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秀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企业的规模结构不断扩大,营销模式不断创新,使得会计核算对象不断扩展;加之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的加大。如何识别审计风险、把控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中面对的首要和长期的问题。本文将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识别与控制审计风险的方法,以达到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在新时势下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融合,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出于业绩考核、市场融资、企业重组和并购的需要,很多企业会通过财务作假手段来粉饰报表、营造利润,又由于经营模式日趋复杂、股权结构盘根错节、互联网交易普遍运用、跨国跨区域经营涌现,传统的审计程序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加大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在风险识别、质量控制上与时俱进,将会得出错误的审计意见,给相关利益人带来损害,由此面临诉讼和破产的危机。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从现时情况来看,审计对象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特点,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程序日趋复杂,致使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面临更严竣的审计风险考验。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特点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主要有三大特点:客观性、可控制性和不可计量性。
第一,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于审计工作中,并不会因为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而消失。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注册会计师只能实施审计程序评估固有风险和审计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由于审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不可排除性,所以不会在审计人员实施了审计程序后完全清零。
第二,大量的分析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审计措施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即使不能达到完全规避风险的程度,也可以降低风险,减少利益相关人的损失,所以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
第三,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是肉眼无法识别的,无法通过人工测量来辨识,具有不可计量性。由于审计者与被审计者双方信息不对称,被审计方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动机难以识别,舞弊手段千变万化,审计人员只能依靠自身经验进行分析。也由于胜任能力和主观态度的差异,每个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判断会有不同。
三、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被审计单位蓄意作假
被审计单位蓄意作假的目的大多出于两种情况:一是虚增利润,二是隐瞒利润。面临退市危机的公司、有重大资产重组意向的公司、有融资欲求的公司往往采取虚增利润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虚开发票、提前确认收入、挖空心思创造营业外利润都是常用的方式。隐瞒利润多出于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也有企业担心利润考核指标逐年上升而打埋伏,曾发现一些供电公司、烟草公司完成年度考核目标后,将当年部分已实现的收入留待次年确认,以减轻次年经营考核压力。两种行为相比较,虚增利润的行为对报告使用者的潜在危害较大。
(二)新的业务形式带来的挑战
一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生产经营高度自动化,经营数据和会计数据都由信息系统生成,而信息设备和软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了信息数据质量,但相应的电算化审计的研发相对落后。二是跨国跨区域经营现象普遍存在,对国外或本国外地的分支机构实施审计程序存在实际困难。三是营销方式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促使会计核算内容进一步扩展,相应的,审计对象和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四是组织机构日益复杂化,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使利润分配、报表合并、商誉摊销、关联方交易更加复杂,由此带来的利润与亏损的转移更显得扑朔迷离。
(三)会计师事务所风险评估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审计工作中没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了解,无法有效识别审计风险。也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审计风险的把控。
(四)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够
审计业务日趋复杂,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其需要对经济、金融、法律、信息技术等知识广泛把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但现实中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繁重,年审期间更是业务堆积,日常培训工作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五)没有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审计报告复核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年审时节,往往是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实施到审计报告签发都由项目负责人全权处理,重大审计事项报告制度和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
四、充分识别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
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誉、企业文化、遵纪守法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信誉好、遵纪守法、富有担当精神的企业愿意为社会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主观上缺少舞弊和作假的动机。审计中要特别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情况,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有调节利润的嫌疑,应给予高度警惕。
其次,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包括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金融和财税政策、竞争环境、监管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假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大环境不宽松,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限制、監管强化、停业整顿、市场萎缩等,或者小环境不乐观,如业绩考核、关键人事调整、流动性压力、重大资产拟重组等,注册会计师务必辨识被审计单位有无舞弊或作假的动机。
最后,注册会计师可以执行分析程序以确定异常业务和交易事项,询问管理层和交易事项的相关人员以确定交易与业务的执行情况,实地观察和检查生产经营活动以印证询问结果的真实性,也可以从外部(客户)了解相关情况,以印证内部信息。如果对管理层的诚信表示疑虑,或是认定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财务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解除业务约定或考虑审计意见的类型。
(二)委派具有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
一是确定注册会计师对拟接受委托的业务是否熟知。很难说一个人精通各行各业的业务,每个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都有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如果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感到陌生,也就无法判断出审计的高风险环节。二是选派具有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来组建审计团队。实践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考过的不会干,会干的考不过。”实践出真知,具有资格不等于具有经验。所以组建团队时,要衡量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选派具有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
(三)审慎签订业务委托书
若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预估结果不满意,就要考虑是否接受委托,此时可以征询律师的意见。当审计过程中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或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仍无法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则需考虑解除业务委托。
五、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了解并評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如果被审计单位规模大或者业务量大,了解并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运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除了查阅内部控制文件、询问经办人员、实地观察外,还可以抽查一定比例的业务进行穿行测试,以检测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控制风险测试,找出内控的薄弱环节,将审计重点放在这些薄弱环节上。但是,如果是集体舞弊或管理层授意(实施)的舞弊,则会使内部控制失效。所以注册会计师必须持有足够的职业谨慎,对大额的异常交易或事项追加审计程序,以防范风险。
(二)切实履行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必须切实严格地履行,不能因为偷懒或轻信,交由被审计单位实施。比如:实施函证程序,询证函一定要由注册会计师亲自发出、亲自回收,因为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函证环节作假的案例屡见不鲜。再比如,存货监盘程序,注册会计师一定要亲自参与,以确认存货结存成本、当期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的真实性。还有的业务需要向第三方求证。比如:通过发电厂售电量与供电公司购电量核对,可以确认发电厂的售电量是否真实;通过供电公司与其营业机构销售台账核对,可以确认供电公司的售电量是否真实。倘若双方不一致,则销售方就存在隐瞒收入的可能。还有的时候需要借助中介机构或是专家的力量。比如:特殊商品(发电厂露天堆放的煤、石油公司储油罐里的油、冶炼厂回收的废旧金属)的盘存,需要借助专业的测量公司或专家的工作,此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中介机构或专家的独立性及胜任能力,以确认是否采用其工作成果。
(三)加大新业务和复杂业务的研究与培训
新业务、复杂业务不能永远回避不去做,而是要研究探讨,提出解决方案。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鼓励注册会计师自主学习和深造,提高业务素养;要安排必要的业务培训,增加业内经验交流;还要建立专业指导机制,聘请法律、经济、金融、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审计顾问,提供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
(四)坚持执行审计复核制度
完善并执行三级复核制度,规定执行人、执行范围、执行程序、执行责任,并严格落实。通过复核来发现审计风险评估是否合理、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审计意见类型是否恰当。
六、结语
通过以上对审计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注册会计师能保持充分的职业谨慎,正确评估审计风险,并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则可降低审计风险。当然,时代在变,审计技术和程序也需要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卜敬翔.浅析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J].金融经济,2019(10):207-208.
[2]王松格.加强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4):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