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丽
摘 要:本文从财务规则的总则、预算管理、收入和预算收入、费用和预算支出、资产管理、净资产、财务分析指标七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规则;修订建议;政府会计制度
一、关于《财务规则》总则的修订建议
“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是政府会计改革的一大创新点。双基础是指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双功能是指同一业务在核算时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同步执行,起到相互补充、穿针引线的作用,从而实现双重功能;双报告是指年终形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权责发生制对应财务会计,形成财务报告;收付实现制则对应于预算会计,形成决算报告。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总则中明确指出政府会计实行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会计模式。
二、关于预算管理方面的修订建议
1.明确全口径预算的要求
根据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均应纳入预算管理。这就表明事业单位资金都应纳入单位统一预算管理,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也要包含在预算之内。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中明确全口径预算的要求。
2.明确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是财政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管环节进行跨年度合理动态平衡的制度。强调财政收支的周期性平衡,规避了短期静态平衡的弊端和缺陷,是长远眼光的具体体现。目前对于一般事业单位编制的三年预算,只是中期规划(三年)的要求,且后两年的预算暂时没有具体约束力,基本都是预估数。与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差距较远。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中明确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或者待现实条件达到能够执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时,再在《财务规则》中予以明确。
3.明确预算公开的具体要求
建议在《财务规则》中应明确规定预算公开形式、内容、时间等要求,顺应新预算法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公开“三公”经费,而是一種全面公开(除保密项目外),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服务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4.明确“勤俭节约”的要求及追责规定
虽说一直以来预算要求“勤俭节约、收支平衡”,但并未以法律形式做出具体规定。新预算法给勤俭节约正式赋予法律身份,违纪必须追责。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中突出勤俭节约的规定,从预算源头上灌输勤俭节约思想,力求钱袋子用在实处。
三、关于收入和预算收入的修订建议
“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下,对一些收入类会计科目进行了细化或者新增。例如将利息所得、捐赠所得、租金所得、投资所得等从其他收入中单独列出,独立形成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相应的收入内容,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其他收入的核算范围,使收入资金更加明细化。将特殊来源渠道的资金单独列示,明确反映资金多渠道的事实。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中明确说明特殊渠道资金所列示科目的含义,指出相应资金列入相应资金渠道科目,对于其他收入类只能是最后的兜底资金池。
四、关于费用和预算支出的修订建议
资产处置费用是此次改革的新增科目,但却不是新增内容,过去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处置资产时都简化了账务处理过程,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从而不能明确体现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收益或费用。政府会计改革明确了资产处置费用的运用。建议在《财务规则》中明确规定资产处置时必须应用资产处置费用科目,完整反映资产处置情况。
五、关于资产管理的修订建议
1.重新界定资产的定义
政府会计改革将资产的核算范围扩大,不仅包含原来资产定义中的占有、使用、控制,还包含经手管理、控制。从新增的“受托代理资产”就可以明显体现出这一点。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中明确强调资产的具体核算范围,以免出现将受托代理的物资不作为本单位资产管理,造成资产的遗漏。
2.明确固定资产实提折旧的规定
政府会计改革的又一变化亮点是规定从2019年开始全面计提(补提)折旧。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起始点恰好与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相反,事业单位当月取得的资产当月就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处置的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这是政府会计制度与企业财务规定的一处重大差异,建议在《财务规则》中予以明确所有事业单位必须对固定资产实提折旧,且明确计提折旧的时间和方法。
3.明确要求报送资产管理报表
固定资产管理在逐渐规范化,2016年财政部又统一要求进行了全面资产清查,目前各单位资产较之前更为清晰化,为将这种清晰的态势保持下去,在设置固定资产台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协助,保证固定资产真正为单位所用,给单位带来使用价值,但财务系统中只能体现出固定资产的大类,无法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所有明细,建议在《财务规则》中明确事业单位不仅要报送财务报告、决算报告,还应当一并报送当年资产管理报表,使得三套报告能够相互印证,便于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4.关于在建工程区分类别的建议
对于基建项目资金的核算要求几经变化,经历了事业账中合并记账、单设账套记账(但事业账需要通过在建工程进行基建并账,等于是事业账套简单记,基建账套详细记)、再到政府会计改革后的通过在建工程平行记账。多次转变,对于大型项目很可能还未进行竣工决算转固,所以建议应在《财务规则》中明确规定将基建项目资金计入在建工程,工程竣工决算后依照批复进行在建工程转固。
同时,由于在建工程科目不仅包含基建项目资金,也包含一般购置大型设备当年未全部开票或者在安装过程中的,需要通过在建工程来核算,建议在在建工程下区分基建工程和设备投资,从而区分出不同资金来源不同构成下不同类别的在建工程,便于财务人员方便查阅哪些项目还未进行竣工决算转固,哪些设备投资还在安装过程中。
六、关于净资产的修订建议
《政府会计制度》中净资产会计科目的权益法调整和无偿调拨净资产成为亮点科目。在《财务规则》中建议详细解释亮点科目的含义、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同时区分无偿调拨净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突出两者之间业务实质和会计处理的不同。
修购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转入的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修缮方面的资金。目前单位购置资产可以根据需要在预算编制时按照规定予以安排,实际发生时直接列为支出,没有必要再加以计提。建议取消修购基金,规定不再计提,鼓励盘活现有资产,符合当前勤俭节约的规定。
七、关于财务分析指标的修订建议
1.明确指标分类为财务会计指标和预算会计指标
政府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所以建议将财务分析指标分为财务会计指标和预算会计指标。财务会计指标通过财务会计的会计科目、财务报告数据及资产报告数据计算得出,预算会计指标通过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金额及决算报告计算得出。财务会计指标用来体现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预算会计指标体现预算的执行情况。
2.财务会计指标中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指标
固定资产作为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議在财务会计指标中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指标,用来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情况、使用情况、单位人员对相关固定资产的占有情况,为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
通用设备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通用设备价值/全部固定资产价值,专用设备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专用设备价值/全部固定资产价值,此类指标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构成结构情况。
人均占有个别类通用设备的比例,如人均占有台式机的比例(数量比例)=台式机的总数量/单位在职员工,此比例可以计算出单位平均每人占有多少台台式机,比如计算出来人均占有台式机的数量为3台,则说明台式机这类资产已经冗余无须再增加配置,或者有长期未处置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台式机的情况,使得单位资产总额出现虚增,需要进行台式机的盘点,从而为资产购置使用提供决策支持。通过人均占有资产的比例能够反映出诸多问题,如人均占有办公用房的比例,可以反映出办公用房是否超标,人均占有办公家具的比例,反映出办公家具的购置是否超标。所以建议在《财务规则》中增加人均占有资产类指标,并且可以分为数量上的人均占有以及价值上的人均占有,从而全方位分析单位的资产是否超标、是否符合规定。
3.预算会计指标中增加预算执行进度指标
预算会计主要用来衡量预算的执行进度,反映现金流的变化情况。所以建议在预算会计指标中增加预算执行进度比率,来衡量单位在预算年度内各时间节点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出是否需要做出预算的调整,找出预算执行缓慢的影响因素。预算执行进度比率=预算资金执行累计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
3.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017.
4.孙德林.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的思考.中国总会计师,2014(11).(责任编辑:刘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