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义忻 刘风光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
英语演讲技能是全球化、跨文化语境中一种重要的交际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英语演讲比赛是选手们综合能力的展现和较量。选手不仅需要有深刻独到的观点、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在演讲过程中使用合适的修辞,从而有效传达观点,打动听众。近年来,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事不断涌现,以及原有相关重大比赛成熟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当今大学英语学习者拥有更多分享想法、挑战自我、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机会。
但是在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情景对话层次上,且许多学生只专心于本专业的学习,完全忽略了社会、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知识,英语新闻阅读量缺乏(王建武 曾小珊,2007)。因此许多选手在进行英语演讲的过程中失误频出,其中言语的不礼貌现象就是重要部分。虽然选手的礼貌与否并非英语演讲好坏的决定因素,但选手演讲过程中的言语不礼貌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因此,本文将以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的即兴演讲语篇为语料,以Culpeper(2005)不礼貌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究不礼貌策略的使用及其语用失误在即兴演讲中频繁出现的动因,为演讲语篇分析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根据蔡基刚(1998)所列的标准,一次出色的演讲是演讲人优秀的“思想”“作文”和“表达”的有机统一。其中演讲语篇作为思想的承载,在演讲中起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演讲语篇分析以政治演讲语篇为主。例如汪少华(2011)对奥巴马、布什两位总统的演讲稿进行隐喻学分析,揭示了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魅力和说服力,挖掘了政治语篇接受度高低的原因。张志慧(2009)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阐明了话语或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及其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控制的关系。近来,随着学界对英语教育关注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演讲语篇研究以演讲比赛语篇为语料,并结合新兴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于小艳(2014)运用语料库技术,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从语用标记语的角度对其在语篇分析中的语用功能作对比分析,找出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大学生在组织语言中使用语用标记语的情况以及其代表的意义。杨莉芳(2017)通过分析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语篇,探讨二语英语演讲中话语引用的特征,为英语演讲教学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薛琳(2018)以程式语理念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学生英语演讲语篇程式语使用。但是总体而言,虽然学界对演讲语篇的研究范围广而有侧重点,但是对演讲比赛语篇涉及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尚未出现以语用学不礼貌视角对英语演讲比赛语篇进行分析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从语用学不礼貌视角出发,以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即兴演讲语篇为语料进行研究。通常,即兴演讲在演讲比赛中难度最大,分值最高,且相比于现场问答篇幅更长、语义更完整,相较于有备演讲能更充分地体现演讲者的语言水平、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意识,因此本文以Culpeper(2005)不礼貌理论模式为框架,对第十四届至第二十三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即兴演讲语篇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大学生英语研讲比赛即兴演讲中出现的不礼貌策略;(2)学生英语研究比赛即兴演讲中造成语用失误的不礼貌策略是如何分布的;(3)造成上述现象的动因。
本研究所用的语料选自第十四届至第二十三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即兴演讲语篇。在此范围内分别选取来自全国总决赛冠军、亚军、季军、一等奖、二等奖、未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全国半决赛选手即兴演讲语篇各10篇。其中根据简单抽样原则,选取一等奖、二等奖及半决赛参赛选手语篇。此外,由于即兴演讲赛题对选手的演讲起到最主要的导向作用,所以笔者在收集选手演讲语篇的同时,也摘录相应的赛题进行参考。
首先,转写即兴演讲视频以获得文本作为研究语料。在转写过程中,对选手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修正。接着,由2位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师、1位美国文化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师和1位英国文化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师共同完成对于满足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的话语判定,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依据。随后,根据Culpeper(2005)的5条不礼貌策略,在各选手级别下对筛选出的符合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的话语进行归类和汇总。最后,选取典型话语,并结合Culpeper(2005)的不礼貌策略进行分析,探究该类现象出现原因。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礼貌策略的使用不等同于不礼貌现象。且本文中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是指满足Thomas(1983)语用失误条件的不礼貌策略使用。这些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均对选手的发挥造成负面影响。其余体现了选手不礼貌的态度但不涉及不礼貌策略的情况,以及运用了不礼貌策略,但没有出现语用失误的情况,在本文中不作讨论。
虽然不礼貌理论自提出后经过多次完善,但是Culpeper(2005)不礼貌理论条理清晰,在本研究中可操作性强,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以Culpeper(2005)不礼貌理论为基础。在该理论模式下,不礼貌策略共有如下五条:
