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兵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人们的压力较大,部分人患有精神障碍。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自我调节,病情严重的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就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都是因为生活中的压力导致,在治疗的同时,日常护理调节也比较重要[1-2]。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护理专业也渐渐完善,基于此种理念,本次研究选择200名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用来研究对比优质护理与普通护理对于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优缺点,现在有如下报道。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来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200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名患者。观察组中男性57名,女性43名,患者中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在(38.4±3.5)之间。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53名,女性患者47名,患者中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在(39.5±3.8)之间。对比所选患者其他资料,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对比性。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使用优质护理,详细操作如下:
1.2.1 改变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主要在常规护理上增强服务意识,除了以治疗患者为目的外,服务要更加人性化。精神障碍患者生活体验的质量不好,因此我们要在护理过程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平时在患者想不到的小事上面给予关怀,护理人员和家属尽量在闲暇时多与患者聊天,让患者有存在感,感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怀,让患者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于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1.2.2 舒适环境
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内心都比较压抑,因此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每天清扫患者的病房,定时通风,保持病房保持干燥、清洁。长期的药物服用会导致行动迟钝,因此病房内尽量空旷、无障碍物体。精神障碍患者思想不受控制时,经常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时查房,防止患者出现意外。
1.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询问观察患者的情况并记录。发现患者情绪出现异常时,及时沟通,帮忙调节。
1.2.4 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中,很多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丧失自理能力,特别是痴呆患者。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商讨患者日常起居的照料方法,尽量要求家属能陪在患者身边帮助患者定期清理身体、更换衣物等。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因此尽量准备患者喜欢又容易消化的食物。一旦发现患者直接拒食,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1.2.5 心理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治疗周期比较长,且病情只能控制,不能完全治愈,因此患者在情绪上波动会很大,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有耐心,尽量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及时帮助患者调节情绪,让患者每天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配合治疗度,为后期漫长的治疗过程打好基础。
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估,对比入院前后的变化。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对比入院前后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焦虑状况的改善程度,若P<0.05时,说明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对比评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明显强过普通护理的对照组,详情如下表。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精神障碍属于常见类疾病,发病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后天环境等,当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大刺激时,精神上会出现一些裂隙,严重者会形成痴呆等,后天的因素对发生精神障碍来说占得比例较大[3]。发病初期,患者出现幻觉、幻听,语言不协调,行为怪异,影响到作息。患者患病后也不能发觉,只能依靠外界帮助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往往不能按时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4]。本次研究结果得出,在对精神障碍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治疗时,效果要比采用普通护理治疗的效果明显,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在疾病上有很大的改善,焦虑情况也要明显好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在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中,通过慢慢疏导,与患者密切交流后,患者渐渐发现自身疾病的危害,明显改变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为患者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以及运动情况治疗表,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与外界的交流机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本次研究显示,在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比采用普通护理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临床效果极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