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锦晖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类别。英语世界对苏轼的译介最早只限于诗,1853年,曾到过中国的美国传教士露密士(Rev.A.W.Loomis)在伦敦版《皇家亚洲协会会报》(Journal of the RAS)上刊登了一首译自苏轼描写恬静家园的诗①。[1]104较早翻译苏轼作品的还有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Giles)和克莱默·宾(Cranmer-Byng)等人。受翻译环境的影响,当时被翻译的苏轼作品只有诗作,如《春宵》《花影》《惠崇春江晚景》等。1931年,英国出版了李高洁(Cyril Drummond Le Gros Clark)翻译的《苏轼作品选集》(SelectionsfromtheWorksofSuTungP’o),此选集翻译了苏轼的赋18篇,这应该是最早的苏轼作品英译专集②。苏轼的词作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则是始于克拉拉·甘淋(Clara M.Candlin)的《风信集:宋代诗词歌赋选译》(TheHeraldWind:TranslationsofSungDynastyPoems,LyricsandSongs,1933)和中国学者初大告的《中华隽词》(ChineseLyrics,1937)。克拉拉选译了苏轼3首作品,包括两首诗《上元侍饮楼上》(其一)、《海棠》和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初大告共选译了苏轼8首词,其中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等名篇。1947年,林语堂先生出版了《苏东坡传》(TheGayGenius:TheLifeandTimesofSuTungpo),以传记形式记录了诗人不凡的一生,并翻译了苏轼诗词52首。迄今为止,对苏轼诗作的英语译介已跨越了3个世纪,据笔者统计,国内外译者的苏轼诗作英译本已经达到了至少70余种③(不包括同一译者再版译本),这其中包含不少重要的专集、选集等。专集译者有李高洁、林语堂、华滋生(Watson)、傅君励(Micheal A.Fuller)、许渊冲、任治稷(Charles Jen),此外收录苏轼诗词较多(超20首)的重要选集亦有7、8种。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苏轼的代表词作更是被反复翻译。
国内苏轼英译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CNKI等期刊数据库来看,已有成果多发表于近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研究借用多种理论视角对不同翻译文本、翻译方法、译者、译介等主题进行探讨。如郭正枢通过分析林语堂6首苏轼译文在形式上的特色管窥林语堂的译诗风格和严谨的汉诗英译探索精神。[2]任东升等通过对比分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林语堂、许渊冲和沙博理译本,考察了译者显形与译本特色之间的互动。[3]林嘉新等以华滋生对苏轼的翻译为考察对象,结合美国社会当时的文学思潮,分析了华滋生译诗中的诗学征用与文学变异现象。[4]戴玉霞对苏轼的国内外英译状况进行了梳理,颇具文献意义,并借助生发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和合翻译理论对苏轼的诸多英译文本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对比研究,包括从译文语言、词音、词汇、句法、语境等5个重要层面对苏轼多首诗歌不同译者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美中不足之处是译文对比侧重分析,弱于归纳,归于和合的同时缺少了对单个译者翻译策略的整体性把握。[1]104综上所述,苏轼诗词的英译研究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需要加强。
“《水调歌头》《念奴娇》《满江红》堪称是宋词长调中的三大金曲”[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被认为是豪放词的第一首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影响力始终名列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宋词经典第一名篇”。[6]同样,该词也已成为众多英译者的必译词目。本文的策略分析将借用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7]92,[8]62,从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等多个维度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英译文进行描写研究,归纳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体系,并结合译者身份、翻译观等主体性因素对策略的选择进行深度剖析,以微观与宏观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系统考察。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英译文多达十几种,限于篇幅,本文从中选取4种作为分析语料。为了使所选译文更具代表性,笔者在选择译文时考虑了以下3种因素:一是译文出自较有影响力的专集或选集;二是译者的翻译策略具有各自特点;三是兼顾中外译者。最终,笔者选择了以下4位译者的译文,分别是:王红公(Kenneth Rexroth)、叶维廉(Wai-lim Yip)、许渊冲、任治稷(Charles Jen)。译文详细信息请见表1。