是在有关面子的场合故意攻击听话者的面子,以直接、不含糊及简明的方式实现面子威胁行为。不礼貌策略类型 定义 具体内涵直接不礼貌(bald on record impoliteness)是说话者用来损害听话者正面面子需求的策略。积极不礼貌(positive impoliteness)故意冷落对方、忽略对方的要求,把对方排除在外,表明与听话者没有关系,对听话者表现出不感兴趣、不关心和冷漠,用不合适的身份标志,用含糊隐晦的语言,寻求分歧,让听话者感觉不舒服,用禁忌词语,直呼其名等。消极不礼貌(negative impoliteness)恐吓威胁、轻视嘲笑、侵犯说话者私人空间、明确将听话者和否定体联系起来、让听话者感觉欠自己人情、身体上阻碍通过、语言上打断对方等。旨在损害听话者负面面子需求的策略。间接不礼貌(off-record impoliteness)是使用明显不真诚的礼貌策略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以一种直接但又含蓄,并且可以撤销的方式。礼貌缺失(withhold politeness)是在期望礼貌的时候没有礼貌,违反礼貌预期。
由于Culpeper(1996)指出在某些场合,说话人会主动使用不礼貌策略来攻击听话人面子,为的是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一个长期的目标,或者是通过攻击面子取得特定的效果。且选手在演讲过程中既需要说服听众,又受制于有限的比赛时间,因此,为达到效果,使用不礼貌策略可以理解。不过,很多选手由于不熟悉英语文化背景中的不礼貌,在运用不礼貌策略时出现语用失误,给自己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故我们采用Thomas(1983)语用失误理论,对被判定为使用不礼貌策略的话语进行进一步选择。在Thomas(1983)语用失误理论中,语用失误分为两类:
(1)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这类失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合操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式:其二是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
(2) 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有关。
基于以上两种理论,本文对收集的60篇即兴演讲语篇进行探讨,分析选手在不礼貌策略的使用时涉及不符合英语母语者语言习惯、不符合英语正确表达式以及不符合英语背景文化的言语。
从表1中可见,使用不礼貌策略最少的冠亚出现最少。
表1 不礼貌策略在各选手级别中的使用情况
表2 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时,其类别在不同选手级别中的分布情况
在演讲比赛中,选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传达信息,导致了不礼貌策略的广泛使用,本无可厚非。不过,在60篇语料中,不礼貌策略的使用共出现41次,其中语用失误超过17次。总体上看,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率为41.5%,接近半数,而除去冠、亚、季军,不礼貌现象语用失误率均超过50%,证明了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具有普遍性,且获奖级别越低,不礼貌策略语用失误现象越多,反映出不礼貌意识与选手个人语言能力的直接关系。在冠军、亚军、季军中,不礼貌现象的语用失误出现最少,是由于冠军、亚军、季军的语言技能水平较高,且跨文化意识较强。这些选手不仅有流利的表达,而且还有严谨的措辞,语言表达符合英语文化语境,但部分同学不满足于传统的框架,希望标新立异,寻找更季军组频数也各有6次。之后随着级别的降低,频数呈上升趋势,在二等奖和半决赛两组中达到了8次。这说明在每一类选手级别中,不礼貌策略均被广泛使用。而在除去冠、亚、季三类选手的其它选手几乎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出现了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且失误率均在50%以上。且在亚军之后,随着级别的降低,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二等奖选手的语用失误和半决赛的语用失误率分别为62.5和75%。语用失误率之高,反映出在该范围内大多数不礼貌策略的使用都给选手的发挥造成负面影响。
表2显示的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则更具体:一等奖、二等奖和半决赛语篇中出现的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不仅数量偏多,而且涉及的种类也更广。对于被语用失误的不礼貌策略,最常出现的是消极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其次是积极不礼貌策略。而礼貌缺失这一策略的语用失误具有冲击力的观点和表达,会选用一些反常规、高风险的方案,在挑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继而影响即兴演讲效果。
有例如下:
某选手:Okay, now just imagine yourself reading your favorite book on a comfortable chair on a beautiful afternoon.And suddenly this voice, came in:“Now choose: A.Using your own imagination to get you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is book, and B.Put yourself in the author’s shoe and feel what he thought.”How disappointing! Even though the voice of the question, like our host, is so beautiful.When I am reading, I seldom think of the question what way I would choose to read.
赛题要求选手在“通过自己的想象来理解一本书”和“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一本书”之间做出选择。虽然在演讲比赛给出赛题之外的方案在表达适切的情况下能起到石破天惊的效果,但其本身反传统的性质也会带来相当的风险。该选手有打破常规的意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但是在表达方式上欠妥,在将题目列出的两个选择具体化之后,该选手给出的评价为“How disappointing!”直接对题目的两种方案进行完全否定,公然威胁了出题人的面子,是一种直接不礼貌。因此,即使有独树一帜的观点,选手在展现个性时,须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威胁听话人或受众的面子,否则演讲无法做到完美。
纵观所有不礼貌策略使用的数量分布,消极不礼貌位居其首。从表2可见,选手在使用消极不礼貌时,最常触发的点在于否认对方价值。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赛选手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常通过正反面结合论证,必然涉及否定。且选手为增强演讲语言力度,在否定的过程中易走向极端,误用消极不礼貌策略。根据Culpeper(2005),消极不礼貌中的一个要素是“否认对方价值”。因此,由于反面论证的广泛使用,消极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成为选手最易踏入的雷区。
例如某选手在谈及保护环境话题时,对纸袋购物进行反面论证:
Ladies and gentlemen, it’s very funny because recently some guys recommend that we have to use paper bag.Excuse me? If you use paper bag, you have to kill a lot of trees.That’s quite sarcastic.
