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隽,高双霞
(涿州市妇幼医院,河北 涿州 072750)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很可能引起感染与不规则出血,降低患者卵巢功能,被认为是造成患者不孕与失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1]。外科手术切除是当下临床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在很多手术治疗方案中,宫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速、能保留患者子宫及生育能力、基本上不影响卵巢功能等诸多优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为明确宫腔镜在本病症治疗中的作用,本次研究选择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选择5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9年1月),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经量过多或延迟、贫血等症状,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A组年龄23~52岁,病程4~25个月,子宫肌瘤直径1.5~5.8 cm,疾病分型:0型者7例,I型者14例,Ⅱ型者4例。B年龄22~53岁,病程5~24个月,子宫肌瘤直径1.4~6.0 cm,疾病分型:0型者5例,I型者15例,Ⅱ型者5例。A、B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入组患者术前均给予米非司酮,25 mg/次,口服,隔日服用1次,连续用药4周,选择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手术。A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静脉麻醉,待麻醉成功后严格依照开腹手术操作流程剔除子宫瘤。B组采用官腔镜电切手术治疗,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区常规消毒后保证膀胱充盈,宫颈扩张至10 cm,用5%葡萄糖溶液充分膨宫。若术中观察到肿瘤脱出在宫颈口且瘤蒂较纤细,则可以使用卵圆钳夹住瘤体后旋转取出,继而利用电凝刀将残余部分进行电凝处理;若肿瘤蒂宽大且血管密集分布,则建议先用电凝刀对蒂处进行止血处理,而后再切除;若肌瘤体积较大,则可以把其切割成碎块;若面对的是无蒂且深嵌在肌壁之间的瘤体,且患者有生育需求,则可以分离子宫黏膜与肌瘤包膜,使用环状电极由表层开始进行切割处理,并在宫腔收缩以后利用环状电极做切割,如果患者无生育需求,则可以依照自上至下的顺序逐层刨切瘤体,用针形电极数次刺进残余的肌瘤组织,直至其坏死。
用SPSS 16.0软件包处理数据,独立样本 与x2检验检测组间数据差异性。差异检测标准:P=0.05。
B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数据均有明显区别(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主要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主要指标比较(±s)
组别(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B组(25) 33.2±7.4 29.7±6.4 7.3±1.2 3.0±0.9 A组(25) 58.3±10.7 90.4±11.3 31.4±0.3 6.7±1.6
B组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子宫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4.0%(1/25);A组术后阴道出血、宫腔黏连、子宫穿孔各1例,高热2例,占20.0%(5/2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资料记载,超过20.0%的育龄女性会出现子宫肌瘤,小的子宫肌瘤通过药物治疗能达到痊愈,而针对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则需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常见的一种类型,大部分需接受手术治疗。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技术应用的范畴持续拓展,其治疗目的是尽量清除肌瘤、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宫腔镜切除手术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能清晰的观察到子宫肌瘤所处位置,将病灶整体切除,尤其是针对症状性肌瘤者,其有保留子宫与生育能力的主观需求,故而选择宫腔镜手术是良好的治疗方案。且既往有临床研究发现[2],宫腔镜手术治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妊娠率与活产率。但是,宫腔镜治疗并不能完全规避各类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B组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子宫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4.0%,另外还可能出现低钠血症、静脉空气栓塞等并发症,故而建议采用电切环切割处理,需使用超声辅助判断,以保证切割位置与深度的适宜性,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