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龙
摘 要:反思对学生数学能力运用有着提炼和升华的作用,是对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消化处理、理解吸收的过程。通过对解答试题的反思,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增加学生解题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做到举一反三,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通过对审题过程、试题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反思
一、前言
数学学习离不开试题的解答,想要掌握数学,就必须善于解题。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不在于解题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解题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初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解题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思考数学的解题方法,反思试题的审题理解,反思解题的技巧运用,让学生在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反思审题过程
审题是数学解题的关键所在,审清试题题意是保证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没有看清题目,马虎大意,而造成试题解题的错误,并非学生不会这道题的解题方法[1]。这也说明了学生在日常数学解题时养成了一个错误的解题习惯,没有养成正确地审题习惯,导致在试题解题时常常粗心大意解错题。所以,学生要在数学解题完成后进行检查,分析审题过程中思路是否清晰,保证数学解题后的正确率,使学生形成良好地解题反思习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粗略了解数学试题,明白试题所要表达的含义,掌握试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精读试题题目,找到重要条件,并通过反复阅读,了解解决这道试题,是否需要先解决其它问题?具备哪些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从给出的图形中是否能分析出哪些关系和条件?根据什么条件可以添加辅助线?添加辅助线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出现?第三,根据条件,联想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条件和问题,联想过去有没有解决过类似的问题?过去是怎样考虑和解决的?使用过哪些计算公式在问题哪些环节进行解决的?通过一层一层在审题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积累非常多的经验。
例如:在y与x-2成正比的情况下,当x=1,y=5时,求解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有些学生直接设y=kx,并将x=1,y=5代入方程式解得k=5,并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x.教师可以提问这样行得通么?有的学生就会说行不通,y=kx是应用在y与x成正比例的情况下,本题是y与x-2成正比,应该把x=1,y=5代入y=k(x-2)的方程式中,解得k=5,所以得出的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x+10.
这样的细节问题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错误,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相关的概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刻地反思,在审题时深入理解试题题意,并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慢慢地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初中生的解题能力。
三、反思试题特征
学生在解完一道数学题之后,可以通过反思试题所存在的特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和记忆,获得思维上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2]。
(一)例如:分解下面各式
(1)x?-8y?;(2)4x?-16y?;(3)25(a-b)-36(a+b).
學生在解答(1)(2)题时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求解。但面对(3)问题时,有些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解题上的困难,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发现,25和36都是完全平方数,在结合相关的数学思想就可以进行解答。
(二)例如:对下列各式进行因式分解
(1)x?+4x+8 (2)9a?+9ab+3b?(3)(x+y)?+4(x+y)+8 (4)(a-b)4-8(a-b)?+16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发现(1)与(2)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可以顺利有效地进行解题,但是(3)与(4)题需经过整理之后,也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解题。
解题后反思:例一中均为二项式,且符号相反,可以写成平方形式,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例二均为三项式,且有两项符号相同,可以写成完全平方形式,第三项是这两数(或式)的倍数,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另外举例中的字母a和b既可以代表数或字母,又可以代表单项式或多项式,当a,b代表多项式时,在因式分解中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学生通过反思试题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和理解试题解题技巧,增加试题特征的记忆时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地开发,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解题反思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题反思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审题理解,使学生挖掘试题的本质,掌握试题特征,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加学生试题的记忆时间,使学生积累足够的解题经验,并做到灵活运用,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反思,能够让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解题习惯,使学生形成严谨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12):85.
[2] 钱海如,赵华.初中生化学微粒观构建的实践反思:以“离子”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7(5):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