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区青少年人群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2020-06-11 01:04肖扬徐书杭黄华英郭玲吕文君冯宁霞汪奇峰茅晓东陈国芳刘超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受检者患病率

肖扬 徐书杭 黄华英 郭玲 吕文君 冯宁霞 汪奇峰 茅晓东陈国芳 刘超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内分泌科 210028;2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213100 肖扬、徐书杭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生理、生化、临床和代谢因素导致的症候群,包括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调节受损等。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新一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MS的患病率也不断升高[1]。对青少年MS的监测、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十分重要。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MS的诊断标准仍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诊断标准对儿童、青少年MS的流行病学调查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对儿童、青少年MS的干预时机。因此,分析各种诊断标准对MS及其组分的诊断价值十分必要。

目前使用最多的诊断标准主要有3种,包括2012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推荐的儿童、青少年MS诊断标准(中国标准)、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推荐的诊断标准(IDF标准)以及2003年Cook等参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制定的诊断标准(Cook标准)[2-4]。本研究对全国经济较发达江苏常州地区1 097名12~15岁青少年学生进行了MS患病率调查,以中国标准探讨了性别对MS及各组分检出率的影响,对3种不同诊断标准下MS及其组分的患病率进行研究,以了解该地区青少年MS的临床特点,并为干预时机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0—11月抽取常州市武进区1 097名12~15岁的学生,其中男610名(55.6%),女487名(44.4%)。本研究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5205)的分支研究,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第S2017-131-02号),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横断面基线调查。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标本实验室检测。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民族等),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臀围(测量标准按照文献[5]进行);血液标本收集:被调查者空腹8 h以上,在上午8:00~9:00取静脉血5 ml,送至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离心后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等生化检查,以上均运用瑞士罗氏C8000生化仪。空腹胰岛素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运用瑞士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1.3 诊断标准

1.3.1 中国标准[3]腹型肥胖为诊断儿童、青少年MS的基本和必备条件,同时具备下列两项:(1)高血糖:①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5.6 mmol/L;②或糖耐量受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 mmol/L,但<11.1 mmol/L;③或2型糖尿病。(2)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同年龄、同性别人群血压的第95百分位。(3)低HDL-C(HDL-C<1.03 mmol/L)或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3.76 mmol/L)。(4)高甘油三酯(甘油三酯≥1.47 mmol/L)。腹型肥胖识别以腰围/身高比(WHtR)为筛查标准。WHtR切点为男童0.48,女童0.46。

1.3.2 IDF标准[4]腹型肥胖为必备条件,同时满足以下4项中的两项:(1)收缩压≥13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85 mmHg,或已开始抗高血压治疗。(2)甘油三酯≥150 mg/dl(1.7 mmol/L)。(3)低HDL-C<40 mg/dl(1.03 mmol/L)。(4)空腹血糖≥100 mg/dl(5.6 mmol/L)或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腰围≥同年龄同性别人群腰围的第90百分位,或腰围≥成年人的诊断切点值(男性>102 cm,女性>88 cm)。

1.3.3 Cook标准[5]以下5项中,满足3项即可诊断:(1)腰围≥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第90百分位。(2)收缩压或舒张压≥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第90百分位。(3)甘油三酯>110 mg/dl(1.24 mmol/L)。(4)低HDL-C≤40 mg/dl(1.03 mmol/L)。(5)空腹血糖≥110 mg/dl(6.1 mmol/L)。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特征 如表1所示,男性受检者收缩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尿酸均高于女性;舒张压、心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空腹胰岛素和体重指数均低于女性(P均<0.05)。

2.2 中国标准下不同性别受检者MS及其组分的检出率 男性受检者MS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受检者(3.6%比0.6%,χ2=9.574,P=0.002)。在MS各组分中,男性受检者肥胖(χ2=30.211,P<0.01)、高血压、低HDL-C血症、高血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甘油三酯升高的检出率低于女性。在男性受检者中,检出率最高的MS组分是肥胖(14.6%),女性受检者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12.5%)。在男性和女性受检者中检出率最低的组分均为低HDL-C,分别为2.5%和1.2%(表2)。

2.3 3种诊断标准对MS及其组分检出率的分析 3种诊断标准对MS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IDF标准(χ2=22.179,P<0.01)和Cook标准(χ2=26.507,P<0.01)对高血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对甘油三酯升高的检出率最低,IDF标准居中,Cook标准最高(与中国标准相比,χ2=17,837,P<0.01;与IDF标准相比,χ2=13.028,P<0.01);IDF标准对血糖升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国标准和Cook标准(χ2=10.529,P=0.001)。3种诊断标准对肥胖的诊断最为一致。

3 讨论

国际范围内儿童、青少年MS的诊断标准较为多样,至今尚未达成共识。运用各个诊断标准的检出率差异较大,范围在0.2%~38.9%[6]。在对85项儿童研究的系统性回顾中,整个人群中MS的中位患病率为3.3%,并且呈上升趋势[1]。MS正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心血管系统[7]。

表1 1 097名青少年的基本资料

注: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BMI:体重指数;1 mmHg=0.133 kPa

表2 中国标准对不同性别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检出率[n(%)]

注: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

表3 不同诊断标准对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检出率比较[n(%)]

注:中国标准与IDF标准、Cook标准相比,aP<0.01;3种诊断标准之间相比,b,c,eP<0.01;IDF标准与中国标准、Cook标准相比,dP<0.01;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F:国际糖尿病联盟

本项研究以中国标准、IDF标准及Cook标准得到的常州地区青少年MS患病率分别为2.3%、2.8%及3.0%,接近于中国标准下的全国水平(2.4%),低于Cook标准下的全国水平(4.3%)[8],高于IDF标准下的全国水平(1.8%)[9]。就各组分而言,各个标准的检出率差异较大,最显著的为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高血糖,究其原因主要是3种标准对这3个组分的诊断方式和切点划定差异较大。

在MS各组分中,肥胖是其核心因素。按中国标准,在全国东部、北部和中西部六市中小学生中MS的患病率为1.4%,而在肥胖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6.8%;按中国标准定义六市中小学生MS的患病率为2.4%,在肥胖人群中达28.8%[10]。更有研究表明,肥胖儿童MS的发生风险是体重正常儿童的10~15倍[11]。在本研究中,3种诊断标准对肥胖的检出率均为10.1%,表明3种诊断标准对肥胖的识别较为一致,也可见3种诊断标准对肥胖认识的谨慎,这也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及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同时,对MS及其组分统一诊断标准的研究仍然需要大规模的临床数据支持。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可以排除样本选择偏性引起的误差,数据和结果基本可以代表本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总体患病情况。由于本研究抽样范围较为集中,仅可反映常州市区范围内的整体情况。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常州地区儿童、青少年MS患病率明显低于东北城市的同类型研究[12]。这可能与两个原因相关,一是问卷调查方法带来的受检者自愿选择偏向;二是区域性饮食、经济、文化等的差异。

总之,儿童、青少年MS的广泛流行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更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加以积极干预。本研究证实,常州地区儿童、青少年中检出率较高的MS组分是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需要积极防范,适时干预。早期识别MS的危险因素,同时加以生活方式等干预,有利于降低成年后MS的患病率,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受检者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高甘油三酯血症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分析沟通技巧用于健康体检护理中对提高体检者满意度的作用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