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英,陈敬国,卢贤秀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中山 528403)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常发于秋冬两个主要季节,属于典型的呼吸类疾病,患儿体温不断增长,对心肌、肝脏造成严重的损伤。在接受有效治疗的同时,配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本研究选取特定对象,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并同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以2017年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病例库中随机抽取80例,参照《中华内科学》及临床症状均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妊娠者、精神障碍者、脏器疾病严重者。其中男女比例为48:32,平均年龄为(4.11±1.21)岁。使用双盲筛选的方法将病例资料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较为相似,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统计的准确性。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操作为:补液、抗感染、雾化平喘等处理方法,必要情形下可使用激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顺畅,有效预防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操作为:(1)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应尽量轻柔,用心安慰患儿,以此来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巧妙借助“顺情解郁”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心理引导,尽量满足患儿所提出的需求,以此来使得情绪处于平稳状态;(2)基于患儿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辨证分型护理干预:①风邪闭肺:患儿往往存在舌苔薄白、发热、气促、咳嗽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摄入营养价值高、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得食用腥味较重、辛辣、油腻的事物。同时,加强保暖,将患儿病房温度稍微调试高一点;②风热闭肺证:患儿常常感觉到咳嗽、胸痛、口渴难耐、发热、有汗,应指导患儿服用马蹄汤、红萝卜汤、雪梨汁等食物。当患儿处于高热状态时,应多喝水,并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③正虚邪念:患儿往往感到低热、多汗、干咳、舌苔红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多使用新鲜蔬菜水果,干咳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使用川贝母炖冰糖;④肺脾气虚证:患儿往往感到四肢寒冷、低热多汗、痰多清稀、咳嗽物理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加强营养;⑤痰热闭肺:患儿往往感到咳嗽困难、高热、口渴、大便干燥等症状,指导患儿应多食用白果粳米粥,并勤喝凉开水。(3)为了有效缓解患儿睡眠不足、呼吸不畅的症状,护理人员嘱咐患儿取仰卧位,并轻轻地按揉患儿神门穴与内关穴,按揉时间不得低于三分钟。然后,指导患儿取俯卧位,采取掌揉的方法按摩患儿的背部,按摩时间至少三分钟。同时,按揉患儿的天突穴、合谷穴、心俞穴,按揉时间至少三分钟[1]。针对存在发热症状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注重监测其体温的变化。当患儿体温变化幅度较为明显时,可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当患儿体温趋于平稳时,可每隔6h对体温进行测量。若患儿体温≥38.5℃,可接受物理降温。若物理降温效果差强人意,应严格遵照医嘱服用中药予以退热[2]。
对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指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小儿肺炎特点主要表现在起病快,病情重、致死率高,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虽然临床上多以药物来治疗该病,但仍然需重视临床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应对护理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为患儿及家长提供精细的护理服务。
祖国医学[3]指出,小儿支原体肺炎归属于“肺炎喘咳”类型,肺气闭塞是其主要病因与病机。因小儿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所以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配以相对应的护理指导,基于患儿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有效保障患儿生命健康。本研究主张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充分彰显了中医特色,体现了中医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优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论同杨爱华[4]研究相一致,充分证实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使得患儿不再受疾病的折磨。分析其原因在于:中医特色护理坚持辩证施护的理念,基于患儿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干预,具有显著的作用[5]。同时,注重患儿及家属情绪的缓解,护理动作十分轻柔,对于患儿的各种合理需求予以尽力满足,可对患儿情绪予以安抚,并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另外,监测体温变化,嘱咐患儿及家属适当添加衣物,对室内温度有效调节,促使其体温尽量恢复正常,有效缓解临床发热症状。本研究因研究时间的限制,只选取了少量病例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价值,还需开展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