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外语非通用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界为加强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而采用的一个概念,主要指除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7种语言以外的、在国际交往中使用范围不太广泛的外国语言。在“一带一路”倡议得以践行,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与《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推行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语非通用语(以下简称“非通用语”)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所培养的非通用语人才不仅仅要有“厚基础”,还需要有“高素质”与“强能力”。尤其是近年来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传播与推广的深入,也要求我们对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予以足够的关注。如何培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非通用语人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2013年,教育部提出建立高等教育专业国家标准来规范、监管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启动各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非通用语种类专业作为外语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后将适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为“《国标》”)进行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与验收。《国标》中的培养规格部分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做出如下阐述:
——素质要求: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知识要求:外语类专业学生应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区域与国别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能力要求: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即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培养原则(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2)。强调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国标》培养规格的以上表述再次强调了这一培养原则,即既需加强外语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对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些与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一脉相承。与此同时,较之前的培养原则相比,《国标》培养规格的覆盖面更广阔,要求更具体,对我们所要培养的外语人才在知识上的要求更具宽厚性与系统性,在素质上的要求更具全面性与发展性,在能力上的要求更具开放性与时代性。《国标》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为我们探讨外语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构成提供了重要借鉴。
如上所述,《国标》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提出了外语专业本科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指明了高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以此为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外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体系构成以及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炼的系统的认识①https://baike.baidu.com/item/知识/74245;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至少包括以下版块:即外语专业基础知识、外语专业知识以及人文与科学知识。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的本领②https://baike.baidu.com/item/能力/33045,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而言,必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应包括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国情研判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素质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生理层面的先天的禀赋③https://baike.baidu.com/item/素质/1029618,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特质,涵盖人的身体、思想、道德、业务等维度。由于能力和素质都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能力与素质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素质的特点是“内凝”与“内隐”,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所塑造成的内在升华,而能力的特点则是“外化”与“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实在的呈现。外语专业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指扎实的外语专业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外语运用技能,文化素质则包括宽广的人文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这四方面素质的关系可表述为: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身心素质是保障,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前提。
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的关系中,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不过是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同时知识有待于转化和升华为能力和素质。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实践条件。能力也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能力的大小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素质是能力的基础,素质付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同时,良好的素质又可以引导知识、能力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知识、能力运用的方向标。总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相互联系、互动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结合以上论述以及《国标》培养规格中的要求,笔者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体系应由图1所示的诸要素构成。
图1 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体系
图1所示的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不仅是外语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从事相关工作、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目的所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外语专业学生在未来社会谋求自身发展、适应社会变革所不可或缺的素质能力。非通用语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对象国语言、文学和社会文化等作为学习与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对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应该与外语种类专业学生的要求一致。也就是说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体系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都是对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备扎实的非通用语基础知识、系统的非通用语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出色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非通用语人才。
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曾将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总结为“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王义遒,2019: 10)。这些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外语教育领域不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由于外语学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形式的个性特点,使得有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文素养不足,人文精神弱化。
