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20-06-12 11:00梅松柳于春艳侯爱民赵艳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纳洛酮肌张力脑病

梅松柳 于春艳 侯爱民 赵艳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新生儿的完全或不完全缺氧,造成的胎儿或者新生儿发生脑损伤。我国每年新生儿约1 800 ~2 000 万[1],因窒息导致的残疾儿童每年约有30 万,严重危害着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医疗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了新的认识,在治疗手段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逐渐提高。此病患儿常在一周内出现脑功能障碍表现,病情较轻者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病死率高[2],是新生儿早期死亡以及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观察在传统治疗中加入纳洛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男32 例,女28 例,年龄30 min ~1 d,平均(13.24±3.27)h,体质量1 500 ~4 000 g,平均体质量(1 954.86±157.28)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12.88±2.39)h,平均体质量(1 942.71±164.38)g。对照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13.51±1.75)h,平均体质量(1 941.86±187.91)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方案获得伦理审批,患儿家属均签字知情。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1)有明确的胎儿宫内窘迫病史,或者胎儿宫内窘迫,要求胎心小于100次/min,并且持续时间在5 min以上;羊水污染在Ⅲ度以上;(2)患儿在出生时伴有严重的窒息表现;(3)患儿在刚出生时不久便出现过度兴奋、嗜睡以及昏迷等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同时可以伴有肌张力增高或者减弱改变;吸吮等原始反射出现异常,甚至减弱等;严重者可以出现脑干损伤改变[3]。

1.2.2 排除标准 在满足入组标准的前提下,排除伴有钾、钠离子电解质紊乱等表现[4]、不明原因的抽搐,以及由于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而造成的颅脑损伤等。

1.3 方法

首先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清理呼吸道、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等三大支持治疗。(1)首先清理呼吸道,维持体内代谢需要氧气,建立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条件,最终保证患儿的体内酸碱平衡。(2)保障患儿的血流灌注情况,为患儿提供脑部良好的血流灌注而提供保障。(3)提供营养保障患儿体内正常的血糖、血脂等水平,保障神经细胞的营养供给,以便维持身体机能,保障身体所需的营养及代谢所需的能量。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必须要的对症治疗,控制患儿出现惊厥,出现脑水肿患儿要重点进行降颅压处理,改善患儿颅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并最终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检测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生产厂家: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90,规格:0.4 mg)0.03 ~0.05 mg/(kg·d)同时与30 mL 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要求在3 ~4小时内滴完,每日1 次,连续应用5 ~7 天。对于有发绀以及呼吸衰竭的重症患儿要临时加用0.1 mg 静脉滴注,但是每日不能超过0.4 mg。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4.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7 天后的的反应情况,包括意识反应,患者对光反射,以及吸吮能力改善情况,同时记录患儿肌张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2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在患者用药治疗3 ~5 d 以后,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大部分临床症状以及相应体征均消失,吸吮对光反射等原始反射均得到有效恢复,患儿NSE 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在用药5 ~7 d 以后,大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吸吮对光反射等原始反射均得到有部分恢复,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较之前有明显下降;无效:患儿在用药7 d 以上,所有症状及临床体征都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恶化,原始反射都没有恢复,并且NSE 指标无明显变化甚至上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比较 ( ±s)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比较 ( ±s)

组别 例数 意识恢复时间(h) 原始反射恢复时间(h) 吸允能力恢复时间(h) 肌张力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天)观察组 30 2.01±1.14 4.72±1.53 4.12±8.73 3.74±2.81 14.71±4.22对照组 30 3.91±1.72 7.71±2.82 8.32±2.71 5.71±1.74 16.73±8.72 t 值 - -3.041 -4.442 -5.028 -3.002 -4.738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进行比较,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

2.2 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详见表1,在各指标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SE 的变化比较

治疗前NSE 指标观察组(97.38±2.21)μg/mL,对照组(96.37±2.93)μg/mL,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t=1.147,P >0.05);治疗后NSE 指标观察组(18.78±3.29)μg/mL,对照组(38.64±2.8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2,P <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在新生儿时期,一种极为常见临床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能量代谢出现障碍、伴有氧自由基释放增加、脑细胞内出现钙离子超载,进而导致颅脑缺血缺氧后造成的血流灌注损伤,在病理检查中,由于选择性的神经元死亡,在患儿基底节区出现大理石样变,在脑室等周围白质区域出现脑软化、甚至局灶性或多灶性的脑梗死。对患儿来说容易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性的损伤,可以影响到患儿的脑死亡,甚至出现不可逆、永久性的脑神经功能缺陷,很多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脑瘫、癫痫以及智力低下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有医学研究证实[6-7]β-内啡呔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参与了整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全过程,在疾病早期,可以表现为血清NSE浓度升高,有科研发现NSE升高的程度,与患儿的脑损害程度呈现密切正相关表现。在对患儿进行早期动态检测血清NSE 水平时,发现NSE 浓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病情检测分期,用药治疗指导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由于在已知的研究报道中,发现β-内啡呔含量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8],也就是说明β-内啡呔释放越多,患儿的疾病病情就会愈严重。因此在治疗中,在降低血清中的NSE 水平同时,要考虑拮抗β-内啡呔的毒性作用,促进患儿神经元功能的恢复,最大程度减轻并发症对患儿造成的影响[9]。

纳洛酮[10]能够消弱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激反应,减少β-内啡呔的释放,减轻血管痉挛,同时增加患儿的脑血流量,增加脑灌注区的血液供应,最终减轻脑水肿,本组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后,在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后NSE 指标观察组(18.78±3.29)μg/mL,对照组(38.64±2.8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2,P <0.05)。说明纳洛酮能够解除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代谢障碍,能够缓解脑组织葡萄糖低下[11]、乳酸含量增加等情况。同时更验证了纳洛酮抑制氧自由基释放,改善脑组织的作用[12-13]。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安全有效,对患儿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纳洛酮肌张力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