表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种英译文出处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是以汉语古诗的文体特征为出发点,根据“汉语古诗英译语言—形式—内容的特点”[7]92而提出的一套具有层级性的翻译策略体系。这具体包括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下面我们将按照层级次序来分别对比4种译文的翻译策略。
1.译诗语言易化策略
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在概念上是指英译文如何对应汉语古诗中古雅的语词,在具体方法上则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古译古的“拟古法”,译者会选用一些英语的古旧词汇或长难词、生僻词等来接近原文的古意,如中国学者孙大雨译王之涣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9]10,译文为“Behind the mounts daylightdothglow and fail,/ The Luteous River to the seadothflow”[9]11,其中“doth”为中古英语用法,“Luteous”一词也是较为生僻的用词,译者通过这种拟古的方式来营造类似原文的语境;另一种则是选用现代英语,使词汇更加贴近当下英语读者,使译文语义易被读者理解。这也是多数译者的选择倾向。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4种译文所选用的词汇都是现代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因此在整体词汇风格上都属于“当时化法”,当然每位译者在具体词汇的选择上会有不同,以“故垒”译文为例,王红公译成“the ancient wall”,叶维廉和许渊冲均译成“the ancient fortress”,任治稷的译文是“the old rampart”。
2.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
从众多英译本来看,汉语古诗被译成英语后,形式上呈现出多种类型,依据译诗形式上行文及韵律的特点,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将译诗形式归纳为5种,分别是散体型、诗体无韵型、协韵型、借用型和自格律型[8]62,其中借用型又可以是借用英译格律和借用英语现代自由诗体。《念奴娇》词牌有其固定格律,诸家最常用的格式为(- 平,| 仄,+可平可仄):
+-+|(句)|-++|(句)+- -|(韵)+|+- -||(句)+|+- -|(韵)+|- -(句)+-+|(句)+|- -|(韵)+-+|(句)|- -|+|(韵)
+|+|- -(句)+-+|(句)+|- -|(韵)+|+- -||(句)+|+- -|(韵)+|- -(句)+-+|(句)+|- -|(韵)+- -|(句)|- -|+|(韵)
共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苏轼的《赤壁怀古》句式发生了变化:
| - -|(句)|-|(豆)-|- - -|(韵)||- -(句)-||(豆)-|- -||(韵)||- -(句)- -||(句)||- -(韵)- - -|(句)|- -|-|(韵)
-|-|- -(句)|- -||(句)- - -|(韵)|| - -(句)-||(豆)-|- - -|(韵)||- -(句)- - -||(句)| - -|(韵)- - -|(句)| - -|-|(韵)[10]
非常明显的是苏轼将首句式由4-5-4调整成为4-3-6,如此更加彰显了苏轼艺术创作上豪放不羁、敢于革新的精神。只是将这样繁复的平仄韵式在英译文中实现对应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并没有统一的形式来供译者选用,所以王红公、叶维廉等4位译者的《赤壁怀古》译本便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
表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种英译文形式
王红公的译文形式既借用了英语自由诗的表达风格,又仿照了汉诗意象。首先译文显然不押尾韵,译文共32诗行,并没有和原文诗行形成一一对应。译文多用不规则的跨行连续,在断句上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依照语义的完整性对诗行分割。我们以“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④的译文为例:“Days of the Three Kingdoms.The/Jagged peaks pierce the heavens./The furious rapids beat/At the boat, and dash up in/A thousand clouds of spray like/Snow.Mountain and river have”[11]65,加横线的部分为对应译文,首词“The”和所限定的名词被断开在两个诗行中,“beat at”动词短语也被故意隔开,最后一词“snow”成为下一行诗的首词。频繁的断句一方面使得诗句短小,意象在每个诗行中得到凸显,另一方面则将英语自由诗的形式充分利用,使得王红公的译文独具特色。钟玲对其译文风格的评价是“直接地、亲切地与读者沟通的语调,自由诗体及其短行的分行法,用词浅白自然而典雅,文法简洁而单纯”。[12]
