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0-06-15 11:11张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

张勇

【摘要】在生物教育中,在加强智育教育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因素极为丰富,较为突出的是环境意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时,要走创新教育之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以求获得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70-01

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的德就涉及到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摆在广大生物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对此我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生物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生态观等方面的内容,除个别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外,绝大部分的德育功能都隐含在生物学知识中。

在上第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致同学们的一封信》后我就通过介绍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我告诉学生,在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的紧要关头,屠呦呦受中国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学生们纷纷表示屠呦呦教授太伟大,祖国的中医太神奇了!在讲“遗传和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使水稻亩产500多斤,增产到800多甚至1000多斤,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获世界粮食金奖。在学习《中国拥抱“基因世纪”》一文中,着中强调我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我国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二、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努力探索精神

生物学科发展的道路上,撒满了科学家努力的汗水,处处闪烁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家善于观察和思考,努力探索钻研的精神。讲《细菌》时,学习生物学家巴斯德的故事;讲《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学习生物学家孟德尔如何发现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讲《生物进化的原因》时,介绍达尔文如何通过长时间环球考察,大量取证,最后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故事。还有前面提到的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和屠呦呦的故事,以及王应睐和童第周的故事。

三、深挖教材中德育功能的内容,增强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良好品德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模糊而又片面。这时候教育者就应该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给与正确的指导。通过《人的生殖》·《青春期》等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的身体结构,正确理解这些事情,真正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通过学习生殖过程,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新生儿诞生的过程,也了解到母亲生育自己的艰辛,从而起到提升学生感恩情感的作用,更加尊重父母,关爱父母。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你们很多人庆祝生日,可是你是否知道你的生日,就是你母亲的难日!,你的母亲为生下你,怀胎十月,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冒了多大的风险,生日那天是在与死神擦肩而过,才生下了你!难道你不应该好好报答母亲吗?”听到我这些话,很多学生陷入了沉思,脸上带着愧疚的神色,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很多!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课让学生们了解到地球大概有多少总生物,我国大概有多少种生物,哪些生物已经灭绝,哪些生物濒危,从而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观念。在讲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课堂上,除了课本提到的濒危动物,我特别提到穿山甲这种以前在南方常见的动物,由于人们乱捕滥杀,变成濒危动物。许多学生听了都很痛心,纷纷表示要爱护野生动物。我又以非典时期SARS病毒和非洲埃博拉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为例,告诉学生捕抓野生动物会惹来疾病,遭到大自然的抱复,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通过这些材料的介绍,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四、注重实验教学,培养良好实验习惯和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让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道理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这样可以通过做实验,养成有组织、有纪律 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并且通过做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富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五、注重乡土教育,增进学生德育感受

爱祖国是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的人是不会热爱祖国的。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挖掘教材的乡土性。例如:我们贺州以脐橙.甘蔗.马蹄而闻名全国。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培育脐橙的种植技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体味学有所用的喜悦,再从脐橙产业的发展带动贺州的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富裕。这些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从而使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荣,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的祖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决非一日之功。要想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生物教师多花时间和精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用心钻研、不断挖掘课本中蕴涵的德育内容,找到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德育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努力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七年级教材:《生物》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八年级教材:《生物》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德育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