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凤
摘 要: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事业单位大多为我国政府利用一定的国有资产设立的机构,它们提供社会服务、承担着整个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关系到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关系到政府效能的提升,各事业单位能发挥正常的社会效能和作用,必定离不开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各种问题,有些甚至影响到了国家各种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尽管近几年以来,基层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进展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受各方因素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可忽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预算编制、执行及预算考评阐述,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存在的缺陷,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为单位顺利履行职能提供保证,预算管理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能否合规合理使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预算管理也列为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财力保证。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增强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单位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在事业单位运行中要想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促进政策的高效落实,首先必须实施完善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说,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直接依赖于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这是在事业单位财务通则里为财务工作指明方向。所以说,预算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见。
一、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健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高效、科学的预算管理工作,要在预算各环节不断细化、分析和管理。在预算编制的控制、预算执行的跟踪、预算评价等环节,可以更加规范各预算资金管理流程,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健全财政拨付的资金管理,改善事业单位运营中的财政收支结构。因此,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可以健全各项资金管理。
2.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高质量的预算管理,会不断增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业务、资金管理,加强经济活动的监督,增强各项预算执行考核力度。所以,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不断改善财务收支状况,并从源头上扼制违规现象的发生,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促进惠民政策的高效落实
事业单位主要通过财政拨款这项资金来源,顺利履行其服务、管理的职能。广大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管理的重要承担者,近年来,国家各项惠民政策通过事业单位落实得以不断加强,各项财政资金管理政策也在不断改善中。事业单位实施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才能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的统筹、调控能力,掌控各项资金使用状况。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下,促进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高效落实,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视,预算工作基础差
“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这是现代预算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理念。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未能完全摆脱过去落后的“前预算时代”,缺乏的科学、先进的预算管理意识,对比现代的公共预算的管理要求还远未达标。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起科学、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但有的单位觉得内部环境千变万化而很难进行预见性估测,这种种观念上对预算缺乏重视和了解,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预算管理目标执行情况不良、偏离实际。还有很多事业单位单纯为了应付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检查而编制预算,并认为预算工作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在进行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甚至以草率、消极的态度执行预算。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会导致预算编制走过场,主要原因是单位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工作意识薄弱,导致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基础差。
2.管理粗放,与单位发展目标脱节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忽略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而这些指标很好地体现单位经济效益和运营状况,至关重要而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很多单位却只关注收入和支出、现金流向等相关指标,这些过于粗放、“抓大放小”的管理方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大为不利。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单位不够重视,为求省事将预算管理全部工作下达至财务部门,并由财务人员独立完成。而财务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自身对单位各部门重点工作、单位各种建设工作、单位发展的全面规划等等重要信息无法深入把握,导致预算方案不能与单位发展目标匹配。还有些单位编制预算时没有结合单位发展方向,预算目标往往出现短视。缺乏单位全面指导的预算,会导致单位只重视眼前利益,这样也许在短时间内可能给单位带来明显的运营效益,但没有从长远发展考虑、忽视中长期规划的预算,必定影响到事业单位长远发展。事业单位发展规划、经费投入、预算管理等之间不能有机契合的情况下,预算的导向调控功能就会受到约束,这就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3.忽视考核,无预算动态管理
有些事业单位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指标制定后,未将绩效考核与预算指标进行匹配,预算考核无法落实责任到人,导致事业单位预算没有办法得到应有的重视。预算执行部门无法受到约束,缺乏预算控制的责任意识,各部门之间缺少团结一致的协作,工作过程中容易相互推诿,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无法完成。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不是制定了预算之后就可以放任自由、高枕无忧,而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动态管理过程。编制预算时,有些单位没有调动各个部门、全员积极参与编制预算,或在编制预算前期未进行充分论证和调研,预算编制的时间也较短,有时仅仅采用增量预算法,用简单得到的估算结果编制预算。如此简单粗略编制的预算,将会使预算结果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大不相符,带来执行预算后期无规划、无原则调整和追加,给预算动态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制约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和准确率,严重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谨性。面对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有无超预算支出、资金使用方向和绩效等方面缺乏考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没有进行一系列控制、科学分析、考核与评价,就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报告。这种只关注年度预算是否完成,而忽视日常的预算动态管理的做法,往往使事业单位错失了及时纠偏的时机,导致最终无法完成年度预算管理。
三、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1.全员参与,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意识