叶维廉和任治稷的译文均属于诗体无韵型,但两者在行文上又有区别。叶维廉的译文虽然没有押韵,但是非常注重贴近原文的表达,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原诗表达方式,不做刻意增删。任治稷的译文也没有韵脚,其译文在语义上贴近原文的同时尽力以连贯的英语整句出现,以符合英语常用的表达规范。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翻译为例,叶维廉的译文“West of the ancient fortress,/They say:/Three Kingdoms,Master Chou,Red Cliff”[13]319,在分行上严格遵守了原文的句读规律,将“人道是”单独成行译出,且“三国周郎赤壁”也依照原文译成3个名词短语,在形式上尽量做到忠于原文。任治稷的译文是“To the west of the old rampart,/ Stands,they said,Chi Bi / Of Dashing Zhou Lang of the Three Kingdoms”[14]102,从行文上来看,译者进行了调整,通过增添适当的句子成分,让译文更具散文式的叙事性。
4位译者中,许渊冲的译文采用了协韵型。他的译文上阕是10行,尾韵形式是aabbccdede,下阕是11行,尾韵是fgfhihijjkk,一首译文中交叉采用了双行韵,交互韵和隔行韵。可见将词译成韵文并非易事,笔者推测灵活的用韵方式,可以减少因韵译对原诗语义造成的折损。许渊冲采用韵译的方式意在从形式上凸显汉语古诗合辙押韵的特色,此外译者还在译文中采用头韵等方式来增进译文音、形上的美感,如“In a silk hood,sobrave andbright”[15]167中“brave”和“bright”连用营造了一种迸发之势,利用音韵去契合原诗的“雄姿英发”。
3.译诗词语转换策略
译诗词语转换策略侧重译诗的内容方面,除了常用的直译方法外,译者为了弥合中英语言的使用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在对原诗内容进行翻译时还会采用到音译法、增补法、省略法、替换法、概括法、提译法、译写法、语气转换、视角转换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对象多为意象、典故等文化专有项词汇,但是也会涉及整个诗句意义的调整。下文我们将选择原诗中意象和典故较为丰富的几处对应英译文进行仔细对比分析。
《赤壁怀古》一词是苏轼作于贬谪黄州期间,开豪放词之先河。词的上阕主要吟咏赤壁,营造了一个极其广阔的时空语境。开篇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句中既有江山又有历史。王红公的译文对应为3个诗行,“The River flows to the East./ Its waves have washed away all/The heroes of history”[11]65,行文自然流畅。叶维廉也是3个诗行“Eastward goes the Yangtze! / Waves scour all / Free-soaring worthies of all years”[13]319,并且译文每诗行的单词数与原诗字数相等。许渊冲的译文是“The great river eastward flows;/With his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15]167,译者将原诗“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进行了视角转换,由“Gallant heroes”做主语。任治稷的译文“The big river eastward flows,/ Washing away/ Heroes from time immemorial”[14]102,整体上是一个英语长句,对应原诗语义分为3行。在译“浪淘尽”时省略了“浪”这一意象,因此译文的画面感略有折损。“大江”的翻译叶维廉采用提译法,译成具体的“the Yangtze”。另外三位都用了直译法,不过对“大”字的理解又各有不同,或是“great”或是“big”,王红公译文则省略这一修饰语。“风流人物”一词4位译者均采用了直译,译为“the heroes”“Heroes”“gallant heroes”“Free-soaring worthies”,不过相较之下叶氏的译文更追求逐字对应。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锁定了具体的历史场景,诗文中出现了几个文化典故的连用,可以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不过如何在译文中表达这些典故,是否能传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译者们必须面对的难题。王红公译文“To the West of the ancient/ Wall you enter the Red Gorge/ Of Chu Ko Liang of the / Days of the Three Kingdoms”[11]65中将“垒”替换为“wall”,赤壁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遗迹,在此语境下,“垒”理解为石头砌的堡垒、营垒。此外,王氏的译文还省略了“人道是”,而增添了“you enter”,采用第二人称跟读者的交流似乎更直接,但是却改变了作者的初衷。最明显的改动是“周郎”被译者错误替换成了“Chu Ko Liang”。