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华
【摘要】本文首先从幸福教育理念和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定义来说明用幸福教育的理念来指引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接着通过优化育人环境,实施幸福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构建“幸福存折”的学生行为积分量化评价体系,搭建多样化的活动平台,开展自主管理之星和幸福小组的评选活动树立榜样等各种实践研究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幸福教育 中学生 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85-02
一、幸福教育是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至少有以下益处:减少并预防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出现,减少危险行为(如攻击、犯罪)的发生,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且有助于学生更高效的学习,学生更具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鉴于这样的益处,20世纪美国的赛格曼提出了积极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传统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潘进强认为中学生的幸福教育要端正幸福认识,构建中学生幸福知识体系,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科学的幸福观,在增加幸福情感的途径上,从寻求情感动力出发,培养他们积极的幸福情感,从而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培养幸福能力方面,除了认识幸福之外,还要提高他们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二、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十几岁的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以及品德发展的一个动荡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教师不再盲从,而是习惯地追问,“为什么我要这样?”。为此在这个时期,学校和教师要从单纯的加强对中学生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转化到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理解能力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道德对话内化一系列习惯背后的道德价值,把成人外在的引导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认可的过程,以自己正确的认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别人让我怎么做,转变为我应该怎么做。因此,中学生的自主管理,其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纪律上、人际交往上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在遵守自主管理制度的行为过程中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参与班级和小组的自主管理活动的过程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自觉的规则意识、自我责任感;使学校教育和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要求,进而转变为自觉行为,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可见,学生是否幸福,与是否能够自主有着密切关系。在引导中学生从他律逐渐走向自律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增强他们在教育成长中的幸福体验,使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转化成创造幸福的能力。
三、幸福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1.完善幸福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育人环境
在深入学习市里或区里的班级文化建设标准后,动员全班的学生积极投身于幸福班级的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以《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全员制定班级公约;以学校的特色发展为依托确立班级的发展特色,全员讨论通过班名、班目标和班口号,并利用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根据班级的建设理念设计班徽和班旗。当这些代表着班级文化元素的作品巧妙有序装饰在课室里面时,班级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每日的潜移默化中就浸润了每个学生心灵。在这个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全员参与,使每位学生都对班级有一个家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他们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班级大家庭中体验到的被尊重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2.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幸福小组合作管理模式
小组合作在学科教学上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已是毋庸置疑,将小组合作的模式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对促进班级、小组甚至学生的自主管理同样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管理是同伴互助的一种积极方式,在学生当中也是特别受欢迎的管理模式,如在笔者本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一次小组合作管理调查问卷中,78.98%的学生都对在班级中实行小组合作管理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这种模式比較感兴趣。84.71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积极的合作态度。如图1、2
幸福小组的合作管理是如何让学生体验幸福的呢?首先在小组的构建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幸福小组的构建方式、小组的人数、组长的产生、组内的分工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想法和老师的经验提出小组构建的优化方案,可以采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半开放性自由组建方案,如:男女比例要适当,学生的能力层次要有区分。为了使班级管理更加灵活,还可以构建两种类型的幸福小组,一种是行政型的小组,组员相对固定,便于日常的学习和自主管理。另一种是兴趣特长型的小组,专门用于完成班级的一些专项任务,如在班容班貌评比、体育比赛、文艺表演中就需要这些兴趣特长小组来做总体策划,统筹安排全班的训练。
其次要重视幸福小组的过程建设。组长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组长的责任心、沟通的能力、表达技巧等都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利用班会课或团队课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团建活动,这有利于小组凝聚力的形成。小组定期的阶段性总结也有助于提高小组的合作效率。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阶段总结纲要打开学生的管理思路。如图3
同时还需要引入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如在期末冲刺考试目标当中,把小组目标纳入全班竞争对比当中,这种把小组目标、个人目标的多层次目标设置可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干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3.构建“幸福存折”的学生行为积分量化评价体系
如果中学生的自主管理的制度建设、措施和活动没有一个及时的评价系统是很难保证效果的。因此构建一个全面的、公平的、及时的评价系统是相当重要的。这个评价系统是对学生在校园里或校外可知的行为(包括学习、纪律、交际方面)进行量化评价的,主要是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学生行为积分评价标准,二是量化表登记制度。积分评价的标准根据校规和班级公约由全体师生讨论通过,形成明确统一的标准。量化表登记制度要明确操作的流程,首先需要建立幸福小组,然后利用组长进行登记和统计,最后由班长进行公布,班主任进行监督和适时反馈。过程中涉及标准的公平性、执行的客观性、反馈的有效性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评价标准。
幸福存折的量化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直观性、及时性,因为数字的高低可以直接反馈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方便统计、及时反馈。甚至量化评价可以使评价具有一定的弹性。有些学生这周的扣分多了,经过老师的教育,努力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主动学习或积极帮助他人,下周就可以把分数追上来。继而形成从个人到小组,小组到班级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评价体系。在笔者本年级学生中进行的小组合作管理调查问卷中,91.72%的学生认为这个量化评价标准对促进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有帮助的,如图4.学生们在重视“幸福存折”中的数字增长过程中慢慢实现了他律转向自律。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4.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幸福的成长
活动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活动中,老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活动的教育意义,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来。活动的资源可以是很丰富的,日常中就可以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团队活动。不仅如此,班主任和学生也可以一起策划丰富的班级特色活动,不仅能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也更容易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的人际关系,这种积极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走向蓬勃。不同的教育需求可以利用不同的活动来达成教育的目的。例如,为了促使同学生在假期期间能自觉阅读,开学不久可以开展“百科知识”游园活动;为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开展爱心义卖活动;为了融洽师生关系,在期末结束可以开展师生告白活动;为了使同学们感恩父母,感恩生命,可以定期开展生日会活动;为了融洽同学关系,可以在感恩节开展感恩小纸条活动;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可以开展家长参与型主题班会活动。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安排工作,如活动主持、物资购买、拍摄图片、文字总结、网上公布等,可以在班主任的指引下,由兴趣特长小组的学生独立完成,从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組织能力、策划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5.开展自主管理之星和幸福小组的评选活动,让榜样激励学生的幸福成长
对于中学生而言,榜样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众人认可、表现优秀的范例。其实在青少年阶段也是容易树立榜样的年龄,而且他们最好的榜样就在身边,因为中学生常常处于友谊焦虑期,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周边同学、朋友的看法,所以身边同龄人的一举一动往往对他们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要让学生努力学习,不仅要让他知道学习与成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他具备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对身边榜样的观察。因此,通过开展自主管理之星和幸福小组评选活动,教师找出一些优秀的榜样做正确的示范,告诉学生怎样做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同,才能获得榜样的成就。
四、幸福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反思
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自主管理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培养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各种实践中,教师都不能忽视中学生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小组互助共进、树立身边的正能量榜样,为学生的自主成长铺路搭桥、创设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超越自己,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路上体验到成长的幸福,获得创造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10.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2017 年版[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21.
[3]梁剑玲.青少年的幸福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6 .
[4]王军乾.中学生自主管理研究--以萝岗区高中学生为例[D].广州大学:教育管理,2017.
[5]唐 玉.对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自主管理”的道德思考[J].科教导刊2016 , (第二十期):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