、印度、塞内加尔有762 mm的寸轨[1-2]。
我国作为“一带一路”主要发起国,已经研发出多种变轨距转向架,保证了标准轨距与宽轨距、窄轨距线路的有效转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对600/1 067 mm 变轨距转向架、1 435/1 520 mm 变轨距转向架作了深入理论与试验研究,并成功开发出对应的可变轨距转向架[3-5]。
文献[6-8]分别对米轨、宽轨距轨道结构对车轮受力、钢轨受力、轨道受力与配筋等内容开展研究,并提出指导建议。文献[9]研究不同轨距下列车运行平稳性问题。文献[10-11]研究轨枕间距对轨道结构受力的影响,得出轨枕间距对轨道结构受力、轨道部件振动特性等均有影响。
现有研究集中在轨距对车辆的影响、变轨距转向架设计等方面。为保证“一带一路”沿途轨距变化处行车的安全性、平稳性与结构的耐久性,本文开展轨距变化对轨道结构受力方面的研究。
本文结合有砟轨道各部件特点作适当简化,建立有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有砟轨道有限元模型
为消除边界影响,模型选取长度为21 枕跨,轨枕间距均为0.6 m,荷载作用于中间轨枕处,竖向荷载为200 kN。模型中钢轨、轨枕、道床均为实体单元,扣件为弹簧单元。钢轨统一采用CN60 钢轨。轨枕分别选取寸轨(670 mm)、米轨(1 000 mm)、标准轨(1 435 mm)、俄罗斯宽轨(1 520 mm)、印度宽轨(1 670 mm)等对应的轨枕,轨枕间距均按0.6 m 设置。道床厚度选取为0.35 m,坡度选取为1∶1.75,道床砟肩宽度均按0.5 m 设置。扣件刚度为60 kN/mm,根据轨底与轨枕网格划分情况简化为49 根离散弹簧。有砟轨道部件参数见表1[12-14],轨道模型平面如图2 所示。图2 中,W1为轨距,根据轨枕类型进行选择;W2为钢轨外侧轨枕长度,根据我国轨枕设计与模型简化情况选取为0.5 m;W3为砟肩宽度,按我国规范要求与建模简化情况选取为0.5 m;W4为道床边坡宽度,文中的边坡与道床厚度、砟肩堆高按相同取值计算,边坡宽度取为1.0 m。
表1 有砟轨道部件参数
图2 有砟轨道模型平面示意
轨道结构的几何形位变化与轨道部件受力是分析轨道结构的2 个重要指标,部件位移差异影响行车平顺性,部件受力影响耐久性,因此需要重点分析轨距对轨道部件位移和拉压应力的影响。
轨距变化使得单根轨枕上的轨道部件位移发生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轨道各部件沿z方向(线路方向)、沿x方向(轨枕长度方向)最大与最小位移变化相同,列车荷载主要影响轨枕部件y方向(竖向位移)。
轨距变化对轨道部件位移的影响对比见图3。可见,钢轨、轨枕、道床3 个方向的位移均受到轨距变化的影响,其中钢轨位移受轨距影响最小,其次为轨枕、道床。
图3 轨距对轨道部件位移的影响
由图3(a)可见,当轨距为标准轨距时,钢轨3个方向位移最小,其中x方向所受影响最大,寸轨的位移比标准轨距的增加了333%;各轨距y,z方向差别不大。
由图3(b)可见,轨枕x方向位移受轨距变化影响最大,其次为y方向,z方向影响最小。当轨距为标准轨距时,轨枕x,y方向位移最小,是由于其受钢轨受力影响较大且与钢轨位移变化相同导致的;而z方向位移随着轨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是由于轨距增加后作用于2 根钢轨的荷载之间的相互叠加效应减小导致的。标准轨距x,y,z方向的位移分别比寸轨的降低了300%,32%,11%。
由图3(c)可见,米轨x方向道床的位移最小,而其他轨道轨距增大道床位移亦增大,标准轨距x方向道床的位移比米轨的增加了37%,但比印度宽轨的降低了28%。标准轨距y,z方向的位移最小,寸轨、印度宽轨y方向道床的位移比标准轨的分别增加了35%,9%,寸轨、印度宽轨z方向的道床位移比标准轨距的分别增加了38%,14%。
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轨道部件局部出现拉应力,而轨枕、道床承受拉应力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分析轨距对轨道部件拉应力的影响(图4)。
