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丽 程星
摘 要 “微思政”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高校“微思政”模式的实践,对建立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校“微思政” 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对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指明了方向。同时,他还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信息化技术,做到与时俱进,形成“微思政“教育,构建“大思政“格局理念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高校“微思政”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主体,在社会政治、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化素养等方面,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價值教育、人生态度、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在实施三十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网络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手机网名规模达到7.88亿,占到98.3%比例,从数据上可以了解到,信息化时代带来了快节奏的学习和行为方式,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的“微思政”,以“两微一端”等平台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用简短易懂的微语言对学生进行“只言片语”式的教育,利用“碎片式时间”和“”方式用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来,传递正能量和价值引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道德态度、情感心理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广泛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关注。
2我校“微思政”模式的实践
2.1建立“微思政”教育阵地
2.1.1创建“两个十分钟”微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是利用课前十分钟辅导员走上讲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进行互动教学,它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通过实践性将学生近期发生的所见所闻,多种有效手段进行交流互动性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学习等优势冲击传统教学的模式。
目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将“两个十分钟”微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建设,精心制作以 “劝学篇”、“习惯养成篇”、“明辨社会热点关注篇”三个板块的视频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学习和互动评议。
2.1.2打造“微思政”微信公众号平台
学校宣传平台不仅仅是自我宣传的窗口,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现在学校、学工处、各二级学院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供外界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但是也存在着内容形式单一和互动功能差的问题。所以,要使我们的工作活起来,跟紧时代发展的方向,着力打造拓展学校网络平台,传递大学精神和文化。
外国语学院重点建设“微思政”微信公众号,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发挥新媒体育人的作用。先后开设安全教育、榜样力量、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班团之声、学工动态等模块以“微故事、微评论、微党建、微生活、微心声”“五微”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宣传和教育。
2.1.3构建畅通的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微平台”机制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开展的对象是大学生,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为了与00大学生更加有效开展工作,辅导员积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动拓展利用微信、QQ等方式与学生心灵沟通,以自身的政治素养感染学生,引起共鸣教育。
外国语学院推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零阻碍”制度,建立班团工作群,学生工作群、心理健康群等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与相应的解答和处理,让QQ、微信群启到互动与渗透思政教育方式,同时提升学生工作管理能力与监管作用。
2.2开发“微思政”教育产品
建立健全“微思政”教育资源库,研发制作“两个十分钟”微课教学视频,一是根据网络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指定学生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并开展网上互动。二是让学生参与“微思政”产品开发,组织学生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定主题,制作视频题材微课。
2.3开展“微思政”教育活动
开展涵盖学术、艺术、文化、体育等方面适合不同学生发展,不同年级学生需求的“微思政”教育,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的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如:新生入学系列主题教育、毕业季、学长成长计划、励志报告会、寒暑假作业展等体现学院育人文化特色。
2.4组建“微思政”教育团队
学院组建一支包括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网络管理员和技术人员在内骨干相对稳定“微思政”教育团队。
3“微思政”模式的思考
当前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与传统学习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网络成为了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随着时代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主动去了解互联网发展的特点,深入分析互联网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行为方式、文化素养,把握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互联网思政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3.1加强教育者沟通的话语权和权威性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其中在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中要求,要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工作。要注重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不断加强辅导员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让辅导员能够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占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网络思政中树立教育者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同时还要保留辅导员一对一谈话、班会讲评等传统的沟通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的沟通方式,让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双管齐下建立更好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模式。
3.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多平台集群效应
要根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通过运用集群效应不断深化教育内涵,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发挥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去建立校园对平台管理系统,积极传播正能量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比如,利用互联网特点的虚拟性,在学生奖助工作评定环节,可以采取线上背对背独立表态,线下面对面商議,确保评选结果公平公正。目前,学校、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大多数建立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此校园媒体可以借助,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传播阵地。
3.3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新媒体管理
在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必须要加强对内容的监管。建立的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平台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作为发展中的新鲜事物,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还存在许多不足。高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微思政”队伍对不良言论进行监控,用班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意思到违法、虚假、不良言论对社会和国家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仅仅用人防监控的方式最后会产生防不胜防,力不从心的现象。因此,学校在借用法律的手段之外,还应该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办法,并有相关应对机制来处理问题。
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自我只会让自己脱离时代发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有了更多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微思政”教育模式,让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发挥自身专业和学科优势,从“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灌输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应用型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单中元.“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思政”优势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9(02):95-96.
[2] 戈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思政”平台的建立与思考——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97-100.
[3] 张婷,沈彬,胡文健,陈航,潘心如.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9):102-103+112.
[4] 田甜.高校“微思政”工作的开展与优化策略[J].新闻战线,2017(18):128-129.
[5] 郑运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J].红旗文稿,2017(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