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化发展之路

2020-06-19 06:30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合肥党总支年轻干部学习小组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区块贸易

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合肥)党总支年轻干部学习小组

当前,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正在被深刻重塑,贸易金融客户需求快速变迁,传统单一的贸易结算和融资功能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为贸易金融领域不断注入创新动能,内外部环境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成为银行加快转型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继数字化和线上化后,贸易金融业务的平台化正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发展方向。平台化通过提供互动开放的连接机制,极大地满足了供、需、资金等多方需求。因此,贸易金融业务的平台化,一方面顺应了产业平台化的趋势,是产融结合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服务方式的内生需求,势必成为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化发展的价值

在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不断涌现的新常态背景下,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化发展在银行服务升级、效能激发、普惠应用和自主创新方面的价值凸显。

平台化发展下的贸易金融服务不再是单纯地提供结算支付产品和融资信贷支持的单一条线银行业务,而是连接各方供需,整合多元资源,共建平台生态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通过前台窗口平台搭建,中台运营平台支撑,后台技术平台保障,贸易金融服务将全方位、无缝隙地嵌入贸易活动的多样化场景,带来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全新服务体验。

业务平台化的过程是内部资源整合优化后打包输出的过程,有利于银行激发内部效能,重新调动数据、技术、组织和人员等资源,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从而实现价值创造。

平台化带来的海量数据,提升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极大地延伸了其服务边界;平台化切入的多元场景,扩大了贸易金融供给范围,让贸易金融服务便捷可得;平台作为金融科技的载体,为技术应用实现增信、撮合等服务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平台化发展将最终惠及大中小企业等各类实体经济群体,实现普惠。

近年来,SWIFT网络、保理EDI系统和电子提单公司等贸易金融平台化基础设施依托先发优势,取得市场垄断地位并获取了大量附加价值。在贸易摩擦加剧、制裁形势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自主平台,对争取市场份额、掌握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和压降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行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化的初步探索

经过多年发展,工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已实现全行贸易金融业务集约化运营的阶段性目标,在业务集中、服务覆盖、系统搭建、团队建设和专业研究等多个方面为打造本外币、内外贸一体化的综合性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做好了准备。近一年多来,单证中心紧跟全行国际化4.0战略和e-ICBC 3.0战略,加快了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化建设步伐,在构建平台生态体系方面进行了多项有益的探索。

2019年11月6日,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金融科技论坛上,工行发布了创新打造的智慧贸易金融平台(ICBC Intelligent Trade Finance Platform,以下简称“智慧贸金平台”)。“智慧贸金平台”是在总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国际结算单证中心与境内外机构联动协作精心打造而成的创新平台。它将工行信息科技与集约化处理优势充分结合,旨在构建开放、智能、安全、便捷的贸易金融新生态。凭借单证集约的信息优势和单证中心的专业力量,工行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和痛点识别,精准梳理外贸市场真实需求,精选出三个具有典型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智慧贸易金融平台服务——“中欧e单通”“中非e链通”“跨境e贸通”,并在本次“智慧贸金平台”的启动仪式上成功发布。

“中欧e单通”是工行打造的首个中欧贸易金融数字平台。平台以中欧班列为纽带,选取四川青白江自贸区的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作为首发项目,创造性地将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国际物流规则深度融合,通过整合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数字平台,提供立体化、全方位、可复制的贸易金融解决方案。

“中非e链通”是工行自主创新,携手南非标准银行共同推出的中非间首个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针对传统贸易金融业务流程复杂、交易成本高昂等痛点,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和共识机制,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协同效率提升、公信体系建设等功能,为交易参与方营造互信、透明、高效的跨境贸易金融环境。

“跨境e贸通”是工行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将贸易金融服务嵌入第三方综合型贸易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和外贸企业等主体,具有“一点嵌入、服务触达”的直连式线上贸易金融服务功能。其中,新加坡NTP互联贸易平台对接是工行第一个境外银政合作项目,为未来便捷复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跨专业平台组合方面,“跨境e商通”整合单证产品、跨境收款管家、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聚合支付等行内跨境金融产品,实现产品整合、服务一致、信息共享、流程联动和内外协同的整合目标,提升了工行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除自建平台搭建和行内平台组合外,工行亦积极参与公共平台建设与对接,积极投身“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外管局跨境区块链平台建设。2018年底,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筹规划,工行与建行、国开行牵头建设的“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成功上线运行。运行首日,工行即与招商银行完成了首笔跨行国内信用证链上验证。2019年4月18日,单一窗口标准版金融服务功能上线,工行在上线首日成功办理了全国首笔单一窗口跨境汇款业务,首笔自贸区企业单一窗口跨境汇款及税费支付业务。同时,工行在2019年顺利完成外管局跨境区块链平台功能试点测试工作,推动了项目开发进程。

三、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化的发展构想

在标准化业务处理能力和贸易金融专业能力的支撑下,依托最新金融科技,单证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智慧贸易金融平台,加快在产品服务创新、智慧运营管理和平台生态培育方面的探索步伐,为国际化内涵式发展增添动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贸易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贸易活动注入强心剂。

(一)推动平台化产品服务创新应用

一是夯实业务创新基础。继续提高单证中心内外贸、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线上下一体化的贸易金融基础业务服务能力,加大在组织架构、系统平台、业务流程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改造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效,为平台化创新应用奠定扎实业务基础。

二是围绕市场开展创新。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平台思维,平台产品研发设计要牢牢抓住市场风向标,紧密围绕“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和大宗商品平台建设等创新机会,密切关注贸易行业新动能、新业态,为“走出去”企业唱戏搭台。

