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时代新闻思想理念教育改革抓手

2020-06-15 02:37◎陈
新闻前哨 2020年4期
关键词:媒介理念思想

◎陈 妮

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新闻媒体的运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并逐步深化,新闻工作形态的变化促使着新闻行业对人才需求上的转变,进一步推动着新闻教育的改革。 高校为适用行业发展,在技术和实践方面的教学比重日渐增加, 对新闻思想理论的教育则被忽略。 但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由于环境的改变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变革,更在精神层面产生影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精神在新的环境中逐步产生倦怠、缺失,新闻工作者离职潮再度出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 缺乏人文关怀等道德失范现在新环境中象屡禁不止,甚至还发展出更多的失范问题。 技术与思想教育的失衡并不利于对未来新闻人的培养, 新闻的本质和理想必须坚持,新闻教育需要思考如何能在融媒环境下保障和维护社会公益,从根本上来讲,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想和观念才能解决的问题。

一、中西方对思想理念教育的理解

中西方都认识到新闻工作在思想理念教育上的重要性。长期一来,我国在教育观念上都十分重视对未来新闻人的思想和职业意识方面的培育, 甚至把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意识教育内容提到与国家命运相关的高度对待, 直至提到“祸福论”的高度。 西方同样重视新闻思想和意识教育对新闻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美国新闻教育之父布莱耶所制定的新闻教育计划, 其核心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批判能力, 同时注重社会责任感的作用。因此,在其教学体系中,有关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被视为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新闻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人文教育为目的,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方面的课程必不可少。 媒介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闻界诸多的变革,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特别是有关技术教学的内容)、 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改革,但有关职业道德、媒介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想意识教育方面的课程一直处于美国新闻教育的核心位置不曾动摇。

二、我国新闻思想理念教育的现状

1、我国思想理念教育的实际比重甚微

我国高校对新闻思想教育在观念上和具体实行上有较大差距。 我国新闻思想意识教育从新闻教育的兴起之时就存在,但始终属于薄弱环节。 21 世纪以来,知识融合在新闻教育方面被重点强调, 高校要培养专业特长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博雅教育理念深化至今。 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表达、技术和思想。 表达主要是培养学生口头、文字以及视频的表达能力;技术教学则需要与时俱进,教授学生当下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思想则主要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 并树立职业理想和精神内涵。 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极速发展和对新闻行业的快速渗透,融合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许多高校都意识到需要掌握融媒技术才能应对和适用新技术新技术给新闻媒体行业带来的变革。因此,近年来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普遍在主要精力和教学思路大加了对新媒体技术的课程教学和实践,表现出对媒介技术培育的重视,这一趋势在高校的新闻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围绕着新闻传播业务技术类的教学课程占据较大比重。 对于新闻理想和责任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内容虽然也很早就提出其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始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笔者选取了国内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等地8 所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分析基础。 从整体学分体系来看,新闻思想课程所占学分和课时的设定比例甚微,大多只有2 到3个学分(各校培养方案的总学分大多约150 学分), 在新闻课程中的总占比大多仅为1%-3%。 可见,高校教育在此板块的教育意识是普遍存在的,但从开设的课程类型来看,多数高校都是以“新闻伦理与法规”、“传播法规与伦理”、“媒介素养”等类似课头开设课程,且多属于对概念和理论的阐述,课程类型较为单一,教学比重甚微。

目前,新闻教育强调掌握先进的媒介技术、熟练把握各个媒介技术的使用方法、增强新闻业务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于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设置却未有明显的推进。 培养专业人才学习和适应当下的媒介技术手段来做好新闻工作无可厚非, 但不论媒介环境和技术手段如何变化,对于新闻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却是需要坚守的,思想理念教育在当下媒介发展中不但不能被忽视, 反而更需要引起重视,需要新闻教育机构在思想理念教育上与时俱进,不断适用媒介环境的变化需求。 就像尼基·厄舍所说:如果学生们听说某个新闻编辑室里正在使用某种编辑工具, 他们就非常急切地想掌握那种工具。但事实却是,他们需要知道这些编辑技能背后的东西, 以及自己究竟想用编辑工具做什么……技能背后存在着更为原则性的东西。 当老师们在讲授社交媒体内容核查时, 反向图片搜索 (reverse image search)技术可能在五年后就不是一个热点话题了,但去核实图片的真实性以及追查出图片的源头, 将会是一个不过时的基本技能。原则是规范,而非工具。因此,新闻的思想教育方面不能过于忽略。

此外,思想教育属于精神范畴,我国的新闻思想理念蕴含着传承千年的人伦道德哲学思想, 并非是通过一门课程或者单一化的教学就能完成的。思想理念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具体现象的简单解释, 如果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很难由外化知识转化成内化自觉的意识。 这个过程需要对思想理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授和引导。因此,高校新闻教学中关于思想教育一类的课程建构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伦理内核的支撑, 否则就会沦于表征, 无法达到培养未来新闻人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意识的目的, 且有增加未来新闻工作者道德和责任失范的风险。

三、对新闻思想教育的培养建议

1、建立多维立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201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加强新闻院系学生职业道德法律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新闻工作人才。 在对具体做法的讨论上, 强调要重视对新闻职业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一方面,需要在教学设计上针对道德和责任的相关内容,形成纵向教学体系。开设分类更加细化、详实的新闻思想和道德伦理类课程,形成系列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独立而非附属的“专业块”,让学生能对思想和理念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建构以人文教育为基础的横向课程体系, 增强对思想价值的全面认知和把握。笔者与项目成员所做的有关《新闻传播类大学生新闻理想教育调查》 在被调查者中有68.71 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 对于新闻实践中所出现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缺失现象, 也有很多学生表现出模糊的认知。可见,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认知缺乏现象还是十分明显。 因此,可以开设与我国优秀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等历史发展过程有关的课程, 让学生能从历史的实践和经验中找到价值观念和职业理想的文化根源和指导原则。通过纵向的课程体系建构,能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层次的思想体系和纬度; 而横向的课程体系则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有更加全局化的视角。 不同于手段和方法等实际操作类型的课程内容在短时间能掌握要领, 思想的教育是需要逐步内化的过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有关新闻理想和伦理道德类的课程贯穿于本科、 硕士和博士教育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责任感。 因此,我国对于思想理念上的教育应该借鉴这样的培养方式,在不同的培养阶段都应该始终贯彻学习相关课程, 来保持学生在思维上的连续性和深入性。

2、开展情景融入式的培养手段

虽然,思想教育属于较为抽象的认识内容,但单纯通过建构理论还不足以发挥它的效用, 具体化的实践经验教学对学生理解抽象的思想内容大有裨益。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70%左右的学生喜欢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学习思想理念和职业道德类的课程。意识的内化需要将思想融于行为。建构新闻思想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和多感悟社会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在具体的事件中以推演的方式, 分析和讨论中发现问题的缘由和自己的理解以及处理的方式。华中师范大学的“媒介伦理案例库”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对案例的搜索、分析并保持更新。 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更加直观和有针对性的理解抽象的思想道德内涵。同时,学院还利用网络平台向全国新闻院系开设媒介伦理慕课, 并将数据资源免费开放,进行资源共享,把知识学习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意识自律,还能形成一定的教学储备,为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资源。 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平台和学生的喜爱的学习形式, 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由外化教育到内化自觉的过程。

猜你喜欢
媒介理念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书,最优雅的媒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