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红 刘 丽
(滦南县医院公共卫生科,河北 唐山 063500)
1.1 一般资料 自2017年4月起,尝试将经过规范清洗、消毒、干燥后的针灸针按不同型号针尖朝里放入底部垫有棉垫的粗口径玻璃试管,管口用棉球封闭,用无纺布双层包装,进行高压蒸汽灭[1]。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份,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其中物理监测随灭菌锅次进行,包外指示胶带与其他灭菌包使用、结果判定相同,化学指示卡、生物监测指示剂放入与针灸针相同包装的粗口径玻璃试管内,验证灭菌效果。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针灸病例进行临床应用,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感染率进行比较。
1.2 临床资料
1.2.1 因每位患者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进行多部位多次数进行针灸,且每位患者针灸次数并不相同,每次以及每个部位都有感染的可能,某个部位感染难以判定引起感染相关的针灸针,所以本次研究按针灸次数统计针灸例次。
1.2.2 选取本院2018年7月份至2019年6月份的6480例次针灸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3 参与本次研究的6名针灸医生均为中级职称,且工作年限均为10到15年之间,以往针灸治疗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参与过程中发生感染性疾病时终止本次实验。6名医生每人随机对自己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按例次随机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和本实验方法灭菌的针灸针,尽可能保证两种针灸针使用次数相同。
1.2.4 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无皮肤感染、过敏以及皮疹等影响感染判断等症状症状,无其他易发生感染的基础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情况。(2)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3)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5 病例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原发病患者。(3)年龄小于18岁,大于75岁患者。
1.2.6 剔除及脱落标准(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观察过程中发生其他疾病影响观察者。(3)纳入病例发生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时,则终止试验,其中已超过1/2疗程者,则纳入观察统计。
1.2.7 感染病例判断标准
1.2.7.1 针灸治疗相关感染一般包括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疾病、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因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疾病感染研究治疗前后需要进行感染项目筛查,窗口期难以排除,且感染途径较多,针灸治疗患者多为门诊病例,难以排除其他感染途径,故此次研究只针对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2号》中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部分。
2.1 对照组使用由医院器械科统一购置的证件齐全的一次性灭菌针灸针。本次实验临床观察阶段根据预计使用量领取相同厂家、相同批号针灸针备用,保证实验过程中针灸针保存环境、使用方法等条件无明显变化,保证使用期间无过期、无污染、包装无破损等情况发生,且该针灸针厂家、品牌等为经过两年以上使用,临床医生满意度、感染率等无不良反响。实验组使用本项目研究方法包装灭菌的针灸针,经过规范清洗、消毒、干燥后的针灸针按型号分类[3],针尖朝里放入底部垫有棉垫的粗口径玻璃试管,所有管口用棉球封闭,然后用无纺布双层包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效果监测合格,保存条件及使用方法符合规范。
2.2 嘱患者针灸治疗6小时后洗澡,整个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感染诊断标准观察患者针灸部位感染情况,并嘱患者停止针灸后48小时内出现针灸部位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复查。
感染情况(1)实验组针灸治疗者3240例次,出现感染症状者11例次,其中针灸部位出现疼痛、红肿者5例次,红肿、发热者4例次,出现脓疱者1例次,出现疖肿者1例次,均为局部皮肤感染,未发生软组织感染。(2)对照组针灸部位针灸治疗者3240例次,出现感染症状者13例次,其中针灸部位出现疼痛、红肿者6例次,红肿、发热者4例次,出现脓疱者3例次,均为局部皮肤感染,未发生软组织感染。
出现感染情况统计如下。
实验组例次数 感染例次 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3240 11 0.3% 3240 13 0.4%对照组例次数感染例次
3.1 针灸针灭菌安全性监测指标 针灸针灭菌过程中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结果。
3.2 临床病例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使用本项目包装方法灭菌针灸针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病例感染发生率。
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 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自2018年1月起投入临床使用,本次实验对2018年7月份至2019年6月份使用本项目研究的包装方法灭菌的针灸针做针灸的病例共3240例次,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针灸的病例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项目的临床使用减少了一次性针灸针的使用,降低了临床耗材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了医疗资源成本,提高了临床医生的满意度。但也有其不足,使用粗口径玻璃试管包装,针灸针取用过程中污染机会大于一次性灭菌针灸针,一支试管内包装的针灸针一次针灸永不了的需要再次清洗、消毒、灭菌。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将积极探讨新的包装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使用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