其中,选手的“That’s quite sarcastic.”一句,指明了使用环保纸袋来帮助环境保护是十分讽刺的,威胁了使用环保纸袋的听众和支持使用环保纸袋听众的负面面子。消极不礼貌与否定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选手在演讲中对否定的处理十分重要,过度的否定易导致消极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
除去消极不礼貌,选手在积极不礼貌策略上也频繁出现语用失误。不过,选手对积极不礼貌策略语用失误出现的原因比起消极不礼貌策略带有更强的否定性,积极不礼貌的重要特点是含蓄地制造分歧。不过,由于演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听、说双方达成共识,所以更多情况下,在出现积极不礼貌策略的语用失误时,选手是无意的。如下例:
某选手:We should always reach a consensus that we should understand each other.It doesn’t matter if we can reach such a consensus.And I think that we can coexist in the peaceful and stable situation.
题目引导选手做出“女性主导社会”的想象,是一个有利于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公平的赛题。但是在末句中,作者的畅想由于没有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在收尾时传达的观点存在有意制造分歧之嫌。“We can coexist in the peaceful and stable situation.”的会话含义是男性和女性之间既无法和谐共处,也没有做到和谐共处,这显然与事实相悖,是在制造分歧。因此此处作者使用的相对隐晦的语言威胁了听众的正面面子,让听话者感觉不舒服,是一种积极不礼貌。不过,由于演讲者本身对社会和谐充满期许,反对矛盾与分歧,因此此处应为选手临场准备或演讲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因积极不礼貌策略引发的语用失误。
同样的,间接不礼貌策略由于其讽刺性强,多数选手选择回避,因此出现次数较少,语用失误频次相对低,但依然由于选手的无意使用而存在,例如:
某选手:They (food servers in canteen) always secretly put some food that is already on my plate back there.I felt angry and annoyed every time,especially when I’m hungry.But now thinking back,I believe that those lovely ladies in my canteen have done a great job in promoting the idea of not wasting food.
如果把该段话语放置到整个演讲语篇的上下文中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即“我们可以为减少食物浪费做些什么?”可以肯定选手有正确的立意。此处的本意是表达选手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理解。但是,由于以上语料的主体是食堂工作人员,超出题目限制“我们能做什么”的要求,因此并非十分切题,造成了一种错觉,使听众认为选手实际上想通过讽刺来表达自身对食堂工作人员盛菜量小的不满,而讽刺性的话语是间接礼貌策略的独有特征,所以此处无意触发了间接不礼貌。作者的意图应是一种幽默的调侃,缓解赛场紧张的气氛,但是由于没有就事论事,在框定范围之外开玩笑,因此造成由间接不礼貌策略引发的语用失误。
在所有的不礼貌策略中,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礼貌缺失策略,其语用失误也较少,这反映了参赛选手拥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在演讲过程中礼貌意识较强。加之在演讲比赛中的互动较少,没有搁置礼貌的需要。因此相比对话中常见的直接拒绝回应,下例在言语中缺乏尊重的表达更为典型:
某选手:I’d like to start my speech by letting you imagine that if you are a person who haven’t eaten an apple.Okay, now here is an apple standing on the stage.Now what you’ve got to do is to find out how sweet I am.You have several ways.
自信是演讲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该选手也在演讲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足够的自信。可以看出,该选手想邀请听众了解自己,不过此处“What you’ve got do is to find out how sweet I am.”带有命令语气,显然不是对对方的一种真诚邀请。由于该请求完全出自个人原因,因此谦虚、礼貌必不可少,应该使用更为和缓的语气。但是选手把这种真诚的邀请表达成一种要求,出现了礼貌缺失的语用失误。但研读所有语料,选手基本都具备尊重对方的意识,不会刻意使用礼貌缺失策略,因此很少出现礼貌缺失策略语用失误。
本文以Culpeper(2005)不礼貌理论为框架,结合Thomas(1983)语用失误理论,对比和分析60篇即兴演讲语料中不礼貌策略的运用,着重讨论了其中不礼貌策略的礼貌缺失策略,验证了该理论模式在演讲语篇不礼貌现象分析中的适用性。本文通过语料分析证明选手在英语演讲比赛即兴环节中普遍存在不礼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不礼貌策略的适切使用与错误使用加以区分,重点分析了后者,并得出相应结论,为不礼貌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中国大学生的二语英语演讲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涉及多种文化变量,其中的礼貌缺失问题亦值得关注。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不礼貌现象的诠释可以从更多视角切入。尤其是需要从把中国文化纳入分析层面的不礼貌理论视角。同时,本文所选取的语料尚需丰富,有待通过建立更大的语料库进行验证。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二语英语演讲的关注,以期在未来的跨文化实践中,演讲者能够更加适切、礼貌得体地表达观点,传播各自国家及文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