叶维廉的译文“West of the ancient fortress,/ They say:/ Three Kingdoms,Master Chou,Red Cliff”[13]319对于几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均采用了直译法,且表达上仿照原文,将几个名词简单并置。许渊冲的译文“West of the ancient fortress appears/ Red Cliff where General Zhou won his early fame/ When the Three Kingdoms were in flame”[15]167采用了译写方法,在直译原有文化专有项的同时对原诗内容有所改动,省略了“人道是”,且通过增添“appears”将“Red Cliff”调整为译文主语,并对译文进行了内容的增添。任治稷的译文“To the west of the old rampart,/ Stands,they said,Chi Bi/ Of Dashing Zhou Lang of the Three Kingdoms”[14]102,为了使句式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增添了“stands”一词,也使“Chi Bi”成为整句的主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周郎”是该诗中的核心人物,4位译者对该词的译法不尽相同,王红公进行了替换,叶维廉和许渊冲分别译成“Master Chou”“General Zhou”,通过增添头衔对人物身份有所介绍,任治稷则是直接进行音译并增添了“dashing”(风度翩翩)一词来对该人物进一步刻画。
下阕“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着意深描周瑜,其中又牵涉更多相关历史背景。王红公的译文明显刻画了两个人物,一是周瑜:“Of those days.I remember/ Long ago,Kung Ch’in newly / Married to the beautiful/ Chiao-siao,shining in splendor,/ A young warrior,and the other”[11]65,另一个则是诸葛亮:“Chu Ko Liang,in his blue cap,/ Waving his horsetail duster,/ Smiling and chatting as he / Burned the navy of Ts’ao Ts’ao/ Their ashes were scattered to/ The four winds./ They vanished away/ In smoke.I like to dream of”[11]65,这里不难看出王氏的译文整体上采用了译写的方式,译者将原诗的5行扩写到12行,在原有意象所建构的语境基础上进行了自我创作,使译文内容越发丰富。人名如“公瑾”“小乔”均是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在“Chiao-siao”之前增添了“beautiful”修饰词以显化隐含的人物信息。王红公将“羽扇纶巾”这一形象匹配给了“Chu Ko Liang”,体现出了译者对原诗的另一种理解。在“羽扇纶巾”一句到底是指谁这个问题上,国内研究者也存有分歧。[16-17]尽管多数研究者认定是指周瑜,但是诸葛亮一说也不无可能。对“羽扇纶巾”的翻译王红公完全采取了替换法,不过“blue cap”“horsetail duster”的搭配似乎并没有传递出原意象刻画的儒雅气质。“樯橹”一词译者直接用其所指之实“the navy of Ts’ao Ts’ao”替换了。总体来说,王红公的译文较原文内容变动较大。叶维廉此段译文是对原诗忠实的直译,他所选的底本不是“樯橹灰飞烟灭”,而是“强虏灰飞烟灭”,因此该句的译文是“The chief enemy ashes in winds,gone in smoke”。[13]319许渊冲的译文“I fancy General Zhou at the height / Of his success,with a plume fan in hand,/ In a silk hood,so brave and bright,/ Laughing and jesting with his bride so fair,/While enemy ships were destroyed as planned/ Like castles in the air”[15]167也采用了译写的方法,意象上虽然没有增添,但是译者将原诗的表达顺序进行了调整,“羽扇纶巾”的译文被放置到“雄姿英发”的后面,“小乔初嫁”则和“谈笑间”译为一句话,“灰飞烟灭”省略没有译出,而是套用了一句英语的短语“Like castles in the air”。许译通过译写等方法使译文做到了押尾韵,却无意间也使原诗内容的传达不够准确。任治稷的译文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表达上采用英语叙事性长句,表意明晰。他的译文“With a feather fan in hand and silk kerchief round his head”[14]102,通过增补“in hand”和“round his head”,使英语读者明白“羽扇纶巾”的作用。
