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卫
摘 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所培养的大学生质量的高低,关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肩负着崇高的使命。本文从颜值、言值、研值三方面展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研究,厘清颜值、言值、研值的真正内涵,提出素质能力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三维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让辅导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去感染学生,如何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如何打造辅导员个人成长的IP,这是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心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有助于充实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主心骨的高校辅导员,提出对他们素质能力提升的方向和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和发展,从而充实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其次,有助于开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新方向。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的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全方位地深化和延伸,有助于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新方向。
最后,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发展等机制,提高高校辅导员群体的整体素质能力,强化他们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的指向性和有效性,促进辅导员群体的专业化、职业化,从而推动大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提升素质能力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时期,而新时代青年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保证。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关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肩负着崇高的使命。本研究从颜值、言值、研值三方面展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研究,厘清颜值、言值、研值的在本论文中的内涵,从这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三、本研究中“颜值、言值、研值”的定义
“颜值”本是网络词汇,其中“颜”在汉语中意为容貌、面容。“值”则意指数值。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用来评价人物容貌。而本研究中的“颜值”主要指高校辅导员在不同的群体面前所呈现的不同形象。这里的不同群体主要指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不同形象主要指公众形象(一对多)、个体形象(一对一)、网络形象(网络思政)等。
“言值”一词也是出自网络用语,引申自网络流行热词“颜值”,指的是一个人讲话的文明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如果是口才好,则被称为“言值爆表”。本研究中“言值”的涵义在于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研值”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高校辅导员的科研工作能力。《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中明确提出“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是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因此,作为新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不断提高个人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是从事辅导员职业发展活动的一项基础能力和基本要求。因此,“研值”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高低。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三维探索
(一)提升“颜值”
首先,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守护者”。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面对他们思想上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能力上的、工作方法上的,甚至是社会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都要始终以“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为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在正常的轨道上成长,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其次,成为家长的“沟通者”。辅导员要做好学生与家长良好的沟通桥梁,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多与家长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學校里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家长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学生的现状,形成家校有效沟通的良性循环。最后,建立独特的网络形象。辅导员要探索适合自己的网络思政路径,打造个人成长的“IP”。
(二)提升“言值”
首先,培养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辅导员的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再多的言语沟通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出现“语塞”“词穷”等现象。其次,学会提问。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提问方式也会存在差异性,封闭式提问以及开放式提问要因生而异。最后,打造同理心。同理心并非同情心,辅导员与学生交谈时要擅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同理心的姿态向学生提出正面反馈。
(三)提升“研值
首先,树立坚定的科研思想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指引着行动的方向。其次,创新、博证、致用。进行思政类的研究必须要学会创新,引用并论证观点,最后运用于学生工作中。最后,抱团取暖。这个时代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是有限的,辅导员必须寻找并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打造属于辅导员的品牌。
参考文献
[1] 刘涛,张胜利.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新要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4):19-23.
[2] 郁磊.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22-25.
[3] 彭庆红.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6(8):19-22.
[4] 龙世邦.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