加强学习,转换观念,提高认识。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编制在整个单位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全体职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识。组织各部门业务骨干及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预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工作的认识,大力宣传预算编制全员参与,增强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
首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积极宣讲,让大家清楚预算编制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使大家知道预算需要全员参与,而不只是管理层或某个部门的任务。从而让预算工作有理有据可依,同时促使大家向着同一目标迈进,团结一心,调动了广大员工创新性,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其次,事业单位要充分学习现代预算基础理论和知识,改变预算管理传统的旧有观念,进一步强化科学的预算管理意识,切实把“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预算管理基本概念理顺,单位管理者率先垂范,努力学习预算管理知识,增强预算约束观念,就可以更有力地调动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财务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共同协作,把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等工作做好做实。
2.以发展目标为导向,全面结合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应当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各单位应在发展目标的大框架下编制年度预算,并对内外部环境和实际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做好预算目标和现有资源之间的匹配与平衡,确保事业单位能持续健康发展。在编制预算时,一方面要将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预算目标贯彻落实、分解到各部门,另一方面要结合单位现有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预算进行审查的后阶段,单位预算管理部门要和各业务部门充分协调、沟通,进一步进行总体平衡的考量。
(1)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摒弃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用“零基预算”法,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进一步摸清家底,结合单位本年的财力状况,合理测算收入和支出额度,对本单位可使用的资源再次进行摸清、分析计算。努力提高预算额度精准度的同时,在预算编制运用方法上进一步改善,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2)保证预算编制的作业时间。预算编制的前期阶段需要进行工作量极大的论证和调研、分析,一般来说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应予以安排充裕的编制时间。万事开头难,预算编制开展初始,先核查本单位的现有实际情况,再横向调研、充分了解本行业的业务进展情形,进一步纵向分析当年的预算情况,比对过去和未来,更要加以分析和整理,所以必须安排出足够的时间,才能完成高质量的预算编制任务。
(3)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预算管理的首要工作是预算编制,接下来还有预算执行、考核等,预算管理总体工作量偏大,专业性及技术性较强。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是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质量的基础。为保证预算数据的整体完整精确度高,达到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具体要求,各项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配置,在編制事业单位预算方案时,要大范围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预算工作人员积极与各业务部门沟通交流,并参照历年的预算执行等情况、考虑其他机动因素,合理测算单位收支规模及结构。预算编制过程采集到资料的是否全面,将影响到预算编制的整体数据是否完整可靠。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尤其需要注意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分解和细化绩效目标,确保预算编制合乎预算管理政策要求,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完善预算内控管理,加强预算执行
一套科学完善的预算内控管理系统,可以为预算管理工作带来安全保障。为更好地组织预算管理工作,单位内部应当成立预算管理工作小组。预算管理工作小组首先建立健全的预算内控管理机制,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并明确各项工作的职务和分工;工作小组还应当建立一套预算内控管理实施办法,用于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调整、预算执行与监控、预算考核与评价等整个预算管理过程,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还应当制定分级授权制度,进一步明确审批流程、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责任与权力,确保在预算执行中严格遵守。
要达成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工作,预算执行的严格执行显得非常重要。事业单位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预算执行的管理,注重资金安全性和使用效益性的同时提高预算执行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合理利用资金。事业单位应尽量分析和细化预算方案,将资金支出额度匹配到各部门,杜绝各部门预算随意超支。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收支流量监管,坚决杜绝专款挪用等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密切关注预算执行进度。实行预算整体额度与预算执行进度之间进行比对和分析的管理机制,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查汇总,并与预算批复进行比对,向单位预算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单位适时对预算执行做出更精准的安排。二是坚决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事业单位负责人心中要有“无预算不能支,有预算不能超”的预算理念,坚持预算执行科学化、精细化,坚决遵循和维护预算的严谨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4.动态预算管理,完善预算考评体系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之后在日常运营中要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动态的预算分析包括日常分析和年度分析。月度、季度、半年度分析属于日常预算分析,是指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有偏差的地方要及时跟踪、积极讨论和反馈。因此,通过严谨的动态预算管理,让决策领导层及时了解本单位预算执行详情,确保实现本年度预算目标。
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需要健全的预算执行考核机制为基础,更需要全员参与,和配套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期间和结束后,分别实行动态考核、综合考核。动态考核在预算执行中主要科学分析和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和额度,确保其按照预算目标执行;综合考核则是在预算执行期末对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评价,对超预算现象仔细分析后形成报告,为下期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合乎事业单位具体情况的预算执行考核管理办法,并组织全员进行学习,具体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序时、均衡、安全、有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已然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大环境下,预算管理对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营和长远规划及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当积极进行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要整合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那么建立一个健全、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尤其重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力也将得到更大提升,从而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
参考文献
1.茅清香.浅谈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会学习,2019(9).
2.宁建明.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讯,2018(20).
3.任晓娟.事财结合理念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运用.财会学习,2019(9).(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