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11 13:40:16叶德森李凌智
微创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联心电图心血管

黄 维 叶德森 李凌智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梧州市 54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持久且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具有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临床上检查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段主要有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有研究认为[2],心电图检查能够实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血管预测,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依据。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关于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中应用价值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9例,女性49例;年龄32~78(63.45±10.32)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3];(2)心前区存在明显疼痛,并且疼痛时间持续超过30 min;(3)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脑血管疾病者;(2)有严重肝肾疾病者;(3)在短期内有大型手术史者;(4)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将TP段作为基线,将QRS波群的起点作为ST段测量基点,然后连续测量5个ST段,取这5个ST段的平均值作为ST段的改变值。以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将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0.5 mm的40例患者纳入抬高组,将ST段未偏移的79例患者纳入未偏移组,将ST段压低≥0.5 mm的29例患者纳入压低组。患者入院一个月内,均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患者的梗死心血管数量和位置。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脉动脉造影梗死血管位置、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 抬高组和压低组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偏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抬高组和压低组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偏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 [n(%)]

注:与未偏移组比较,*P<0.05。

2.2 冠状动脉造影梗死血管位置 抬高组的左前降支近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高于未偏移组和压低组,左前降支远端、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于未偏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压低组的左前降支近端、左前降支远端病变发生率低于未偏移组,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未偏移组和抬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梗死血管位置 [n(%)]

注:与未偏移组比较,*P<0.05;与压低组比较,#P<0.05。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抬高组和压低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偏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n(%)]

注:与未偏移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无创等优点,临床上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不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还能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包括:ST段异常、R波振幅改变、电轴偏移、病理性Q波等。有研究结果表明[4],aVR导联的ST段变化有助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抬高组和压低组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偏移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偏移组;抬高组左前降支近端和左主干的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偏移组和压低组,压低组的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抬高组和未偏移组(均P<0.05),提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以及梗死血管位置相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梗死血管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分析其原因可能为:(1)基于冠脉病变发生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造成冠脉急性完全性闭塞,在心电图中显示为ST段升高;基于冠脉病变发生血小板为主的血栓,冠脉未完全闭塞,在心电图中显示为ST段压低[5]。(2)在临床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左前降支狭窄或闭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右冠状动脉闭塞、回旋支狭窄或闭塞[6]。有研究表明[7],43%的左前降支闭塞患者的心电图aVR导联会出现ST段抬高,约10%的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心电图aVR导联会出现ST段抬高,90%左右的左主干闭塞患者的心电图aVR导联会出现ST段抬高。因此,aVR导联ST段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血管位置,是急性左主干闭塞的重要预测指标。当左主干存在急性闭塞时,会影响到间隔支血液的供应,使得室间隔的底部出现缺血情况,从而导致ST段抬高[8]。同时,当冠状动脉左主干存在急性闭塞时,会导致左心室大范围内出现缺血坏死,使得左心室的射血分数下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下降,从而使得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心肌再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

综上所述,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梗死血管位置、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导联心电图心血管
关于《心电图动态演变为Aslanger 样心肌梗死1 例》的商榷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miRNAs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