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杨茜,李婧炜,杨允辉
(1.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 大理;2.云南白药集团大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大理)
竹黄菌(ShiraiabambusicolaP.Henn)我国一种传统的寄生性药用真菌,具有止咳祛痛、舒筋活络、祛风利湿、散瘀通经等功效[1]。被明代李时珍收录到本草纲目中,主治小儿惊风发热等症状。中国民间很早就利用其来治疗常见的一些疾病,例如虚汗胃痛、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急性肝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百日咳及跌打损伤等病症[2]。
竹红菌(Hypocrellabanbusae Berk.et Br.)在刘波《中国药用真菌》中名为朱砂仁,其异名为竹果、竹红菌、竹花[3]。云南特色民族用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胃病和真菌感染皮肤病的传统中药[4]。竹红菌的乙醇提取物已用于临床,竹红菌素软膏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瘢痕疙瘩、外阴瘙痒及外阴炎。
竹红菌素是竹黄菌和竹红菌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由于所含竹红菌素单体类别及含量不同,各种单体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使竹红菌和竹黄菌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竹黄菌与竹红菌认识偏差情况进行综述,为竹红菌素的深入研究和企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产考。
竹黄菌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以及亚洲的日本及斯里兰卡等地,可生长于海拔1500m 以下的苦竹、短穗竹和雷竹等竹林下[5]。竹红菌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海拔2600-3500m 高寒地区的箭竹上,属于云南特色民族用药[6,7]。
竹黄菌属于真菌界,子囊菌亚门、肉座菌科、竹黄属,其子座竹黄又称竹花、淡竹花、竹茧、竹参、竹三七、血三七等。子座呈不规则瘤状,外观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兰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药用部分为其子座,子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基部凹陷,初为肉质、白色,表面平滑,后变为软木质、木栓质,质地松软龟裂,粉红色,呈不规则瘤状、块茎状等,表面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灰色斑点。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味甘有凉感,舔之粘舌。子实体大小1.5cm~4cm×1~2.5cm,子囊壳呈亚球形或椭圆形,埋于子座的边缘,直径480-580um。子囊长圆桶形,280-340×22-25um,呈侧线状分布。子囊孢子通常为6 个,偶有8 个,梭形或纺锤形,两端略尖锐,呈壁砖状纵横分隔,无色或近至元色,成堆时呈柿黄色,48-60×13-16um。分生孢子器形成在同一子座内侧,分生孢子生于菌丝短柄上,形状近似子囊孢子,蚕蛹状,略大,壁砖状分隔,无色或淡褐色,分生孢子梗短,成熟后分生孢子常脱落[3]。
竹红菌来源于肉座菌科植物竹生小肉座菌的干燥子座[8]。子座近半球形。新鲜时粉红色或浅肉色,较松软,干后变为灰黄色或红褐色,较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内部粉红色制深红色,直径0.7-1.5(-2)cm。子囊壳单列,埋生于子座的外围,壳壁透明无色,子囊壳(620~700)μm*(520~680)μm。子囊细长,(350~430)μm*(16~20)μm。子 囊 孢 子 蠕 虫 形,8 个,右 旋 扭 曲,(270~310)μm*(8~10)μm,透明无色至微黄色,成熟后断裂成段,每段长20~30μm。侧丝稍长于子囊,顶端略膨大。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啄状突起及小孔;内部红色至深红色;气微腥,味苦、稍涩。药材粉末呈红色至红棕色。菌丝团淡棕色,有色菌丝呈红棕色,无色菌丝成束或散在,常附着有呈颗粒状的色素块。拟薄壁组织黄棕色,细胞多角形,较小。粘液细胞内含黄棕色至红褐色颗粒状物。散在大量棕色和红褐色团块[3]。
竹黄
竹红
竹红菌素是竹黄菌和竹红菌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属于苝醌类化合物,分为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竹红菌丙素和竹红菌丁素[9]。竹红菌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镇痛、抗炎、利尿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作为光敏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烧伤、皮肤病等疾病[10]。
竹黄菌与竹红菌的主要共同成分中竹红菌甲素,是主要应用的热点。竹红菌甲素是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的竹红菌素软膏的主要药物成分之一。但是,在竹红菌素软膏大生产前的小型原料药药物成分含量实验中发现,竹黄菌中竹红菌甲素的含量远远小于竹红菌中竹红菌甲素的含量。在鉴定不清竹红菌或竹黄菌时,误将竹黄菌投入生产,会大大增加竹红菌素软膏的成本。顾晓天等在云南不同地方市场购买的竹红菌样品中乙醇提取竹红菌甲素含量在2.2%~2.8%[11];竹黄菌中醇提竹红菌甲素含量在1.0%~1.6%。
近些年来,人们在对竹黄菌和竹红菌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发现竹黄中特有成分有11, 11'-二去氧沃替西林、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6 β-三醇和麦角甾-7,22E-二烯-2β,3α,9α-三醇,从竹红菌中发现特有成分为竹红菌丁素、灰黄霉素等[12]。
活性筛选发现,11, 11'-二去氧沃替西林对三株肿瘤细胞NCI-H1975、HepG2 和MCF-7 有很强细胞毒活性,而竹红菌甲素对三株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12]。
目前市场竹红与竹黄的混用,对企业效益的提升造成的阻碍。竹红与竹黄的真确识别是企业生产的工作重点,但地区性药物识别在于长者传承或实验室标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野生竹红与竹黄的采收,进而影响企业生产。
竹黄与竹红目前仅集中在对竹红菌素的应用, 其他醇溶性成分或脂溶性成分应用研究得较少。对竹黄和竹红菌的生物学与药物活性、作用机制等研究正逐步深入,进一步开发利用竹红菌和竹红菌资源, 服务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