下阕词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诗人面对历史风流人物,不免自伤多情。这3行诗中并没有难解的意象典故,不过理解上易有分歧,“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语序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王红公的译文“In smoke.I like to dream of / Those dead kingdoms.Let people/ Laugh at my prematurely/ Grey hair.My answer is /”[11]65省略了“多情”,且译者依据自己的理解为“神游”和“笑我”分别增补出了主语。叶维廉的译文“Spiritual tour of the ancient kingdom…/ Sentimental! Yes,flout at me/ At my early white hair”[13]319,按照原诗语序进行了直译。许渊冲的译文“Should their souls revisit this land,/ Sentimental,his bride would laugh to say:/ Younger than they,I have my hair turned grey”[15]167,在直译的同时,也为“神游”和“笑我”分别增补出了主语“their souls”“his bride”。任治稷依然采用了叙事长句进行直译,其中“故国神游”采用了语态转换,利用英语句式巧妙避开了主语。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王红公的译文内容变动较大,他通过译写、增加意象、替换、省略等方法使译文多处偏离了原文,华裔学者方志彤对此评价道“他对于原文似乎拥有过多自由了”。[18]叶维廉的译文无论在表达结构上还是词语内容上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许渊冲的译文采用了较丰富的词语转换策略,直译与译写相结合,同时配合增添、省略、视角转换和套译等,使得译文在传递原诗意义的同时还兼顾音韵的要求。任治稷的译文在词汇、语义转换上最为贴近原诗,且在不影响原意象、典故的前提下,将原诗中的隐含意义也一并译出,不过频繁使用叙事性的长句令译文的行文更似散文。
4.附翻译扩展策略
“附翻译”特指在诗歌译本中,围绕原文和译文,对相关信息等进行扩展或深化的一类文本。这类文本通常以题解、注释、单独成文等方式出现,内容上与译文呼应,包含“自译、释义、赏析、研究和考据”等类别。“附翻译”在概念上与副文本有所区别,侧重于诗歌译本中与译文直接相关的微观策略。[19]
王红公在译本的尾注中就该词所涉及的“赤壁”主题进行了宏观的介绍,包括苏轼对这一主题的青睐,赤壁名称的由来,中国本土对“赤壁之战”这一历史片段的喜爱。王氏并没有就该词进行过多阐述,而是围绕“赤壁”进行了相关知识拓展。
叶维廉也用到了附翻译扩展策略,在译文后增添了两条注释,一是就译文中“Three Kingdoms,Master Chou,Red Cliffs”这些典故的具体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了这三个典故的关联。另一条注释是对“Little Ch’ao”这一人物典故的身份说明。
许渊冲的译文只有一条附翻译注释,是对词的标题“Red Cliff”的一个简要解释,交代了赤壁之战的时间,以及周瑜击退敌军这一战绩。
任治稷在译文后列出了5条英语注释分别对原文和译文进行说明。第一条注释说明了该词创作的时间,注释二用了较多文字对三国的历史进行了说明,注释三、四则是分别对译文中采用了音译的人名“Zhou Lang”“Gong Jin”进行介绍,并解释了“Lang”这一称呼的使用意义。最后一条注释则是对译文“With a feather fan in hand and silk kerchief round his head,/He sits chatting and laughing”[14]103中并不明确的描述对象进行了说明,从注释内容来看,译者对原文中“羽扇纶巾,谈笑间灰飞烟灭”所描述的人物理解为“诸葛亮”。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牵涉较多历史典故与相关人物,4位译者均使用了附翻译扩展策略中的释义功能对该词中所涉及的典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释,王红公与许渊冲的注解类似,都是从主题入手,简要说明。叶维廉和任治稷则是结合自己译文中对文化专有项词汇所采用的直译策略,用附翻译注释进一步对译文进行补充说明,注释内容较为详细。
在对以上4种译文从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的4个层级进行系统分析后,我们结合译者这一翻译主体来综合分析各个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我们看到王红公的《赤壁怀古》译文词汇极具现代风格,语言自然。形式上采用了英语自由诗,因此诗行没有规律的节奏和韵律,同时译者频繁使用不规则的跨行连续,并通过在诗行中利用句、逗标点断句构成了译文独特的节奏,同时通过节奏张力突出诗中意象。在内容方面译者并没有令译文被原文束缚,而是采用了非常灵活的词语转换策略:直译、替换、增添、译写,译文内容因此较原诗更加丰富。王红公的附翻译扩展策略并没有直接针对译文,而是简要从文学史角度来宏观说明“赤壁”这一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流行程度。
王红公认为“好的译者不会依照原文本逐字翻译。译者不是代理人,而是全力以赴的辩护律师”[20]19,在他看来“诗歌翻译成功的标准是同化(assimilability),即陪审团能否被说服”[20]19,也就是说“译者应在翻译中考虑本国语言文化特色,结合本国读者的审美情趣,在译文中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传达原文的精神,使读者被感染,从而得到读者的认同”[21]。从语言、形式上来看,该译文读起来是“十足的英文诗”[11]145,正体现了王红公“以诗译诗”的翻译原则。不过从内容上来说,王红公的自由似乎破坏了原诗的语意,故美国学者毕晓普(John L.Bishop)一方面赞扬文本的可读性(readability)[22],而另一方面却指出了王氏译文对原诗意旨的背离。[23]此外,也存在因为对原文的理解偏差而造成的误译。
