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生长痛的关系

2020-06-18 10:24曹军曹雅婷王泽仲
海南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骨密度维生素血清

曹军,曹雅婷,王泽仲

1.东莞市长安医院儿科,广东 东莞 523840;

2.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48;

3.荆州市第一医院儿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常见症状,以双下肢反复发作的间歇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尤其夜间明显,好发部位为胫骨、膝关节及其周边部位[1]。生长痛属于临床上的排他性诊断,需要除外外伤史、肢体活动异常、感染等情况,且局部无红肿等表现。近年来,生长痛对儿童日常生活、活动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2-3]。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对维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时期常常存在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4]。生长痛与维生素D 缺乏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钙磷及骨密度水平与生长痛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东莞市长安医院2018 年9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诊治的80 例生长痛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年龄2.5~12.8 岁,平均(5.8±2.1)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符合生长痛的诊断标准[5]:即出现夜间多发的下肢偶尔疼痛,可以自行缓解;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①年龄>14 岁;②病程<6 个月;③外伤、感染及骨肿瘤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下肢疼痛。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80 例儿童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44 例,女性36例;年龄3~11 岁,平均(5.4±1.9)岁。两组儿童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检儿童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两组儿童在入组次日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室温下静置1 h,然后以3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保存于-20℃条件下待测。血清25-(OH)D3浓度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血钙、血磷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其中血清25-(OH)D3≥75 nmol/L 为充足,<75 nmol/L 为维生素D 缺乏。以上检测项目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BMD-1000 型超声骨质分析仪对儿童进行骨密度测定,位置取前臂桡骨远端1/3处骨。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儿给予局部保暖、制动等常规治疗,同时予口服维生素D制剂阿法骨化醇胶囊(青岛正大海尔制药生产),用法:口服0.25 μg/次,每周3次,疗程为3个月。

1.4 疗效判断标准[6]治疗3个月后评价生长痛儿童的临床疗效。有效:患儿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没有疼痛的主诉;无效:患儿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3、钙磷及骨密度比较 两组儿童的血钙、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血清25-(OH)D3、骨密度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3、钙磷及骨密度比较

表1 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3、钙磷及骨密度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80 80 25-(OH)D3(nmol/L)72.48±20.82 81.77±22.48 2.712<0.05血钙(mmol/L)2.37±0.21 2.41±0.27 1.410>0.05血磷(mmol/L)2.07±0.19 2.11±0.14 0.921>0.05骨密度(Z值)-0.96±0.27-0.84±0.19 2.709<0.05

2.2 观察组儿童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25-(OH)D3、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68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5.0%。

表2 观察组儿童治疗前后的血清25-(OH)D3、骨密度比较

表2 观察组儿童治疗前后的血清25-(OH)D3、骨密度比较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25-(OH)D3(nmol/L)72.48±20.82 78.76±17.94 2.044<0.05骨密度(Z值)-0.96±0.27-0.87±0.17 2.523<0.05

3 讨论

生长痛常常发生于2~12 岁之间的生长发育期儿童,患儿往往在没有任何外伤史的情况下出现下肢疼痛,部位常见部位是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且多为夜间阵发性疼痛,一般没有发热或者红肿表现。此外,患儿肢体无活动异常,局部组织也没有压痛,是儿童时期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常见原因,大大超过肿瘤、感染等疾病。生长痛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即疼痛有一定的周期性,从几天至几个月的时间不等,严重时甚至每天都可能发生[7-8]。由于疼痛症状加之疼痛常在晚上发生,因而对患儿的睡眠质量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夜惊、早醒,日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因而,临床上对于生长痛患儿应积极寻找致病因素并进行干预[9-10]。

目前生长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有研究认为生长痛的出现主要是因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局部肌肉和筋腱的生长发育出现不协调,进而出现生理性的疼痛;也有可能与下肢不良姿势引起的力线不正,以及儿童的痛阈降低有关[11-12]。HASHKES 等[13]对44 例生长痛患儿进行了观察,发现与同年龄的健康儿童相比,生长痛患儿对痛觉的敏感度明显增高、痛阈低。综合相关文献,儿童生长痛的发生与活动、营养、解剖、骨骼代谢、维生素A、维生素D 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FRIENDLAND 等[14]对39例生长痛患儿的骨密度通过超声进行了测量,发现胫骨处(生长痛好发部位)的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儿童。部分研究者探索应用钙剂及维生素D 对生长痛患儿进行治疗,发现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骨坚硬度及疼痛症状。白磊等[15]采用对78 例生长痛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行了检测及比较,结果发现维生素D缺乏、骨钙沉积不足与生长痛存在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 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维生素,在儿童时期可参与钙的吸收以及促进骨骼的形成[16]。但是目前维生素D 缺乏尤其是儿童维生素D 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其缺乏容易引起骨骼生长障碍且易导致发生佝偻病,引起严重的后果[17-18]。25 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 在体内的一种生物形式,具有含量多、半衰期长、容易检测等优点,是反映机体维生素D 储备情况状况的良好指标[19]。儿童维生素D 不足或缺乏的评估也常常应用血清25-(OH)D3作为评价指标。本研究发现,两组儿童血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血清25-(OH)D3、骨密度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多数患儿的生长痛获得缓解,治疗有效率为85.0%;治疗后,患儿血清25-(OH)D3、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维生素D 缺乏及骨密度降低与生长痛关系密切。可能原因在于维生素D 缺乏后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及骨钙化障碍,导致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网大量生成,一旦儿童出现过度活动,则由于局部血流丰富致使瘀血的发生,进而诱发局部的疼痛症状。口服维生素D则能够提供体内维生素D 的含量,有利于维持钙、磷代谢及骨质形成。

综上所述,儿童生长痛的发生与维生素D 缺乏、骨密度降低关系密切,这为临床上采用维生素D治疗儿童生长痛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骨密度维生素血清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