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6-10 09:51周德华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家教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整本书文本阅读教学

◆周德华 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提倡读整本的书”。[1]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指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其阅读水平,教育的改造要从阅读开始。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读整本书”,注重学生阅读面、质、量,但教学的实际情况却是:就自贡地区曾使用语文版教材而言,其编排体例侧重的是相对独立的单篇文章组成单元教学,几乎没有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材料。在考试命题中,也几乎不涉猎整本书阅读的试题,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很少花心思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生也不愿看教科书以外的书,从阅读量上来说,就远远不够。尤其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学生无书可读,有书不读,有书乱读,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阅读方向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社会各界纷纷感叹学生不爱读书,文化积累不足,综合能力不强,语文素养不高。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本身就是重难点,只有改进阅读教学,采取更优越的阅读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

文学科关键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基于此,才有了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策略研究尝试。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

“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学生学段特点,学期语文要求,结合名著导读具体要求,以文学名著整本书为材料,通过课堂上教师有效指导,开展的语文活动。

李卫东认为:整本书阅读应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度阅读、深度学习,需要精读、深思,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是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整”是对全书的整体把握,“本”不仅是一本,是相关的很多本,“阅读”是泛读、精读等多种模式的阅读。[2]

刘裕权老师认为: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学习成长、做人做事最基础的最重要的能力,它包括: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而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刘老师则认为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达能力。[3]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求,重点应该聚焦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提升学科关键能力。

二、单元阅读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的实施策略

随着部编教材在全国的普遍使用和语文课改的大力实施,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确定了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主题为载体,通过精读、略读等方式,以“推荐经典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按时写文本笔记(提升思考、书面表达能力)——课堂交流分享(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课外拓展延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四步骤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语文学科四大关键能力。

(一)以单元为依托,推荐经典作品,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学校课程设置的三种价值:实用、训练、文化。整本书阅读作为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一部分,可以从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选择:能增进知识,能锻炼阅读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这也是选择阅读整本书的总原则。虽分出三个维度,但选择的书往往兼而有之、具备多项,重要的是需要确定读的方向。

文本选择即在教学之初,根据单元教学特点和本学期名著阅读要求,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确定整本书阅读文本。确定文本时要注意:既要完成教材规定的2本名著阅读任务,也要切合学生的学段身心要求、知识能力要求、单元实际和学生具备的阅读理解概括能力,一学期至少拓展2-3本阅读文本。由于可供阅读的作品很多,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和指导时间有限,选择文本时,首先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且对学生终身成长有益的经典作品;为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选择文质兼美、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作品;为便于教师指导阅读,选择有核心素养教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选择文本时还应要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以八年级上学期为例,学生除了完成教材已经规定的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和法布尔的《昆虫记》两本书籍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以外,还针对上述几点文本选择要求,经备课组老师讨论确定,还要完成汪曾祺《人间草木》(文质兼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愿意读)和巴金《家》(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生动,学生喜欢读,为后面小说教学做铺垫)的整本书阅读。

海量阅读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积累了文质兼美的字词句,学会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安排,丰富了学生的人生阅历,还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中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活用能力、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二)整本书阅读期间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提升学生思考、书面表达能力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时间上一般要求师生两个月左右完成一本书的阅读量,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时间内,每天坚持完成对文章精彩部分的笔记摘抄,并写下阅读体会,以此促进学生每天坚持阅读。教师也坚持进行检查,并适时根据学生的摘抄情况进行阅读指导和时间提醒。每周要求学生撰写阅读阶段总结性的600—800字心得体会,教师坚持评改,以此督促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这些要求既为课堂交流打下基础,也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了解学生的阅读体验,并对阅读体验进行有效的指导。

如对汪曾祺《人间草木》中“脚底烟云”章节赏析时,有学生读书笔记写到:汪老先生文字中富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气息,与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又有所不同,但都是文化散文的代表之作。学生在阅读中,经过思考比较,惊喜发现汪老文章与余秋雨先生文章的异同,实在令人惊叹。我进而引导他,那你再读读汪老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看看不同之处具体在什么地方?举例文本中的选段说明。在读书笔记中,进行个性化的有效的阅读指导,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思考能力、书面表达和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利用课堂进行阅读交流分享,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月末,当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完成当月整本书阅读任务的时候,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在课堂中,进行整本书阅读体验分享,活动形式多样,如人物表演活动、辩论赛、朗读比赛、手抄报、思维导图等等,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课堂,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