由图4(a)可见,轨距对钢轨3 个方向的拉应力无影响,表明钢轨受力主要与列车荷载有关,轨下基础变化对钢轨受力影响较小。
图4 轨距对轨道部件拉应力的影响
由图4(b)可见,轨枕x方向所受拉应力在标准轨时最大,但与其他轨距差异较小,寸轨的拉应力比标准轨的降低了3.5%,比印度宽轨仅降低了0.2%。轨枕y方向所受拉应力随轨距的增加而减小,且趋于平缓,寸轨y方向所受拉应力比印度宽轨、标准轨的分别增加了59%,48%。轨枕z方向所受拉应力随轨距增加而逐渐增大,印度宽轨比寸轨的增加了7%,比标准轨的增加了4%。
由图4(c)可见,印度宽轨的拉应力比寸轨的增加214%,标准轨道床x方向所受拉应力比寸轨的增加54%。道床y方向的拉应力在标准轨距时最低,寸轨的拉应力比标准轨的增加163%。标准轨z方向的拉应力最小,寸轨与印度宽轨的道床拉应力相同,均比标准轨的增加了35%。由以上分析可知,轨道部件自上而下拉应力受轨距变化影响逐渐增大,钢轨拉应力几乎不受轨距变化影响,轨枕与道床拉应力受轨距变化影响较大。道床受轨距变化影响超过35%。为降低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须合理设置轨距变化处道床刚度。
轨道部件主要承受列车压应力,压应力的变化对于轨道结构耐久性、线路几何形位等具有影响,因此需要分析轨距对轨道部件压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压应力主要影响沿钢轨方向的5根轨枕,且影响面狭长;压应力主要影响应力最大的5 根轨枕下方的道床,影响面积大且近似以荷载作用处为圆心扩散。
轨距对轨道部件压应力的影响对图5。可见,钢轨压应力几乎不受轨距变化影响,轨枕压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受轨距变化影响,道床压应力受轨距变化影响较大。
图5 轨距对轨道部件压应力的影响
由图5(a)可见,钢轨3 个方向压应力在不同轨距时均相同,这表明钢轨压应力不受轨距变化影响。
由图5(b)可见,轨枕x方向所受压应力随轨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寸轨的轨枕压应力比标准轨的增加了37%,比印度宽轨的增加了55%。轨枕y方向所受压应力随轨距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且趋于平缓,寸轨的轨枕压应力比标准轨的降低了1.4%。轨枕z方向所受压应力随轨距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有增大趋势,寸轨的轨枕压应力比标准轨的降低了3%,而印度宽轨的轨枕压应力比标准轨的增加了30%。
由图5(c)可见,道床x方向压应力随轨距增加而增大,印度宽轨的压应力比寸轨的增加了312%,寸轨的压应力比标准轨的降低了67%,而印度宽轨的压应力比标准轨的增加了36%。米轨道床y方向的压应力最低,比标准轨的降低了15%;印度宽轨y方向的压应力最高,比标准轨的增加了27%。标准轨z方向的压应力最小,寸轨、印度宽轨压应力比标准轨的分别增加了20%,26%。由以上分析可知,轨道部件自上而下压应力受轨距变化影响逐渐增大,这与轨距变化和下部基础受轨枕与道床宽度增加有一定关系。轨道部件压应力的增加对于结构使用寿命影响极大,为降低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需合理设置轨距变化处轨道部件刚度的过渡问题。
1)轨距对轨枕x方向位移影响最大,寸轨的位移比标准轨的增加300%。轨距变化对道床3 个方向的位移均有影响,寸轨的道床位移较标准轨增加值均超过30%。
2)轨距对轨枕与道床y方向拉应力影响较大,寸轨的轨枕拉应力、道床拉应力比标准轨分别增加了48%,163%。
3)轨距对轨枕压应力影响较小,对道床压应力影响较大。轨枕与道床x方向的压应力均受轨距变化的影响最大。寸轨的轨枕压应力较标准轨的降低了67%。印度宽轨的道床压应力比寸轨的增加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