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通讯员 李修元 朱波
制作一套医用防护服,要经过的整个工序有50多道,产生5000多个针脚,且不能有一点点缝隙。只要想到是在为前线的抗疫战士做“战服”,谢荣秀心里就觉得很欣慰。
2月3日凌晨,随着江苏省南京际华5302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第一件防护服下线,一场医用防护服生产的战役就在这家公司全面打响了。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战斗在公司防护服生产主战场的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几乎每天都在岗12个小时以上,早上7时到公司,上完白班,又继续安排好夜班的工作才回家。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南京际华5302服饰装具公司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国家有需要,我们公司冲锋在前,我个人更是责无旁贷。”作为一名江苏省的劳动模范,谢秀荣第一时间联合生产骨干赵林梅、王军等人向公司递交了《防护服生产请战书》。为了动员更多人快速上岗,谢秀荣按事先保留的工友姐妹和职工家属的电话号码,每名员工都通知到,提醒大家尽快到岗。同时,她组织关键岗位夜班的20多名职工开展专题动员会,为公司在两天内就形成防护服量产提供了坚强的人力保障。
那段时间,谢秀荣忙得腰酸背痛,但她一想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前线抗疫战士做“战服”,心里就觉得很欣慰。
南京际华5302服饰装具公司一直从事军用特种防护产品的研发生产,还从没有做过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生产环境要求较高,必须达到严格的洁净标准,所有原辅料必须符合医用标准。“防护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谢秀荣说,好在自己过去有军用压胶雨衣生产的基础,军用压胶雨衣与医用防护服的制作原理基本相似,她和工友们决心打好医用防护服生产这一攻坚战。
制作一套医用防护服,从分拣、裁剪、缝制、灭菌……到包装成品,经过的整个工序有50多道,产生5000多个针脚,全部的针脚必须实实封住,不能有一点点缝隙。否则产品报废事小,更重要的是会威胁到防疫一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熟练掌握热风机技术至关重要。
“热风机压胶条是生产防护服的关键工序,操作热风机对时间、速度、温度、手法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工之前,谢秀荣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她把车间150名职工中的30名生产骨干重点投入到热风机设备岗位,并进行操作、安全等项目培训,使大家快速熟悉设备,迅速投入紧张的生产之中。
“等到工序一道道摆开,缝制龙门阵舞了起来,干着干着就顺了,顺着顺着就快了,产品也就一件接一件下线了。”
随着疫情防控前线的形势越发严峻,防护服生产需求压力越发加大。见人手不够,又一时无法解决,谢秀荣便建议采取工人两班制排班生产,她的建议很快就被公司领导采纳。同时,谢秀荣又响应公司工会号召,在生产线上开展了“国家有难、首冲有我”防护服专题劳动竞赛。从2月4日开始,停人不停机,谢秀荣带领一线工人日夜奋战,防护服生产快马加鞭:第一天200件,第二天1000件,第三天2500件,而现在,一天已达到5000多件了。
其实,这并不是谢秀荣第一次参加重大生产战役。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帐篷抢制、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军服制作保障都有她忙碌的身影。谢秀荣说,时代给了农民工姐妹们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她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才能。现在国家遇到困难,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劳模和一线工人,有责任打好这次防疫攻坚战,尽快生产出更多合格的防护服,为疫情防控前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