三是瞄准痛点精准创新。着重利用区块链技术多方共识机制、数据真实不可篡改和易于拆分流转等优势,研究围绕痛点难点的平台化解决方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跨境贸易门槛高和贸易金融欺诈等核心难题,增进贸易双方互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四是提高组件化创新能力。平台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实施贸易金融产品的流程再造,通过插件化、参数化和模块化,实现产品服务的“可拆分、可组合、可订制”,确保平台业务与其他渠道业务的无缝衔接,提升平台化产品的灵活性和市场响应能力,为后续快速推广复制提供便利。

五是推动服务精细化创新。以人性化理念为本,从精细处着手,实施“技术+流程”改造,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一方面,完善平台智能应用部署,如利用智能向导提供产品选择、自助答疑、表单填写等贴心服务,提高平台易用性;另一方面,梳理打通流程关节,切实解决业务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交等客户核心关切,为流程融通和信息畅通的一站式服务扫除障碍,实现应用“破茧成蝶”。

六是发挥平台协同效应。注重构建行内平台集群,紧密围绕“智慧银行ECOS工程”整合全行客户服务、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信息应用等平台,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的平台集群,扩展贸易金融平台功能外延,丰富对外应用场景,实现从贸易到交易再到全口径金融的立体平台服务体系,创造协同价值。

七是挖掘场景创新机会。在平台前端构建灵活、开放的无感接入功能体系,将工行专业服务嵌入客户生产和交易的全流程,强化一点触达的无界体验,打造“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利用场景提高获客、活客和黏客的能力,发掘平台业务承接潜力;在中后端加强网上银行、银企互联、SWIFT直连等现有渠道与前端平台场景的连接和融合,提高业务承做能力。

八是探索打造赋能平台。在满足业务核心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从运营平台到赋能平台的转型,提升用户黏性,激发平台潜能。如通过提供外贸信息、案例分享、涉敏筛查等信息服务降低平台用户信息搜集成本;通过完善平台沟通交易机制,发挥平台“撮合”功效,减少客户“东奔西走”;通过提供差异化定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增值服务,为平台用户获取优质资源、发展空间、盈利增长点和市场洞察力提供协助与便利,与用户共享平台发展红利。

(二)提升平台化智慧运营管理水平

贸易金融平台化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支撑。借由金融科技赋能,结合单证中心在产品服务集中、专业力量集聚和统一经营管理方面的集约化潜能,下一代的贸易金融业务平台将实现智慧的业务处理、分析、管理和风控功能。

在智慧处理方面,深入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光学字符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介入人工处理环节,辅助进行文本识别录入、业务分派调度、业务分类处理和风险条款预警等基础操作。探索智能开证、智能制单、智能审单和智能汇款等进阶应用,提升贸易金融服务自动化、智慧化水平,降低人工操作压力和风险,增强平台承做吞吐能力。

在智慧分析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挖掘贸易金融数据资源,加强与行内相关系统和外部平台的数据交互,合力打造信息云平台,做好数据剖析解码。利用海量数据了解客户,辅助进行客户画像和客户分类评级动态更新,锁定目标客户;利用完整数据了解业务,提炼核心要素,完善业务匹配模型,为客户推荐最优方案,提升有效金融供给;利用数据交叉验证,化解潜在风险点。

在智慧管理方面,强化智慧共享,发挥联动优势。平台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打破传统架构的信息屏障,畅通银行内部信息传递渠道。贸易金融平台可顺势发挥信息集聚优势,在监管合规信息共享、风险案例提示预警、分行成功经验推广等方面加大提炼力度,通过在线机器人答疑等智慧化手段,助力总分行营销拓展和经营决策。

在智慧风控方面,通过应用智能生物识别、电子签名、云计算、物联网和数字化审批等金融科技,将风控前置到平台营销端,融入到业务全链条,完成对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合碰验证,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完善平台风险指标、风险标签和风险视图应用,最大程度提升获客精准度,提高客户质量,协助前台营销。建设专业化贸易融资反洗钱甄别团队,提高系统筛查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平台发展保驾护航。

(三)培育平台化互联共享开放生态

在全球经济平台化发展改革的浪潮中,贸易金融平台跟随产业经济融合大势,呈现联合共建的特征。国际主流银行纷纷携手布局贸易金融平台联盟,各国政府机构亦在加快公共平台供给。展望未来,需要银行建立开放、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携手培育平台生态。

一是在整体架构上,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培育包容性对接、对等性互联、可控性共享的应用生态,形成生态共生格局。在自有平台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持灵活、开放和互利的特性,预留合作空间。在处理与外部平台的关系中,要摈弃独占对抗思维,转向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二是在对接范围上,加强与金融机构同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合作;增进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区块链平台等新兴科技公司的技术交流;尝试与仓储、物流、保险、法律等行业的跨界融合;积极配合银行业协会跨行平台、外管局跨境区块链平台、海关“单一窗口”等政府平台建设。

三是在合作定位上,做大做强基础贸易结算功能,充分发挥银行在贸易金融业务中的中介职能;推动平台资产供给端创新,摆脱单纯资金借贷人的角色定位,丰富贸易融资渠道和来源;探索完善价值输出多元化,用好用足银行在贸易金融品牌、贸易反洗钱手段、监管政策把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以包装输出具有市场价值的服务作为营销合作的抓手,提高合作成功率。

四是在技术安排上,通过数据库互联、系统组件化等开放技术手段,提升平台交互灵活度和便捷性;开展区块链跨链合作、API对外开放、物联网系统桥接等创新项目,打破跨信息孤岛,集成多渠道、多场景的业务资源与数据,实现平台级数据共享。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区块贸易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贸易统计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