人文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领域的知识,还包括一个人的思想方法、道德水平、是非标准和言行方式。我们强调进行人文教育,就是要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与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品位与修养,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高。外语专业隶属人文学科,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在社会、国家及全球化环境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必要环节,也是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文素养不足是我国高校教育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现象在非通用语专业学生身上也有充分体现。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社会上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各地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建立起来的。由于专业定位模糊,加之受师资数量、水平、专业方向等限制,无法确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教育观念大多偏重于实用性与功利性,在课程设置时侧重专业素质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尽管也有不少高校开设了人文通识课程的选修课,但开设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学生建构人文知识结构的需要。还有一些学校实施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措施,但二者之间的整合过于表面、过于机械,使通识教育成为外语专业教育的点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基础型语言教学模式,以语言知识讲解及语言技能训练为主,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素养教育。由于缺乏人文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理论、方法的系统训练,造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严重不足,进而导致人文精神的逐渐弱化。不注重人文素质和人格形成的外语教学必然流于浅薄,人文素养教育缺位的结果,不仅表现在学生对世界知识与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缺乏了解,甚至对与专业相关的文学、历史、文化等知识也了解不多。
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对本国文化知之甚少,国学修养不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我们的学生对孕育他们成长的中国文化所知有限,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吸收不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学生们的外语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与其教育背景极度不相匹配,他们无法用自己的母语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写不出一份像样的中文自述。在中国文化需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代,外语人才要想当好沟通多元文化的桥梁,就必须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同时具备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的能力,承担起综合提升、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
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教育的本意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思想、批判意识和正确价值观的全方位的、真正的人,而不是成为某种工具式的器材。大学是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重、专业与通识兼顾的高等学府,其职能并非单纯的职业培训,不应该急功近利,只关心外语技能是否能给学生将来的就业带来竞争力和学校所学的课程是否与市场接轨。如果外语专业教育沦为语言培训就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如果大学教育只是纯粹从工具性出发而无视其人文属性的话,学生与其到大学学习四年外语技能,倒不如到社会上的外语培训机构接受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效果更好。
第二,思辨能力薄弱。
“思辨能力”一词源自英语中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最初被直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后被译成“思辨能力”。是指“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文秋芳等,2009: 38),含有思辨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和思辨倾向(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两个维度(文秋芳等,2018: 13)。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思辨能力的培养水平是衡量当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呈现何种特点呢?在1998年教育部的《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中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不适应,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薄弱就是问题之一。黄源深(1998: 1)在论文中首次提出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中国外语专业学生更易“患思辨缺乏症”。后来又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技能与思辨人格倾向虽不逊于其他文科生,但是其后续发展力度较之其他文科生较弱(文秋芳等,2014: 801)。针对非通用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在学界尚未展开,但是从对学生作文文本的审阅以及对学生语言表达情况的观察来看,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确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逻辑思维和条理性方面表现较差,缺乏足够的调研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对待问题或少有见地,或言之无物,或空洞浅薄。笔者从2012年开始参与历届“全国高校朝鲜语专业四八级测试”主观题的阅卷工作,在批阅作文题时发现,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存在思维能力简单化、想象力与思考力匮乏、作文主题千篇一律、内容陈腐俗套、苍白空洞等问题。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外语学科的特点可能是导致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大学阶段是学习方法和思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非通用语专业学生需要从学习字母、发音开始学习外语,进行大量模仿、重复、背诵和记忆。以模仿与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其日后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从学习内容来看,基础语言教学阶段给学生们输入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的课文内容只相当于对象国小学生的水平。即便到了高年级,部分教师强调知识的连续性,无视学生的潜力、自学能力及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仅相当于对象国的初中生,甚至达不到初中生学习水平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不仅与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不相匹配,在提供的语言信息的量上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机械的学习方法和偏少偏浅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刺激与训练。另外,我们给学生的知识通常是一些碎片化的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知识缺乏系统性也是造成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此外,外语专业的学生还需要用外语表达思想,由于他们的外语能力有限,学生常常无法激活通过母语获得的有效知识体系,陷入母语话语体系中的知识与所学习的外语互文对接困难的窘境,只能表达“我能说”,而无法表达“我想说”。综上所述,我们的学生接受不到应有的思维训练、输入过于浅显且有限的内容、得不到系统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要应付语言障碍,面对跨语际、跨文化语域中的不同文化的复杂冲突,其思辨能力薄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专业特有的培养目标。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概念、知识、思维及情感的交流。要想很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能力。《国标》在能力要求方面也明确提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多角度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对象国文化的差异,同时还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文化与价值观,从对象国文化中吸收积极因素。尽管几乎所有人都会认可跨文化能力培养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部分老师和学生把外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起来,认为具有外语能力就意味着具备跨文化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及对技能的训练。但是,仅掌握好外语知识与技能并不能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有效与成功进行,学生虽能流利地说出正确的句子,但因不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具备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交流的能力而造成语际交流障碍的现象比比皆是。除了语言沟通之外,对本国文化与对象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作用也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些学生因为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较为肤浅,不能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不具备向对方传输本国文化的能力,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受阻,无法达到跨文化交际与合作的初衷。
