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宝
【摘要】在乡村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而且要将语文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趣味融入课堂中。文章主要研究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提出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意在提高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希望对语文教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乡村学校;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前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主动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由于乡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因此更要加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乡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1]。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准确进行遣词造句,帮助学生准确表达内心情感,还能提高其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课堂效率低、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
再次,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乡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1.强化三个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中心意识、问题意识以及文本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心意识,锻炼学生提取课文中心思想的能力。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我不能失信》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朗读课文,然后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中心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开展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乌鸦喝水》一文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乌鸦的嘴和寻找一个水瓶,通过向瓶中投放小石子,观察水瓶中水面的变化,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乌鸦的行为特点,强化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再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培养其文体意识,即培养学生对文章体裁和结构的敏锐性。教师应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文体分析和鉴赏转变成加深文体意识,科学地向学生渗透文体观念。例如,在《去年的树》这一童话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文体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该童话故事中表达朋友之间信守承诺和互相帮助的主旨。
2.夯实基础,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而且应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令学生练好字,读好书,写好文章,练好口才,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燕子》的学习中,该课文中有较多的优美词句,有助于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令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如文章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词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而且能帮助学生练习书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与春天相关的作文。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在课文讲授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反复研读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体会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知情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下雨了》这一课,作者利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下雨天的风景,寓情于景,抒发了内心的思想感情[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识字教学方法,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僻字词,然后让学生在文章中查找不会的生词,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生词的记忆。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让他们务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此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除此之外,情境教学法也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趵突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令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与著名风景名胜有关的课文,如《桂林山水》《日月潭》等,然后创建一个情境,让学生当导游,向全班学生介绍我国的著名风景。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介绍我国的著名景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4.以生为本,提升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课堂效率低,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主动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的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雷雨》这一话剧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话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而且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通过排练话剧,不仅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语文教师应完善评价体系,不能仅仅依据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应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其展开综合评价。而且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对课堂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注重结合时代的发展,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例如,教师可以具体列举一些民族英雄的事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的艰难,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除此之外,乡村小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入,购买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5.自我表达,培养文字应用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个宽松的课堂,令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这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父亲、树林、鸟》这一课文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将文章划分为四个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模仿练习,如描写树林的景色和小鸟的叫声等。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图书阅读活动,每个月选取一节课让学生互相分享喜欢的书籍,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語言组织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乡村学校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寓学于乐,逐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章莉.着眼核心素养,启迪语文思维——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54-56.
刘芳.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65,67.
苟喜钱.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