在课堂阅读交流中,老师可确定一个主题,如:“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经典语言”等等。如:《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课堂交流中,有学生用思维导图描述林冲的形象,通过概括与林冲相关的主要事件“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得出林冲是个“有勇有谋但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富有正义感、济贫救弱的侠义气概”“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的人。这样的交流不仅赏析了人物形象,提高了阅读赏析能力,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外拓展延读,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两个月一本书籍的整本书阅读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所以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老师要对他们进行阅读再推荐,进一步鼓励他们继续深度、广度的拓展阅读。如在教学八年级二单元(传记散文单元)的时候,就可推荐学生继续阅读《苏东坡传》《居里夫人传》等。鼓励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范围的整本书阅读,对已经拓展阅读的学生,教师要适时跟进,及时与学生交流,得到反馈,进而指导。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再阅读相关联的文本,自主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还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精读、泛读、深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学科关键能力相结合的价值

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品味语言文字,获取信息,锻炼思维,培养审美意识,获得审美体验,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实施的意义在于:

(一)学生方面

1.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善于使用语言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人类不可缺少的本领。学生在自然生活中,逐渐具备了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语文学习,逐渐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表达过渡,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准确表达的良好习惯,而不是“词不达意”。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接收到丰富的语言文字,就有机会碰到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我在每次的作文批改或者语文活动中,发现一个有趣的语文现象,就是学生在读某位作家的作品后,他们的写作中就会有模仿作家语言表达的痕迹,长期熏染,就会慢慢形成学生自己特色的语言,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不自觉地提高了学生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对学生终身有益。

2.锻炼思维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取知识仅仅是阅读的副产品,获得思想才是阅读的主产品。学生在读书后,获得大量信息,通过筛选、反思,形成自己的想法,便有了看待事物独立的思想。拥有独立思想,独特的思辨能力,在信息爆炸、纷繁复杂的社会,才能去粗辨伪、理性判断,不人云亦云。

比如:在讲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有学生就不仅读到了作者的“痴”,还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读出了疑问,如:强饮三大白中“强饮”的含义,“痴”字的多角度理解……对于课文学生能主动从字里行间读出疑问,这是老师最想看到的。坚持整本书阅读教学后,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对问题有了新的思想和判断,更能多角度、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了。

3.传承文化精神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受到文化的熏染。书籍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越宽广,接受到的文化就越丰富,受到的人生影响也就越大。学生有了深厚的语言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丰厚的文化,这些好的因素浸入血脉之中,视野自然就开阔。阅读中通过与书里优秀的人物对话,学习他们高尚的节操,获得精神的愉悦,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在现实社会中迷失。

4.提升综合素养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除培养了学生语言能力、锻炼了思维能力、传承文化精神,也培育了德育、智育、美育等,提升了综合素养。优秀书籍中蕴含着先贤优秀的思想,中国的语言、文字本身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能领略思维之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5]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知识吸收的同时,德育、智育、美育也在源源不断发展,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获得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水平,获得新的生命,就可能有更美好的人生。

(二)教师方面

整本书阅读教学增加了老师课外书籍阅读量,提升专业能力、专业修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老师首先就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在海量阅读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书籍让学生来读。如八上二单元是传记单元,古今中外写传记的作品很多,但选择哪本传记适合中学生来读,除了有语文本身的文质兼美、价值导向正确要求外,还要求内容上符合中学生阅读特点。此时教师就要进行大量的传记阅读,并进行比较、筛选,确定文本,才能在推荐文本时做到“信手拈来”。在指导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老师除了要泛读,还要精读,增加阅读的深度、厚度,在文本赏析中提高个人阅读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对阅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无形中提高老师的阅读鉴赏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

如在进行《人间草木》的课堂交流课前,老师备课一定要充分,应大量阅读汪曾祺的散文作品,甚至要涉猎汪老的其他文学作品,才能了解一个全面的汪曾祺,才能在课堂交流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学科关键力的策略研究,为师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如在进行实用性文本教学时,因其特点的实用性,可采取只需理解和消化主要信息,懂得操作方式就行,对语言的赏析等可不做过多要求;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时,则重在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赏析、语言的反复推敲等;对戏剧等文本,则可以通过表演文本来实施教学……

通过全国通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实践,课程着重以生为本,以人为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立足课内,拓展课外,将课内的名家经典、名著导读与课外的名家名篇有机整合,由课内的阅读训练迁移上升到提高阅读能力,拓展阅读的长度、宽度与厚度,进而提升语文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该少点碎片式阅读、快餐式阅读,多些整本书阅读,让孩子亲身倾听文本的细微声响,从而触发对语言的敏感,对文字的喜爱,对文化的孜孜以求,渐渐自觉地沉浸于文本中,在大量无痕的阅读之中打开文学的意蕴之门,建构整体文学世界观。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语言,拓展思维,提高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品味博大精深的文字之美,在文化的熏染中,发现更美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整本书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