译者叶维廉是蜚声中外的中西比较诗学学者,他的诗歌模子论在“借鉴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同时,主要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诗学、古典汉语的沃土,尤其是取法于道家的美学思想”[24]。从译文各层面的策略可以看出译者翻译实践深受其诗学观念的影响。诗歌模子论注重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质,故将汉语古诗英译过程中,“需要保持字词的‘物象性’,反对将译文中的字词降解为经过逻辑思维加工过的纯粹概念”[13]113。叶维廉的译文在语言上采用“当时化法”,形式上采用了诗体无韵型,且译文在词语转换策略上几乎完全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一方面词汇和表达紧贴原文,另一方面使译文采用“最为简洁、可行的句法”,正如叶氏所希望的,“给读者开辟一个审美空间,读者可以在古汉语和现代英语的认知-表达模式之间穿梭”[25]。译文后译者增添了附翻译信息,将重要的文化专有项词汇进行了注释。
许渊冲在自己的翻译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即译文应该传递原诗歌“意美、形美、音美”的特质。许氏认为传递原文“意美”,不是生搬硬套字对字地翻译,而要注重原文“深层结构”在译文中的传递;保留原文“形美”则是让译文的外在形式与原文保持一致;再现原文的“音美”是尽力使译文也具有押韵的风格。此外,“三美”的重要性也并不是“鼎足三分”的,以“意美”为最重要,其次是“音美”,“形美”更次之。[26]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也是在尽力贯彻自己的翻译原则,《赤壁怀古》译文在形式上采用了协韵型,为了同时兼顾译文的内容,尾韵使用了多种类型。在内容上,许译并没有完全遵照原文的表达方式,他借助多种词语转换策略,如直译、译写、增添、概括等来实现译文对原文“意美”的再现。附翻译扩展策略在许译中的使用比例较低,他更注重在译文中使用多样化的策略来传递原诗语意。
任治稷的译文在形式上是诗体无韵型,这与译者的翻译观不无关系。任治稷总结影响译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过度阐释,二是机械押韵。尽管韵律是衡量诗歌译文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任治稷认为“协韵的译文,会因为译文中增添的一些不相关内容而影响原诗中的意象以及诗意”[14]10,故此他避开了协韵形式,同时为了准确传递原诗的语义,译文完全采用语法成分齐备的英语整句。词语转换策略基本采用的是直译,偶有增添以显化原文隐含的意义。译文后还补充出大量的注释,对词主题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一些文化词语的特殊用法进行了说明,以最大程度降低理解难度。
“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审美信息、文化意蕴也就越丰富,翻译的难度就越大,这就更需发挥译者的创造性”。[27]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王红公、叶维廉、许渊冲和任治稷4位译者对诗歌翻译以及汉语古诗英译有不同的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目的:王红公更加注重读者的文学体验,叶维廉重视古典诗学特征的传递,许渊冲讲究原诗“音美、意美、形美”的整体和谐,任治稷则更侧重诗意的传达。此外译者对汉语古诗的解读上也存在认知的差异,这些译者主体性因素都会影响到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
本文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依据,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4种英译文进行了翻译策略的分析与对比。在译诗语言、译诗形式和译诗词语转换及附翻译4个层面上,4位译者既有相似之处,亦有显著的差异。对于翻译策略的系统剖析有助于我们从微观视角去体察译者的主体性策略选择,并进一步探究影响翻译策略的文本外因素,从而对汉语古诗英译的规律性有更清晰的认识,以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注 释:
① 这首诗译本中并没有原文,也没有标明出处,未能确定其原文。
② 1935年,李高洁又将此书修订再版,改题为《苏东坡赋》(TheProse-PoetryofSuTung-p’o,Shanghai:Kelly and Walsh;London:Kegan Paul,1935),并请钱锺书作序。
③ 限于文章篇幅,本文没有列出更多译本信息,读者另可参阅涂慧所著《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附录中列有32条收录苏轼词的国外译本信息;戴玉霞所著《苏轼诗词英译对比研究——基于和合翻译理论的视角》一书附录中列有47条国内外译本信息。
④ 本文中《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文参考了译文的附带原文及多个宋词选本,例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苏轼词集》、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的《宋词三百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