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曙 MAO Shu 高赞美 GAO Zan-mei 周安 ZHOU An
重症肺炎多发于老年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该病具有发病迅速、进展快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多采用常规止咳、抗感染及吸氧等综合治疗,但部分患者仍较难自主排痰,易引发呼吸困难[3]。因此,在治疗重症肺炎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其中常规护理干预对医疗风险缺乏一定防范意识,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4]。研究[5]发现,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能够对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可对风险事件做出相应预判和主动处理。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通过探讨主动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风险控制及治疗负担的影响,旨在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安全及生活质量。
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平均67.75±2.25岁;病程8~15天,平均12.53±1.05天;并发症类型:低氧血症10例,低钾血症10例,低蛋白血症8例,呼吸衰竭12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5岁,平均66.87±2.55岁;病程8~15天,平均11.63±1.11天;并发症类型:低氧血症11例,低钾血症13例,低蛋白血症7例,呼吸衰竭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内科学》[6]中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呼吸道溢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2)年龄在60~75岁之间者;(3)近1周未接受其他护理方案干预者;(4)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好者;(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除肺部外伴有其他严重感染者;(2)合并肺部严重恶性肿瘤及肺结核者;(3)伴有心脏病或畸形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且凝血功能异常者;(5)临床资料不完整等。
3.研究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止咳、抗感染及吸氧等综合治疗。均连续护理1个月。
3.1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责任护士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让其了解疾病发展原因、过程,缓解其紧张忧虑情绪。(2)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责任护士确保患者病房安静舒适,合理控制病房温湿度,确保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3)饮食干预。嘱咐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清淡、富含蛋白质且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食物。
3.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主动风险管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主动风险管理护理小组。小组包括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由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专题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对重症肺炎的预测和应急能力。(2)信息收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细菌病原学检测结果、血气分析、肺功能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并判断危险程度,计算危险度临界值,将其分为3级(一般危险、危重、极危重),并存档。(3)心理干预。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紧张感,提高护理依从性。(4)加强风险管理护理监管力度。包括三查七对、应急预案、消毒隔离、药品管理、护理记录、交接班等,降低护理风险。(5)实施个体化护理。患者出现心力衰竭需及时吸痰,给予强心、利尿及吸氧,并密切监测机械通气参数等,严格控制液体量及滴速,做好气道护理;患者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并加强营养支持;患者出现发热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药。(6)加强医、患、护三方沟通。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明确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诱因,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能动性。
4.观察指标
4.1护理风险评分。干预后,采用自制护理安全评分量表[7]评估两组护理风险程度,主要包括风险档案建设、风险预测与分析、危机处置、管理追溯等4个方面,每项各2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安全性越好。
4.2血清学检测。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4mL,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分钟,采用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4.3家属负担情况。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8]评估两组家属的负担情况,该量表主要从家属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和发展受限负担5方面进行评估,每项各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家属负担越重。
4.4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以及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护理人员统计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总分范围0~100分,满意为90~100分,较满意为60~89分,不满意为0~59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1.两组护理风险评分比较。观察组风险档案建设、风险预测与分析、危机处置及管理追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评分(分,x±s)
2.两组血清WBC、PCT、CRP水平比较。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血清WBC、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两组家属负担评分比较。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家属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及发展受限负担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血清WBC、PCT、CRP水平
表3 两组患者家属负担评分(分,x±s)
4.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以及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分别为5.00%、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25.00%,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见表4。
表4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家属对护理管理满意度[n(%)]
重症肺炎与患者呼吸道各项功能障碍及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等密切相关,多数患者会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现阶段,多采用常规对症支持疗法治疗重症肺炎,虽能改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多数患者远期疗效不佳。临床研究[10]表明,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重症肺炎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案,通过健全的安全管理模式,避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其他感染的风险[11],因此本研究通过给予重症肺炎患者主动风险管理干预,进一步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12]报道,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小组成员对重症肺炎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早期评估、干预及实时监控,可确保各项安全防控制度和相关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从而提高护理安全;且有学者[13]提出,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注重对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级和分类,可提前预判重症肺炎患者风险,并且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能够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因素进行提前干预,可降低患者继发感染、呼吸衰竭、误吸等发生率,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风险档案建设、风险预测与分析、危机处置及管理追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主动风险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安全及生活质量。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WBC、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家属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及发展受限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注重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监管,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设置应急预案,可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有助于开展相关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缓解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另外,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相比常规护理,通过积极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可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主动性,通过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14],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故患者家属负担情况明显得到改善;进一步调查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发现,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主动风险管理干预模式在医护方面的主动性更强,干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可有效避免医、护、患产生误解,提高护理有效性[15],从而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
综上,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主动风险管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治疗负担,并能提高患者护理安全及生活质量,进而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