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园珍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1],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内障患者对手术后视觉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裸眼视力、脱镜率等,白内障手术也从复明手术发展到现代白内障手术,目前已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2]。白内障术后出现的屈光不正对患者术后视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目前通过精准的术前检查及精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基本可以矫正患者存在的近视及远视,散光成了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矫正散光也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只有了解患者术前角膜的散光状态才能在术中有效的矫正患者的散光。角膜散光的测量有多种不同的仪器,德国蔡司IOL Master500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是一种使用非接触技术的光学生物测量仪器,可以精确测量患者的视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检测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IOL Master500仪器采集的数据,对东莞市白内障人群的术前角膜散光分布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了解白内障人群散光分布特点提供依据,并在实施白内障手术时能针对不同患者个性化设计白内障手术方式及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更好的解决患者存在的散光问题,提高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进行住院手术治疗的2615例(2615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47例(1047眼),女1568例(1568眼);年龄19~99岁,平均年龄(70±1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确诊白内障患者。纳入标准:无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无影响角膜散光的疾病,如角膜瘢痕、角膜溃疡、翼状胬肉,圆锥角膜等。
1.2方法
1.2.1使用德国蔡司IOL Master500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测量患者术前角膜散光,所有检查均由2位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每只眼重复测量3次,记录平均值。对散光状态进行分类分析。
1.2.2散光的分类 顺规散光:散光眼的两条主要经线分别位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30)°,且垂直主经线屈光力大于水平主经线,即散光轴位位于(90±30)°范围内。
逆规散光:散光眼的两条主要经线分别位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30)°,且水平主经线屈光力大于垂直主经线,即散光轴位位于(0±30)°范围内。
斜轴散光:两条主经线分别位于(45±15)°和(135±15)°方向。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角膜散光度数与性别、眼别、年龄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年龄患者散光度数分布情况、散光类型分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双变量相关性评估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角膜散光度数与性别、眼别、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经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散光度数的改变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r=-0.044,P=0.231>0.05),与眼别无明显相关性(r=0.015,P=0.452>0.05),与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r=0.251,P=0.025<0.05)。
2.2不同年龄患者散光度数分布情况 角膜散光的分布情况为0.00~1.00 D占比最高为54.0%,其次分别是1.01~2.00 D,占比为33.5%,2.01~3.00 D,占比为8.7%,3.01D以上占比最小,为3.3%。且随着年龄增长,0.00~1.00 D占比有下降趋势,2.01~3.00 D、3.01 D以上的占比有增加趋势。(因<40岁及>90岁患者样本量太小,未纳入统计分析)。见表1。
2.3不同年龄患者散光类型分布情况 所有患者中逆规散光占比最高为55.9%,顺规散光占比27.5%,斜轴散光占比16.6%。年龄≤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90岁顺规散光占比分别为71.9%、53.0%、37.9%、31.2%、20.6%、16.3%、0,逆规散光占比分别为9.4%、19.6%、42.9%、51.1%、54.1%、71.1%、100.0%,不同年龄患者的顺规散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斜轴散光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患者散光度数分布情况[眼(%)]
表2 不同年龄患者散光类型分布情况[眼(%)]
白内障术后残余的角膜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以及裸眼视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东莞地区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1.00 D的患者占比约为54.0%,1.01~2.00 D占比为33.5%,2.01~3.00 D占比为8.7%,3.01 D以上占比最小为3.3%,表明东莞地区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分布上主要为轻中度散光,这与吴丽萍等[3]、曾敦征[4]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指出,规则性角膜散光≥0.75 D,并有远视力脱镜意愿的白内障患者适应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来矫正角膜散光。本研究发现,东莞地区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占比约为63.7%,表明东莞地区白内障患者中适宜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占较大比例。
在本次相关性因素分析中发现,术前角膜散光度数改变与性别、眼别等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散光度数有增加的趋势。在散光类型分布上,本研究结果表明,人群中逆规散光占比最高为55.9%,顺规散光占比27.5%,这与刘露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各年龄组散光类型分布特点,发现低年龄组顺规散光占比最高,随着年龄增长顺规散光占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逆规散光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占比不断增加的趋势。可能的原因考虑为,随着年龄增长角膜巩膜出现退化性改变,顺应性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与眼内压力、眼肌对眼球的牵拉力量、眼睑对眼球的压迫力量的改变等有关。散光随年龄增长逆规化这个特点提示,对年轻的患者,轻度的顺规散光对视力影响不大时可不予矫正,而逆规散光,即使轻度也要尽量足度数矫正。
另有研究表明,白内障手术切口的选择可以对术后角膜散光产生不同的影响,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易产生逆规散光,鼻侧或者颞侧角膜切口易产生顺规散光[7],白内障手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口位置来减小术后角膜散光。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东莞市白内障患者群体的术前角膜散光分布进行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散光度数有增加的趋势,散光有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飘移的趋势。为临床医生了解白内障患者散光分布特点提供依据,并在实施白内障手术时针对不同患者个性化设计白内障手术方式及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更好的解决患者存在的散光问题,提高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