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鑫
(内江市市中区精神病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5)
依从性能够评估患者当前配合治疗自觉性和全病程参与性,是指患者对服药过程、各种治疗的主动配合程度。目前精神病患者首选疗法为口服药物,患者服用药物依从性能够直接影响预后效果。目前大部分精神病均具有易复发、病程迁延、病发率高等特点,在住院期间,常出现藏药、假服药、拒药等反应,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病情康复,为了减少复发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还需加强相关护理指导[1]。而本文在分析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后,再实施相应护理指导,如下文所述。
87例用药不依从住院精神病患者为试验对象,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10月22日~2019年10月22日期间完成。患者平均年龄(56.78±5.92)岁,平均病程(11.12±3.62)年;性别:男51例,女36例;疾病类型:19例为情感性精神障碍,68例为精神分裂症。
调查方法: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拟定调查问卷表,评估表内醒目包括精神病患者不愿意服药的原因以及患者病程、诊断、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并对不依从患者进行深入研究、调查,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在患者理解后,鼓励其自行完成填写,必要时可在护理人员辅助下完成填写。
分析患者用药不依从因素。
实施SPSS 22.0软件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意味着统计差值存在对比性。
87例患者中,导致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为认知不足、用药反应等。如表1所示。
导致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为:(1)缺乏自知力:表现为抗拒治疗,对住院存在抵触情绪,患者认为自身是正常的,是医务人员、家属不理解而联合起来加害自己,缺乏自知力,否认自身患病;(2)认为自身疾病已恢复:此类患者均为初次发病者,在病症减轻后,认为自身疾病已好,无需再次服药后,且排斥出院后维持治疗;(3)妄想、爱幻觉等精神症状支配:患者在疾病发作情况下,存在较为严重妄想症,出现抵触情绪,拒绝服药;(4)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期间,可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容易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对内脏等功能产生影响;(5)缺乏对治疗自信心:患者因为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容易出现自行减药或停药;(6)经济支付能力:精神病患者由于缺乏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经济条件差[2]。
护理指导:(1)心理疏导:患者因不承认自身有病、缺乏自知力,常表现为不愿接受治疗,甚至对治疗不依从,对此还需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知到接受治疗的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和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疏解患者内心负担和不良情绪;(2)按医嘱给药: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未长期坚持用药,对此还需帮助患者和家属认知精神病属于一种长期疾病,介绍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定期进行复诊,要求家属做好监督工作和药物保管工作,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需合理选择药物;(3)加强健康指导: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还需与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其明白抗精神病药物对疾病康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长期随访制度,树立对康复自信心,注意预防疾病复发率,消除当前顾虑。
总而言之,加强患者护理指导,能够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给予完善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
表1 分析患者用药不依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