以上对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几个较为普遍且突出的问题做了简要阐述。学生在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更进一步说明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针对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标》对知识、素质以及能力等培养规格方面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近年来,功利性教育大行其道,部分外语专业以解决学生就业、迎合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诚然,解决就业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综合能力。如果家庭、社会、学校都只将就业、赚钱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忽视素质教育的话,不但学生的专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甚至会造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严重不足、人文精神逐渐衰退的恶果,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外语人才的目标更无从谈起。
非通用语专业在学科分类上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亦即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尽管《国标》在专业概述的表述中提及其跨学科的特点,也强调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但是其作为人文学科的属性不能动摇。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如果偏离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这一根本,缺乏自身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不仅会沦为语言培训中心,其在高校中的学科定位也会非常尴尬。因此,不管在专业的学科定位上,还是对学生的培养规格要求上,都应该重视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对照《国标》的培养规格及我们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结构与功能进行优化。在确立课程体系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对于非通用语专业学生而言,只掌握专业知识,其思维空间是狭窄的,应该把知识结构中的几个版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非通用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主轴,形成一个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互补结构,这也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体现外语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其人文学科属性为原则,关注课程设置的人文性转变和文化生成性转变,在凸显人文课程地位的同时充分体现跨学科的特点,重视研究方法多维性思考模式的建构,将传统的人文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恢复到课堂上来,把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壁垒,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方面得到综合性发展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所需的文化底蕴的支持,帮助学生形成精深与广博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为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得到综合发展,在确立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开设如下几类课程:
① 非通用语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以夯实语言基本功。不超过总学分的25%。
②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对象国语言学、文学、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占比50%左右。
③ 人文艺术与现代科技课程及关于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学科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的课程,占比10%左右。
④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文写作等课程,以加强国学的学习与运用。占比10%左右。
⑤ 辩证法、逻辑、辩论方法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程,占比5%左右,用中文授课,以防信息流失。
高校院系课程设置的特点和人文教育的学科跨度都决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不可能在一个院系或学科内实现。这就要求各高校应给予学生实现在相关院系选课的自由,以便更好地促进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形成一个融合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等在内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素质能力养成的良性机制。
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提高各种素质能力,就必须改变认为基础语言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讲授语法、词汇的固有观念,把语言作为人文及科技知识的载体,把基础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提高非通用语水平的同时接触到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选取专业课教学内容时注意处理好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衔接与转换关系。在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的传授,进行全面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构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而中、高级阶段的重点则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阶段应为学生选取对象国的经典作品,加大知识输入量,扩大阅读范围,用精选的教学内容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对象国的历史、社会及情感世界。此外,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入一定的中国文化因素,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分析,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其对我国优秀文化的深厚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自然会得到提高。
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至关重要。要改进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如何“教”,又要重视如何“学”,既要关心学生思考“什么”,又要关心他们“怎么”思考,既要关注学生们“接受”了多少知识,又要关注知识怎样“转化与运用”。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学习、吸收、运用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在课堂上适当减少语法和单词的讲授时间,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的挖掘与对其中文化内涵的分析与讨论。也可以尝试使用研论式、启发式、讲座式等方式,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做调研,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以促进其知识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还应该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与创新知识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应该是引导和学习的实践者,是学生人格完善和思想升华的引领者。教师的自身形象、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及价值判断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教师应该实现育人意识及知识结构的转变,深刻认识到“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认识到“教育”与“训练”的不同。与此同时,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及时补充人文知识,树立国际意识,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训练提升自己,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2018年新年伊始颁布的《国标》,在为我们指出教学目标、培养规格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反思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外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非通用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作为外语专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非通用语专业,我们的学生应该是既熟练掌握非通用语基本知识与技能,又熟知对象国社会文化知识与国情知识的,既具备一定的世界知识,又了解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的,既具备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又具有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既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又对异文化具有的敏感性、包容性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文通识型外语人才。为了能够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应主动从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的工具型、应用型教学逐渐过渡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轨道上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外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结构,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其表征,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到教学实施中寻求目标实现的途径,以切实保障素质能力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