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妙花,张小眉,郭咏佳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惠州 516001)
儿童心智发育尚不健全,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及内心需求,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存在排斥心理,容易产生烦躁等情绪,配合度较差,不但会加大护理难度,也容易影响护患关系并加大护理风险,引发护患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为了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并推动护患关系改善,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有很大的必要性。此次研究纳入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14例,均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诊疗,分析提供优质儿科护理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随机抽取114例在我院儿科接受诊疗的患儿,纳入标准:入组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本研究;听力障碍或者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干预组(n=57)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26例,平均年龄(7.89±1.21)岁,参照组(n=57)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7例,平均年龄(7.78±1.16)岁。入组患儿临床资料完整度较高,经分组后其临床资料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且存在可比性(P>0.05),入组患儿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此次研究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开展。
给予常规护理,提醒和监督患儿用药、密切观察其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提供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干预,给予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如下:
1.2.1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
由护士长或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较强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并现场进行护理技术演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风险。
1.2.2 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儿童缺乏完善的表达能力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配合度较低,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必须端正,保持足够的耐心,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治疗过程中注重与患者家属加强交流及沟通,耐心倾听患儿家属倾诉并及时告知患儿家属治疗方案及最新治疗进展,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患儿家属由于担忧患儿病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出现出现抱怨等不良行为,出现护患冲突的风险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学会换位思考,给予患儿家属支持和理解并能够宽容和谅解患儿及其家属的不当行为,避免出现正面冲突,及时做好安慰工作,防止出现护患纠纷。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时间必须确保语言具有系统性及逻辑性,给予患儿温柔触摸并耐心给予其陪伴,根据患儿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心理行为采用分散法、讲解法以及比较法等形式对患儿加强心理护理。
1.2.3 不断改善医疗环境
紧张的医疗环境以及病痛等均会对患儿情绪产生影响,为患儿营造安静、温馨的医疗环境有助于使患儿与其家属精神负担及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进而可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并缩短患儿康复进程。为患儿提供游戏时间及空间,充分尊重患儿,不可粗暴地打断患儿游戏以免影响患儿的信任并导致其配合度下降。
1.2.4 加强基础护理
对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加强巡视力度,提高患儿生理以及心理依赖感和信任感,不断完善基础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通过设置绩效考核的形式奖励现金,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取得督促后进的效果。
1.2.5 为患儿提供人性化护理
根据患儿行为、心理以及性格特点为其营造温馨、和谐的病房环境,设置传呼装置,以便及时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帮助。与患儿家属加强交流并能够根据其家庭条件、饮食习惯以及性格特点为其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患儿临床症状、病情特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进行双向反馈,有助于加深护患之间的信任,从而可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1]。
(1)向患儿与其家属分发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服务技能水平、专业水平、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环境护理、及时为患者解疑答惑等,总分为100分,包括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
(2)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依从:患儿能够遵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经过安慰后哭闹停止;比较依从:患儿各项操作配合度较高,对医护人员存在排斥现象,经过安慰后基本能够停止;不依从:患儿对医护人员存在严重排斥感,安慰后仍然存在严重仍然存在哭闹现象。
对本研究涉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软件统计包为SPSS19.0,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对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以P<0.05对组间对比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判断。
干预组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8.25%,参照组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85.9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干预组患儿治疗总依从性为96.49%,参照组患儿总依从性为84.21%,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1 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n(%)]
表2 患儿治疗依从性组间对比[n(%)]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护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儿科护理具有护理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等特点,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对于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可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科患儿提供优质护理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旦孩子生病,患儿家属通常处于恐慌或者紧张状态,若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专业技能,同时强化服务意识、责任观念及个人业务能力,积极、主动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使护理人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以及被动执行医嘱向主动完成护理操作转变。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通过有效沟通使医患紧张关系和气氛得到缓解,进而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也能够加快患儿身体康复[2]。
改善护患关系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护患沟通,护理过程中以患儿为工作中心,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身心需求,使患儿与其家属的心理障碍得到消除,同时还能够降低护患冲突发生率,使患儿配合度得到提高,进而可使其病程得到缩短并使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
此次研究中,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25%,治疗总依从性为96.49%,参照组总满意率为85.95%,治疗总依从性为84.21%,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以总依从性均明显更高(P<0.0)。刘勤[3]研究中,为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总满意度为77.27%,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总满意度为97.73%,提示,优质护理有助于使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与此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综上所述,为儿科患儿提供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改善。