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效益的企业成本控制略论

2020-06-15 12:19刘权
理财·财经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关系成本控制

刘权

摘 要: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要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与增长,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工作。

关键词: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关系;问题;措施

一、企业成本控制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企业成本控制,指的是企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以成本作为实施控制的手段,在此基础上,以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作为手段,实现对自身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而企业经济效益则指的是企业在其经济活动结束后所获得的实际价值,通俗点说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般来说,企业某项经济活动效益的大小是由该项活动的生产总值与该项活动的生产成本之间所形成的差额来确定的。据此可知,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成本控制之间有必然的直接关系。有效的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无比活跃的当下,由于网络经济的兴起和商品流通的加快,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已经从原来的以产品为主的竞争让渡给了以成本控制为主的竞争,当市场上的产品在质量、外观、性能等方面难分伯仲、难比高下的时候,成本控制水平就成为了决定产品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成本控制水平高的企业,可以节省下来更多的资金用于循环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可以持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水平低的企业,则要面临资金断流的局面,不但无力进行循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甚至有可能因为遭到市场竞争对手的挤压而濒临破产的境地。所以说,企业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工作。

二、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观念保守

表现为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常常把资金控制与成本控制混为一谈,把成本控制的重心下移到如何控制资金、如何保证资金供给不断流。这种成本控制观念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让企业经济活动所需的资金有所保障,但缺乏长期规划,缺少战略远见,缺失全局意识,没有站在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和长久经济效益的高度看待成本控制问题。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全维度的工程,只重视资金控制的“偏心”做法,会让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受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看上去企业成本控制实现了既定目标,但企业总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明显提升。

(二)成本控制体制落后

表现为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一方面常常会将控制工作单纯交给财务部门去完成,其他部门既然不参与,也就不关心,由于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独角戏”,所以难以形成合力,也难以形成全员参与的控制局面,更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另一方面,对成本控制过程缺乏必要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以至于预算不合理、核算不准确、会计信息不真实等现象时有发生,待到事后控制结果出来了才发现问题时,常常为时已晚,已无力回天。

(三)成本控制方法陈旧

表现为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一是常常会把控制好“绝对成本”作为完成成本控制任务的重要手段,没有把成本控制方法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安排,这种控制方法难以实现成本控制与企业价值链的融合发展,成本控制被演变成了成本节约,又回到了原来的窠臼;二是成本控制不重视对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的正确处理,过分强调对成本控制任务的完成,造成了产品质量、性能、产能等的弱化;三是由于成本控制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控制技术创新乏力。

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初衷本是提高经济效益,但若是观念保守、体制落后、方法陈旧等问题不解决,则初衷无法实现。

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理念

全面成本控制理念的树立,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需要让企业全体员工都明白,成本控制是一件关系到你我他的大事,与每一名员工都有至为密切的关系,绝不只是财务部门单打独斗的事情,单凭财务部门的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任务、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因为现代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面的信息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时空界限已不复存在,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通过信息平台结成了一衣带水的关系,所以,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也必须要把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树立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理念,打造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氛围。

二是需要企业管理主体在成本控制中发挥率先垂范的统领作用。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虽然成本控制与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关系到每一个员工自身利益的得失,但成本控制不是零打碎敲,也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单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还需要有人带领全体员工统筹运作,统一行动,这样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目标精准,步调一致,所以,企业管理主体(如企业的决策层、经营者、部门负责人等)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员工的影响力,一定要发挥出“领头羊”的作用,在成本控制中为员工作出好的表率。

(二)创新企业成本控制措施

创新企业成本控制措施,关键在于四个方面。

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要等量齐观,不分轻重,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工作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事前把握好成本的预测和决策,事中把握好成本的控制和核算,事后把握好成本的分析和评价,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条龙”式的成本控制体系。

其次,在材料采购方面,要先制定市场销售计划,然后根据市场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再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这种以“倒退”方式得来的采购计划更科学、更精准,在具体采购中更加有目标性,防止了原材料的库存积压,减少了资金被挤占。

再次,在生产经营方面,一是要严控生产经营流程的费用开支,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工作开始,直至最终产品被投放到市场上、被推送到消费者手里,甚至到交易完成后售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对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费用开支都要采取定额管理的方式,对于超出定额的费用,一定要找出原因并进行认真的分析;二是要严格生产产品的产量、品种、质量、耗材、工时以及设备使用情況等记录工作,要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留痕”,要为成本控制留下可供稽考的依据。

最后,在市场营销方面,要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的销售模式,一是要主动迎合新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如“生产车间直播”“厂长、书记带货”等,既不受时空限制,又容易产生名人效应和边际效应,也大大降低了在租用场地、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照顾好中老年人的怀旧情感,“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给中老年人保留一定的现场选购空间,要让中老年人依旧能够享受到亲身体验的快感,要一如既往地保持与老客户的粘合度,防止传统客户流失。

(三)全面深化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预算的目的是实现成本控制。每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预算管理体系,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都是健全的、完善的,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都有进一步全面深化的必要。全面深化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关键在于六个方面。

第一,在组织保障方面,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独立性和权威性都比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来全权负责对企业预算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减少预算的随意性,防止预算中的想当然。

第二,在预算编制方面,预算编制要遵循上下结合、横向协调的原则,要保持集权与分权的统一,要结合市场环境变化情况不断创新编制方法,如引入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

第三,在预算执行方面,要为各预算执行单位建章立制,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呈预算计划的执行进度,要指定由企业审计部门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在预算调整方面,对于情况特殊、确实需要对原来预算计划进行调整的,应由执行单位提出申请,并经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对于既定预算不支持调整。

第五,在预算反馈方面,要着重管理好预算反馈的频次,预算反馈报告一般有四种,分别是成本费用中心报告、收入中心报告、利润中心预报告和投资中心报告,只要掌握好这四种不同报告的反馈频次,就掌握好了预算的控制情况。

第六,在预算分析方面,对于预算执行结果,应按季度和年度分别予以分析与评估,当遇到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时,不管于成本控制是有利还是不利,都必须彻查原因,并及时整改。

四、结语

企业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要想保持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就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保持成本控制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白微.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7(6):25-26.

[2]郑元泉.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全国流通经济,2019(5):77-78.

[3]赵艳霞.从会计成本管理角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J].财经界,2017(26):106.

[4]谌丽芬.加强会计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7(9):244.

[5]王英.成本管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障[J].科技经济市场,2013(5):78-79.

[6]王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與管理,2017(1):36,45.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关系成本控制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