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艳丽
(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近年来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此类患者若未能有效及时治疗容易诱发相关并发症,特别是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导致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诱发死亡。有研究发现[1],急性心梗病人其心律失常状况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在临床监测及护理中需要进行密切监护。本文将着重分析急性心梗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监测及护理要点。
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接诊的68例急性心梗并心律失常者,根据其就诊顺序奇偶性分组,观察组为34例,性别比:男18/女16,年龄53~73岁,均值为(52.5±0.6)岁。对照组为34例,性别比:男15/女19,年龄51~76岁,均值为(51.8±1.3)岁。两组线性资料对比中P>0.05。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即严格遵医嘱完成相关治疗性操作,同时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及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则开展综合护理,方法如下:(1)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注入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密切监测并记录。除此之外,还需对其呼吸和精神状态等进行监测,若产生呼吸困难及烦躁等情况时,则需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通常此类患者心律失常的高发时间段为凌晨的5点至12点,因而在该阶段内需要做好重点巡视,此时期内须每10分钟对其呼吸频率、血压和尿量等相关指标观察并记录,确保能够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早抢救。同时还应保障相关的急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便于患者急救时使用;(2)对患者用药时间进行恰当调整,需要改变过去的给药方式及时间,尽可能将患者的给药时间控制于清晨的5点以及日间14点和夜间的20点。上述时间段均是患者发病的高峰时期,在此期间用药还需对其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观察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3)需要对相关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治疗期间需对来访人员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为其营造干净且温馨的疗养环境。同时评估其胸痛状况,结合其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避免出现代谢紊乱、尿潴留以及便秘等不良情况;(4)但患者身体机能允许后,可指导并协助其完成一定的活动练习,诸如打太极拳和散步等来帮助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在活动期间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活动量过大,以患者感到轻微疲劳为度,若产生气短及胸闷等不良反应时,则需立即保持休息。
对比两组的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
文中所涉及数据利用S P S S 1 7.0分析,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s,d)
分组 n 卧床时间 住院天数观察组 34 3.01±1.14 10.26±3.17对照组 34 5.26±1.53 16.29±4.05 t值 3.926 5.331 P值 0.030 0.002
当患者发生冠脉的供血中断情况以及严重性的急性缺血情况,则易产生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多数病人伴随着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并发症。伴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虽然通过治疗可确保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患者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风险仍然相对较高。此类患者的典型症状即乏力。气短及心悸等,针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需要通过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3]。常规的护理模式中依据传统的临床护理流程给予患者护理,未能结合其病情特点及并发症风险因素等进行干预,因此在预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和顺利出院。本次研究采取综合护理,该护理模式中能够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特征及护理临床经验来进行护理决策,同时该护理模式中的系统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相对较强,可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护理。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更注重将临床护理经验、患者具体状况和医护理论知识三者结合,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操作方案,进而更充分的运用医疗资源,有利于提升护理价值。从此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在住院期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短于同期对照组。这也提示,开展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心梗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梗并心律失常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其病程并促进其尽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